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齐国。郦食其不仅成功劝降齐王,还被齐王多留了几日,举杯共饮。直到有一天,士兵来报:韩信已攻进城内。齐王气急败坏道:“好你个郦食其!来人,将他烹了!”郦食其却一脸意外。临终前,郦食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韩信会突然攻打齐国?但还没得出答案,他就惨死在齐王手下了。这其中,到底出什么问题了呢?
郦食其墓郦食其,作为刘邦身边新晋的谋士,不仅在短短10+天助他攻下陈留,获得了丰富的粮草和兵马,还帮他劝降了很多秦朝旧将。因此,刘邦对他的能力信任有加。这一次,也是郦食其主动请缨。他觉得,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拿下齐王田广,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齐王本来想看汉*和楚*两败俱伤,齐国再捡个漏。但眼下汉*已将视线聚焦到他这里,那他还是得慎重考虑一下:打,还是不打?打,并非没有胜算。齐国几十万大*,说调用就可以调用。而此时,汉*和楚*对战正酣,可以调来与齐国战斗的兵力,也就区区几万人罢了。而郦食其的一番话,让齐王慢慢有了答案。郦食其说:“如果为了保全齐国,齐王您最好还是归附汉王刘邦。他赏罚分明,有功劳的人,在他那儿,绝不会被亏待。相反,项羽那边,他虽然谦卑有礼,可他做不到有功就授,反倒是对他人多有苛责。”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说得有道理,便答应他不会出兵,并且解除了对汉*的防备。又因为他与郦食其相处起来很投缘,所以,事成之后,郦食其并未马上返程,反而被齐王留下来,把酒言欢。郦食其这一趟,轻轻松松为刘邦获得齐国72座城池,这个成绩怎么说都很耀眼。这就不免让人有些眼红。谁呢?
韩信就是开头提到的韩信。韩信之所以会带兵攻打齐国,其实,刚开始只是刘邦的一个预备方案。
刘邦原本的意思是:如果郦食其游说不成功,韩信再动手逼齐国就范。因为当时刘邦分身乏术,他肯定不想再多开一条战线,多一个劲敌。所以,如果郦食其能讲和,尽量讲和,不要大动干戈,才是最好。但为了稳妥,他又派出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韩信来负责这一条线。在他看来,如果谈判破裂,这6万人在韩信的带领下,一定能以少胜多。他对韩信的战斗力深信不疑。所以,关键就在于,在听说郦食其已说服齐王后,韩信为何还是决定要进攻?实际上,韩信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撤兵。但韩信的谋士蒯通就问他:“汉王有让您停下来,不要攻打吗?”韩信说没有。蒯通就说:“郦食其动动嘴皮子,就取得了72座城池,而您拼死拼活,上阵杀敌,才有50余座城池。您还是不要撤兵啊!”蒯通这番话,一下把韩信心中的委屈勾出来了。他想:是啊,凭什么?如果现在他韩信攻下齐国,那72座城池的功劳,就会记在他头上了。所以,他没有再向刘邦请示,偷偷地带兵逼近齐国……而另一边,齐王田广和郦食其正悠闲自得地享受宴会。他万万想不到,汉王竟会“言而无信”,一边让自己放下戒备,一边让人趁机攻打齐国?听罢士兵报告,他一改几分钟前的和颜悦色,向郦食其怒吼:“如果你不让韩信停下来,我就让人烹杀了你!”郦食其哪里能料到韩信突然来这么一下子?但他不准备求饶,便回怼齐王说:“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我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郦食其觉得齐王不可理喻。就这样,一代谋士郦食其就此陨落。让人当场烹杀郦食其后,齐王田广吓得四处逃窜。但最终,还是被韩信抓住处决了。当刘邦听到郦食其被烹杀的噩耗,十分难过。他后悔自己没能吩咐周全,才导致郦食其的牺牲。
刘邦次年,他建立汉朝时,在分封列侯功臣时,他追封郦食其为高粱侯,食邑户。又因为父死子继,所以,郦食其的儿子郦疥,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此后更受刘邦和吕雉的器重。公元前年,郦食其以六旬高龄、狂生身份投奔刘邦,在短短6年内,为刘邦立下了不少功劳。烟花为什么璀璨而珍贵?是因为它燃烧了自己,却短暂易逝。郦食其就是这样的存在。虽然他的谋略有时比不上张良、陈平,可他却是刘邦不可缺少的智囊团之一。韩信的一念之差,让郦食其不幸丧命,也暴露出他急于向刘邦证明自己。其实,功名利禄本是浮云。人活一世,能够坦荡、自在,才是真谛。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参考资料:《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