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先祖溯源》_《明氏族谱》附录
一、北迁述要
《明氏族谱·序》:“旧说,余族自清初由东海迁莒,卜居石河峪庄。”《山东省莒南县地名志》载:莒南约近百分之九十六的村来自东海,包括张、王、李、陈等一百多个姓氏。就是说,不仅莒南明氏的祖籍是东海,莒南绝大部分人的祖籍都是东海。究其原因,大致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莒地人口大量减少。莒地东近*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史上即是安居乐业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处。在宋金南北战争中,作为双方拉锯的战场,田舍被毁,生灵涂碳,人口锐减。战后北宋王朝南迁,部分北宋遗民举家南逃。《重修莒志》载:“盖赵宋南迁,隶属金元,板荡流难,而晋绅编户,具祸以尽,岂不痛哉。”宋王朝南迁后,占据长江以北的金元两大少数民族,为争夺北方控制权连年征战。元胜后继续征讨南宋,在两淮地区大量屯兵,并在土地肥美的沂沭河以东,驱赶百姓,纵兵牧马。元治时期,莒地出现了“蓬蒿四十里,村舍两三家”的荒凉景象。元末刘福通的红巾*与元*决战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拔其地,屠其城”,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莒地作为战乱重灾区,人口十亡八九,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地。除宋金战争和元代战乱,还饱受地方*阀和土匪流寇的洗劫。《重修莒志》:“宋宁宗嘉定四年,益都人杨安儿起掠莒(州)、密(州),安儿死,其妹(明史载为其女)四娘子(杨妙真)统其众,复掠食至莒之磨旗山(马亓山)。十一年春正月,李全袭破莒州。夏五月,金*阿鲁答袭破李全于莒州”。此外,瘟疫、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重叠出现,也是因素之一。
二是朝廷明令迁徙。由于战争、匪患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至元朝末年莒地已成人烟稀少的连绵旷野。明初,如明太祖所示:“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朝廷决定招募流民回乡,移民垦荒屯田。明代大移民,自洪武二年至永乐年间先后10余次,共向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地移民数十万人。最初是从人口稠密、经济富庶的广东、山西及江南的苏、浙、湖等省份、地区,以“三丁抽一”法,令成年男子迁徒到人口稀少地区。此法刚推不久,紧接着又严令推行“二丁抽一”法,凡一口之家,以男为丁,一户中若有男丁两人者,必须分野。有《陈氏族谱》《序》载:“明太祖登基,首命汤和任山东宣抚使,招济离散百姓。但杀掠数十年,人民荡然,即有复业者,皆漏网之鱼耳。群臣本上,明太祖凄然,复命各省由人口稠密者三丁抽一,务携妻子各占地方。给其牛、种,垦野修庄,暂为栖身之处。
三是莒地离东海较近。明朝大移民迁入地主要是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以山东鲁西南、鲁东南等地迁入移民最多。鲁西南以滕州、枣庄、微山等为主要迁入地,迁入人口多为山西洪洞县人。鲁东南今临沂、日照两市迁入人口多为东海,只有部分来自安徽、山西洪洞县。东海人外迁,一因自然基础好。东海地处沂、沭河下游富庶地区,经济繁荣,人口稠密,虽同遭战乱之灾,但承受力远超莒地,为大移民人口迁出地之一。另因面明清海禁。元末明初,张土诚残部和倭寇勾结横扰,沿海被迫“海禁”以“备倭”。洪武年间*府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如敢有私下与诸蕃互市者,必寘之以法”(《明太祖实录》)。时商船断绝,海州岛民鱼无售处,货无购处,逃亡外迁者众。后为封海裁海,杜绝外联,沿海居民悉令内徒,此闭关*策延续了明清两朝。莒地与东海相距百里,气候、物产、风俗相似,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走得太远,就选择莒地作为第二故乡。
多年前,有去过“东海”的族人说,那里明姓人的辈分和我们用的字是一样的,也有“振”、“祥”、“立”、“宪”等,遗憾的是笔者无缘亲历。
二、平原南迁
《明氏族谱·序》:“旧说,余族自清初由东海迁莒。”至于迁自哪县哪镇或哪村,之前先祖哪里,谱中再无多言。东海明姓的来龙去脉、历史源流谁能说清楚?
