文:余世诚丨图:网络
1.禹铸九鼎,开创华夏第一国
先秦文献多有“禹铸九鼎”的记载,最详者为《左传》。《左传·宣公三年》记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其意是说,夏禹治水之后,建立了夏朝,把华夏大地划为九州,用九州之税贡铸了九鼎,把各州山川象物刻于鼎上,使民能知神奸,永保国泰民安。由此可见,“禹铸九鼎”实属我“华夏第一国”之象征,在华夏文明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今人还没有见到“九鼎”实物。我们只可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得知与想象出“九鼎”的辉煌和丰彩:
其数为九
《尚书·禹贡》记有九州,九鼎与九州相应,其名依次应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和雍州鼎,共九鼎。
其质为铜
《左传》记载,九鼎以“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而成,这里的“金”和“铸”二字表明是青铜器无疑。还有史料称,“九鼎”中所用的材质(铜合金)略有不同,五只用“雄金”谓“阳鼎”,四只用“雌金”谓“阴鼎”。
其型为鼎
《说文解字》曰,鼎者“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它是古代烹煮肉食的一种器物。自从有了“禹铸九鼎”,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明尊卑,别上下”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除上述三足圆鼎外,还有四足方鼎。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九鼎”由三件圆鼎、六件方鼎组成。
其重千斤
《战国策·周策》中提到了“九鼎”重量:“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鼎八十一万人。”搬迁一个鼎要九万人,可想其重。但天下哪有这么重的鼎?迄今为止出土的数千件青铜器中,最大的鼎为商代的“司母戊鼎”,重不过八百三十公斤,高一米三左右。比它早一千余年的夏朝,其生产技术条件难能使鼎再大,或大也不会太多。笔者估计,每鼎至多重千斤。
其图极丰
古今学者都认为,“九鼎”上的图纹与古典《禹贡》和《山海经》有极密切的对应关系。《禹贡》记述了九州山川物产,“九鼎图”则是依次对九州山川物产的刻画;《山海经》记述了大禹巡行天下的所见所闻,“九鼎图”则是这些见闻的图说。
《山海经补注·序》描述了“九鼎图”的内容:“鼎象物,则取远方之图,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木之奇,禽之奇,兽之奇,说其形,别其性,分其类,其神其殊汇,骇视警听者,或见或闻,或恒有,或时有,或不必有,皆一一画焉。”由此可知,“九鼎图”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但包括华夏大地的名山大川,各地的特有物产、草木禽兽,以及骇视警听的“神灵奇怪”等,而且还要说明它们的形状,区别它们的性质,划分它们的类别。九鼎上不但有图物,而且有文字。
《山海经新校正·序》说:“按其(九鼎)文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之所际,是鼎所图也。”世界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称“九鼎图”为华夏最早的“浮雕地图”。
禹铸的九鼎,就是这样每只重千斤,九鼎九千斤,把华夏大地的名山大河、人文历史、珍禽异兽、特色物产绘集于鼎身,象征着大禹威临天下的权势,象征着其非凡的文治武功的一套“三圆六方”、“五雄四雌”共九只的青铜大鼎。
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铜雕“大禹功德图”
由此,“九鼎”就成为“华夏第一国”的镇国之宝,它与华夏开国胜地钧台共同标志着华夏文明的开端。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鼎足而立”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都见证着“鼎”这种古老而神圣的器皿对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
2.“问鼎中原”,九鼎遗失之谜团
“九鼎”作为国家*权的象征,由夏传到商,由商传之周,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兴起,互相争夺霸权,周天子已难控制天下,于是就发生了“问鼎中原”的故事。