年到年间,有明姓贤者湖北冕公后人明平灯等,组织修纂过《中华明姓总谱》,但此谱对“东海”明姓无一字提及。据后期参与过此事的本家兄弟永飞说起,考察人是去过连云港的,族人误为不实之事,把人打发走了。与连云港一水之隔的淮南一带是考察过的,从淮南涟水等县的情况看,当地明姓既无始迁祖之名,也说不清楚来源。或许,淮北明姓也和淮南一样,记不清自己的过往了。但淮北明姓是有明确史料可查的,历史事件、活动踪迹均有记载。这就像一个孩子,自己虽然失忆了,但是自家老屋的墙上却清楚的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出生地,还有爹娘的名姓。一个家族乃至民族的历史,就是一种集体的记忆。
历史上,东海与青州之间素来有缘,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左转》记载,古时在今山东青州以南临朐一带,有一个“句须”国。句须国在鲁僖公二十一年(前年),为邾国所灭。句须亡国后,朐(句)人南逃。据考证,东海朐县最早的移民就是来自于“句须”国,朐山、朐县之名皆源于此。这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时期关于青州移民东海的记载。
西晋永嘉年间,青州与东海之间也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移民。动荡肇始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至西晋永嘉四年(公元年),都城洛阳城陷,中原地区百万移民南迁,史称“永嘉南渡”。据《青州上下五千年》载:时山东青齐一带门阀士族,带领众多佃户、工匠和各类人员,南迁定居于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江北淮河一带,以今扬州、连云港等地最多。公元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置都建康(金陵、南京)。为便于移民管理,制定了侨置法。按照门阀士族原籍,在迁入地侨置州郡。在广陵(今扬州)侨置了青州,在淮北一带侨置齐郡、济岷郡、高密郡,下辖8个侨置县,归侨置的青州遥相管辖,这一体制延续了近百年。永嘉年间,虽有大量青齐门阀士族南迁,但没有发现明姓族人实际迁徙的记录。
永嘉南渡后,虽然侨置了南青州,但北方的青州是同时存在的。北青州初属匈奴族刘曜*权,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年)慕容德陷广固(青州治地),定为南燕国都。义熙六年(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今青州北郊),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侨置广陵的青州改为南青州,仍管辖淮北的侨置郡县。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后,撤销侨置广陵的南青州,恢复原青州建制,治东阳城。
青州的再次侨置,是泰史三年(公元年)北魏攻占青州之后。这次侨置,州治地不是扬州而是郁州。史载,南朝宋明帝泰始中(公元年前后),青、冀、徐等州先后为北魏攻占,青齐人群大量南逃。都城建康(金陵、南京)的南朝刘宋*权在郁洲(连云港)侨置了青、冀两州,古郁州成了南朝东北边防要地。侨置郁州的青州,州刺史明庆符。侨置前的青州刺史也是明氏族人,为明庆符的兄长明僧暠。原青州失守后,明僧暠带领明氏子弟兵一路南撤,最后的驻防地即淮河以北今连云港一带,也即隋唐以后的古“东海郡”区域。由于明氏族人的豪族地位,及手中的**要权,驻防淮北的明姓族人,担承了南朝*权东北一带的边防要务。