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国的楚庄王即位后,带兵攻打陆浑的戎族。公元前年,当他途经周的都城时,有名无实的周天子派大夫王孙满到城郊去慰劳楚*。当时已经称霸的楚庄王咄咄逼人地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五代相传,为传世之宝,现在陈列在洛邑,不知鼎的形状怎样?大小与轻重如何?你讲给我听一听。”
王孙满听出了弦外之音,他是想夺鼎篡位,便从容答道:*权稳固“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其意是说,夏、商、周三代是靠德来维持的。以前大禹统治天下的时候,有德而铸了九鼎。夏桀无道,鼎为商所有;商纣暴虐,鼎又传到了周。如果有道德,鼎虽小也重;若没有道德,鼎虽大也是很轻的。从我周成王定鼎以来,已经传了三十代,七百年,现在周天子的地位虽然衰弱了,但还不到被人取代的时候。鼎的轻重,你还是不要打听了吧!听了王孙满的一席话,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还没有取代周王室的实力,只好悻悻而去。
这就是“问鼎中原”典故的来历,喻指篡夺王权的非分之想。反之,用“定鼎”表示建立*权。
其后,据《史记》记载,秦在统一中国过程中,公元前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彭城)泗水,余八入于秦中。”此说明,九鼎中的八鼎转入了秦国,另一则落入了泗水。《竹书纪年·周显王》也有记载:“四十二年〔前年〕,九鼎沦泗,没于渊。”《竹书纪年》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与迁鼎时代相近,言当不妄。《史记》又说,秦始皇继位后,外巡“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下,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这一鼎算是丢失了。但据史书载,汉灭秦时,秦王子婴降刘邦的只是象征皇权的皇帝玺印,并没见到其余八鼎。
于是,“九鼎下落”就成了千古之谜。
3.寻鼎否鼎,历王争续复鼎梦
自秦失鼎之后,学界对“九鼎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东周灭亡之前“九鼎”就泯失了。说周王室财*困难,入不敷出,于是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谎称九鼎不知去向,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有说周王子朝在争夺王位时,把“九鼎”和其他许多典籍带到今南阳地区封藏了起来。也有说“九鼎”失于秦末,其埋没的地点可能是关中,也可能被攻入秦都的项羽将九鼎载归彭城埋藏。还有一说,西周亡后,鼎先被秦所取,后为宋所获。宋被吞并,鼎随湮没,从此再未出现。另有一种说法,即“九鼎”被运往秦之咸阳时,被大风刮到了四川的鼎鼻山下的江中,而不是彭城的泗水。至近代,更有《古史辩》学者圧根就否定“禹铸九鼎”,认为那都是一些编造的神话故事。
学界说法纷纭,而历代帝王则宁信其有,弗信其无,一代代续做着求鼎、迎鼎、复鼎之梦。
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年),方士新垣平说: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汾阴有金宝气,周鼎要出现了,要在汾阴南,临河建庙迎周鼎,后因诈被诛。汉武帝即位以后,继续迷信*神,方士们又称汾阴出宝鼎,应祭神封禅,武帝遂大赦天下,改“元狩”年号为“元鼎”。但武帝与文帝一样,到死也未见鼎重现。
帝王们寻鼎不得,就自铸“九鼎”。《资治通鉴》载,武则天为自己的“武周”正名,特意在神功元年(公元年)夏四月铸成“神功九鼎”,置于通天宫。豫州之鼎为首,名曰“永昌”,髙一丈八尺,受千八百石;冀、兖、青、徐、扬、荆、梁、雍八鼎,也各有其名,髙一丈二尺,受千二百石,各写其州山川物象。九鼎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二十一斤,以现代的市斤计算,也有二百八十多吨。唐亡,武氏的这套“神功九鼎”下落不明。
《宋史》载,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年)用方士魏汉津之说,备百物之象,铸九鼎,“取九州水土内鼎中”,置于九成宫;后又用方士言,铸“神霄九鼎”。钦宗靖康二年(年)金人大举入侵,北宋帝后及宫中之物一并被掳,徽宗所铸的“双九鼎”又下落不明,大约被金人熔了铸钱或做了兵器。
从秦汉唐宋帝王的求鼎、迎鼎、复鼎可知,自秦统一中国以后,历代帝王对“九鼎”所以如此重视,都是认为“遭圣则兴”和“以象九州”,“九鼎”有着代表国家统一和王权的象征意义。但是,历史总是让他们美梦难圆。
4.夏都夏鼎,钧台人以钧圆梦
“九鼎”遗失一直是华夏儿女的遗憾,复原“九鼎”一直是炎*子孙的夙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运昌兴、国力增强,国人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