明氏子弟兵于淮北一带的边防战事,在《南齐书》卷二十七和卷二十九中均有记载。《南齐书·卷二十七》:“三年春,敕怀珍权镇山阳。先是明帝遣青州刺史明僧暠北征,僧暠遣将于王城筑垒,以逼沈文秀,堑壁未立,为文秀所破,仍进攻僧暠。帝使怀珍率龙骧将*王广之五百骑,步卒二千人沿海救援,至东海,而僧暠已退保东莱。怀珍进据朐城,众心忷惧,或欲且保郁州。”“怀珍曰:今众少粮单,我悬彼固,*宜简精锐,掩其不备耳。遣王广之将百骑袭陷其城,桃根走。伪东莱太守鞠延僧数百人据城,劫留高丽献使。怀珍又遣宁朔将*明庆符与广之击降延僧,遣高丽使诣京师。文秀闻诸城皆败,乃遣使张灵硕请降,怀珍乃还。”
南朝刘宋时,除明僧暠、明庆符外,明俨曾任东海太守。至隋,明姓族人明少遐,又拜青州刺史,先后任刑部尚书、青冀二州刺史等职。明少遐即刘宋时明僧暠、明庆符的长兄明僧绍之子。足见明氏族人与东海、青州两地的缘分之深,以及在两地活动的存续之久。
南朝刘宋以来,明氏官员在朝任职多达几十位,仅明俨一支就达二十余人。尤其僧绍公一支,其后裔显达绵远流长。僧绍公人称“征君”,皇帝多次征召不就,更将摄山龙峰上的私宅改为栖霞寺,久历香火而成洞天福地。其子山宾公历任任北兖州刺史、参*、中书侍郎、远征将*、御史中丞、*门侍郎、国子博士等职,著《吉礼仪注》卷,《孝经丧礼服义》15卷,文武集于一身。曾因将官粮私自赈灾而致私宅被封,山宾公哈哈一笑,另置一地草庐而居。山宾之子明馀庆承其秉性,亦为国子祭酒,文武全才,曾日夜苦练武功,自诗曰“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此即著名的“金陵明氏”,号称豪气云天。
僧绍、僧暠、庆符作为手足兄弟,既是东海明姓始迁祖的代表,又是金陵明氏的源头,二者同属一脉。如是,淮南与淮北紧邻县区的明姓,亦或为本家。这一时期,在这条迁徙线路上,平原明姓有迁居东海的,也有迁居金陵的。同期迁居的祖先中,能够留下名姓的,只是星辰般的少数顶层人物,这也是史料规律。
史上淮北“东海”一带并无明姓起源的记载,有史料可查的明姓人群向此群体迁徙的仅此一次。在没有发现新的、可以否定上述史实的史料之前,我们有理由确认,东海的明姓人群即南北朝时期南迁的平原明姓,东海明姓的源头在平原!
三、望族世家
平原,春秋战国时齐国领土,秦始皇“郡县制”将其划分在齐郡之下。汉高祖从齐郡分置平原郡,晋为平原国,宋、后魏、后周复为平原郡。汉武帝“州郡县”体制后,平原郡在青州辖下。隋初废平原郡,置德州,炀帝又复名为平原郡。唐朝再置德州,辖区含今鲁西北临邑一带。今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有前后明家村,这里就是平原明氏望族的兴起地。
《德平县前志》载:德平古为般、鬲、平昌,属平原郡。鬲县东汉时为侯国,因上古时有鬲氏居住而得名,其区域即今山东临邑一带。《德平县前志》记载了大批明村的明姓先贤。后汉(《前后明村族谱》为“晋”):明玩,州从事;明略,玩子,给事中。西晋:明文,为西晋八公之一;明褒,徐州刺史;明商,征北参*。刘宋:明僧允(成书早此近千年的《南齐书·明僧绍传》中明僧胤与其同时、同地、同职,当为同一人),江夏王参*,冀州刺史;明僧暠,允弟,青州刺史。齐:明僧绍,国子博士;明庆符,允第,青州刺史。梁:明山宾,绍子,国子博士,摄北兖事。隋:明少遐,僧绍子,初为都官尚书,拜青州刺史,太清之乱奔魏,仕北齐;明克让,山宾子,历城侯;明震,山宾子,太子舍人;明罕,少遐子,司空记室;明余庆,克让子,越王侗称制,迁国子祭酒;明章,余庆子,唐太子舍人;明恪,安喜令;明崇俨,恪子,正谏大夫。五代以前,以前后明村为代表的鬲县明姓,文才武功,为一时之冠。出现过司徒尚书5人,参*辅国将*14人,太守10人,刺史4人,给事中7人,国子博士6人,县令5人,明山宾被列为《颜子家训》中的为人楷模,一门父子兄弟并美竟秀,祖孙三代继踵相承,这些在鲁北农村历史中都是极少见的。
《前后明村族谱》载:晋有明玩、明略;南北朝有僧暠、僧绍、山宾、克让、余庆等,在朝为官者,历代数不胜举皆出于斯;然徙河南洛阳之忱公第十代孙明从俨亦出于斯;然由忱公之三代孙,南渡江苏,郡望于吴兴之明略公亦出于斯;后由吴兴徙居湖南靖衍于贵州、四川、重庆之始祖星公亦出于斯;又有章公七代孙,江西南康之澄公亦出于斯;又有江苏、云南而衍缅甸之先祖恭公亦出于斯。噫!公卿将相,还有帝王,应皆溯源于斯,而冠挂京都,隐居远滩,繁衍十省具余之冕公,亦必溯源于斯!故日:明村是响耳之木铎,明村是育人之摇篮。
自南北朝开始,由于战乱和朝代更迭,平原明姓开始走出平原,散居山东、江苏、山西、安徽等地,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由于望族基因的存在,走出平原的各地明姓相继兴起,盛极一时。按明姓兴起前后排序,平原郡为先,金陵为次,吴兴郡再次,还有河南郡及河南的南阳郡(南阳县)。
作为“东海”明姓,自南朝明僧绍、明僧暠、明庆符之后,虽然没见显赫的声名,但在先祖的庇荫下、在上苍的恩泽护佑中,世代香火繁盛!
若论及东海明姓先祖的名讳,当从明僧绍、明僧暠、明庆符兄弟,入手上溯。据《南齐书·明僧绍传》记载:“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泰始初为青州刺史。”“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栖云精舍。”僧胤、僧绍、僧暠、庆符是兄弟,其先父先祖是谁?《南齐书·明僧绍传》载曰:“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再上溯,玩父即明村始祖忱公。
四、先祖仙乡
《前后明村族谱》序言载:“自亘古之汉至今,斯二村越年具余,原系堂明一家,其丁口繁衍分前后两庄。”该村始祖明忱公“是全族至先族考,是陕西风翔孟明视之嫡孙也。”
北魏碑文载:“去县东二十一里槐下村后有乡贤百里奚,……百里奚虞人也。”碑文记载,此碑立于北魏太和丙子年(公元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百里奚墓碑,距今余年。虞国,春秋诸侯国,国君姬姓,位于晋南,即今山西平陆县,在晋陕交界处三门峡一带。所以又说,平原明姓的故乡是山西平陆。虞是发端处,平原是兴起地。
《通志》(卷二十七,氏族三,志四六O)载:明氏,姬姓虞仲之后也,有百里奚者,为虞之公族大夫,晋献公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自此遂为秦大夫。奚生孟明视,视名也,明字也,以字为氏。
《姓氏辨证·十二庚》载:“明姓出自姬虞仲之后,公族有百里奚生孟明视,视,名也,明,字也。视为秦穆公将,霸西戎有功,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后居事鬲县,望出平原郡。”
唐《明僧绍征君碑文》载: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御制,……南齐征君明僧绍者,平原人也,仲雍诞其绵胤,井伯播其灵苗,芳源肇于孟明,因即以明为姓。曾祖忱,晋著作郎。祖玩,晋建威将*。”该碑现存南京市栖霞寺,碑文乃武则天丈夫李治亲撰。
族谱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等全国二十多本宋朝及明清时期祖传明氏宗谱,均记载明姓源祖为虞仲之后百里奚之子孟明视。
明姓源祖孟明视,有明姓家族的系列族谱和正史、地方史的史料支持,是主流共识。尤其关于姓源孟明视的记载,主要的还是源于正史。
在群体意识中,每一个姓氏对自己先祖的血统都是在乎的。事实上,汉族主流姓氏的先祖大部分都是贵族,非贵族何以得姓,无姓何以有氏?姓氏之存续,一开始就与王公贵族有关,姓氏之始乃王公贵族之专利。上溯远祖,大家都是炎*子孙、都是王公贵族的后裔!
上古时,*帝部落主要居住、活动在姬水(今陕西岐山)流域,因而以姬为姓。我国许多姓氏都是从*帝姬姓和炎帝的姓氏中分支出来的。《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帝有4妃,25子,*帝赐姓14人,得12姓,姬姓列居首位,*帝正妃嫘祖是西陵氏之女,生玄嚣,得姬姓。玄嚣得虫乔极,虫乔极得帝喾,帝喾得后稷,后稷历13世,传至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古公有意让小儿子季历继位,于是长子太伯、次子仲雍,明白父亲的意思,就一路风餐露宿,远奔到东南沿海一带的荆蛮之地(今江苏省无锡县梅里乡),从此不再返回陕西。并在那里“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当地人拥太伯为领袖,建立了姬姓吴国。太伯无子,死后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
据《史记》之《五帝本纪》及《太白世家》载,从*帝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姬姓有一个传说中的世系。太伯、仲雍在江南创立吴国,季历在周部落继古公果位。后季历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即周武王,联合诸侯,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之后有春秋战国,有秦穆公、百里奚孟明视,与我们明姓家族的历史就连在一起了。
五、源祖寻源
关于明姓源祖,近年有人提出了不同见解,出现了“明保说”。否定孟明视,认定明保为明姓源祖。
否定孟明视的理由:一是秦国国都雍城,即今陕西省凤翔县,调查时没有发现明姓人居住,也没找到文史资料。二是雍城、鬲县里,中有诸国阻隔,难以通过,要过也得秦统一之后。三是魏晋门阀观念,拉名人作祖先,移花接木。疑山东陵县明赍(公元年)、明湛(公元年)墓志,因距孟明视年代久远,皆不足凭。其中,明湛墓志是这样记载的:“后稷以王化肇基,子明以功高命氏”、“其先周太王之功裔,百里子明之胤胄。”
上述理由,与已知史实多有相悖之处。春秋战国正值中国姓氏的混乱期、形成期。孟明视的后人,即使至今仍然生活在凤翔,却不见得必以明姓行世。而迁徙他处的血亲、族人,却更可能依之先祖血脉赋姓为“明”。要说春秋战国从秦之雍城或虞之槐下到齐地距离太远,那么周之伯禽是如何从周部落的今陕西岐山一带就封鲁国的?尤其周武王的世祖太伯、仲雍从周部落到苏州立国,就更无可能!孔夫子周游列国,孟尝君养士三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人才流动的水平堪比当下。至于于移花接木,以魏晋南北朝平原明姓的地位和才智,当不会不知,伯禽(明公)乃华夏族纯粹正统的王族血脉!如果怀疑明湛墓志(公元年)不可信,那么司马迁(约公元前或前年—?)在《史记》中所记载的人文初祖*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之事,也都不可信?相比《史记》所述上古之事,那其中的史料断代,可是比明湛墓志中史料断代的时间要长得多。
肯定明保的理由:一是伯禽(明保)为鲁国始封君,此为地域之便。公元前年,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封周公旦于鲁都曲阜不就,子伯禽(明保)代封。二是发现了“明公簋”,此为史上物证。铭文曰:“惟王令明公,遣三族,伐东国。”鲁传25世、34君。三是《史记》载“楚考烈王十四年(前年),楚灭鲁,顷公迁卞为家人,鲁绝祀”。此为后人思之,随以伯禽的尊号“明保”、“明公”之“明”字为氏。四是川鄂云贵有“明甘井是一家”的传说,似顷公后人逃难状。
在上述理由中,一时还真看不出,哪一条与平原明姓会有必然联系。况史说,史上“明保”或另有其人。年出土于今洛阳的《令彝》载:“隹(唯)八月,辰才(在)甲申,王令(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亖(四)方,受卿事寮。……”姬明保在父周公旦去世后,袭承周公之职,职掌“三事四方”,即都城王畿以内三大*事及四方诸侯所有*务。此洛阳“明保”与鲁之“伯禽”,皆周公旦之子,但显然不是一人。而“明公簋”与《令彝》皆著名史证,何解?细读铭文,“明公簋”说的是“明公”,《令彝》说的是“明保”。可否解为,伯禽并非“明保”,但二人皆称“明公”。果如此,两处铭文就不是冲突的。鲁国始封君伯禽即使非“明保”,也还是“明公”。关于《令彝》铭文,另有句读是这样的:“周公,子明保”,“子明”是字,“保”是官职。那么《令彝》铭文所载即周公本人。周公“旦”,“旦,明也”。
如果“明保”说成立,那么《前后明村族谱》及所有相关谱系,相关的正史、御撰碑刻等等,都要改写。那可是百世先祖啊,三千年的家族文化!颠覆性的直接证据是什么、在哪里?仅凭上述理由,显然是不行的。
六、思或有得
祖德昭昭,可鉴日月。岁月流长,后世子孙对先德之言当存敬畏之心!
对于不解之处,或史料中的空白,唯细考之。于当下不解,思之有三。
其一,孟明视的后人是何时“居事鬲县”的?查“鬲县”存废史,鬲县,秦置,属济北郡,西汉属平原郡。北魏析平原郡、清河郡地置安德郡,鬲县属之。北齐天保七年()鬲县废。《姓氏辨证·十二庚》中的“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后居事鬲县,望出平原郡”。要“居事鬲县”必先“鬲县”存焉,但“迁居鬲地”却不必,以“居事鬲县”证不来“迁居鬲地”的时间。又《前后明村族谱》中有“自亘古之汉至今,斯二村越年具余。”“之汉”有一个时间上的行程,说明汉之前就在那里了。确是秦朝?距汉仅几十年,差“亘古”甚远。那么,“迁居鬲地”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秦穆公(前年—前年)之后,最晚在汉朝(前年)之前,前后约四百年间。
其二,平原明姓是何时得姓的?中国古代的姓,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姓。*帝至西周初期之前,姓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如伯禽、百里奚都是姬姓,但平常并不称之为“姬伯禽”、“姬百里奚”。现代姓氏,大多形成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之前。明姓及明村的形成,或正值这一时期。明村的明姓始祖,不排除即得姓始祖的可能。从先祖的名字中取为姓氏,此姓氏定是全族的荣耀,这是得姓之始就确定了的。明村的明姓之所以持续辉煌,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撑,没有厚重的积淀和高起点的文化传承,几乎是不可能的。如隋兵部侍郎明雅墓志:明氏在于汉朝帅部治兵,文武光于秦代。这些,都不能世俗简单的理解为是自诩的溢美之词。
其三,忱公是孟明视几世嫡孙?《前后明村族谱》言:明忱公为“全族至先族考,是陕西风翔孟明视之嫡孙也。”从综合信息看,忱公虽是“全族至先族考”,但不是始迁祖;虽是“陕西风翔孟明视之嫡孙”,却不是通常理解的第三世嫡孙。忱公之后多有文字记载,虽有差异,但谱系是清晰的。临邑县志及《前后明家村族谱》载:明玩是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公元年)人。忱公为明玩之父,两代人不过二十几年。以25年计,忱公当生于公元年前后,西晋人。这与唐《明僧绍征君碑文》所载一致:“曾祖忱,晋著作郎。”公元前年,秦穆公卒,殉葬者众,孟明视在列。自孟明视卒之公元前年,至公元年的忱公,前后九百年的时间,大约是第四十几代人。
笔者二零一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