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士为知己者死”。
“知己”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他们常常为了追求一个能在精神上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人而“上下求索”,但大多数都是求而不得的。
而其实,从古到今,描写知己、描写友情的作品并不在少数。纵观历史,王维说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离别名句;高适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之言。尽管诗人们写出了如此才华横溢的作品,但“高山流水”不改,知音却依然难觅。
物质上的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而像知己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却很难得。就像唐代鲍溶所说“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人们对于知己的追求是一直存在的。
而关于“知己”,鲍溶也为它写了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鲍溶通过引用荆轲、高渐离、苏武、班昭等人的故事,真实地为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壮士行》鲍溶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沙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太白指的是金星。晨出东方时为启明、晓星、明星,晚现西方时称长庚、*昏星。
“西方太白高”意思是,现在金星在西方的高空,说明此时正是深夜时分。深夜时分,身怀雄心壮志的人正羞愧于自己要因病而死。虽然这两句诗人想写的是荆轲,但其实也从侧面反应了诗人对于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痛。
联系诗歌上下文来看,尽管是“羞病死”,但也明白自己报答知遇之恩的处所在哪里。这里说的就是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为他“刺秦王”的故事。
战国后期,秦王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年开始,秦国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为了阻止秦王的野心,保护自己的家国,燕太子丹请荆轲为燕国筹谋。
为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以及报灭国之仇(荆轲的故国卫早已被兼并),荆轲自请去秦国刺杀秦王,并以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脑和为秦王献燕督亢地图为由,欲接近秦王而刺之。
这里的“对酒歌易水”,就是为了送别荆轲赴秦,燕太子丹携众门客在易水设宴送别,而荆轲的知己好友高渐离则为他击筑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从“易水”转到“沙鸿”,似乎只是一瞬之间。尚且未消化完荆轲的故事,“苏武牧羊”的故事,已经缓缓向我们走来。
“沙鸿”其实指的是沙漠里的鸿雁,“嗥”是指鸿雁在沙漠里大声鸣叫,声音直达天际。这里其实就暗示了后文苏武被迫在匈奴的“北海”牧羊19年的故事。
公元前年,苏武奉汉武帝命出使匈奴,在即将回国时,匈奴发生内乱,苏武也被扣留在了匈奴。当时的匈奴贵族为了让他背叛大汉,臣服匈奴,就让他去“北海”边上牧羊,直到公羊生了仔才放他回朝。而当时陪着苏武的,只有他手中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群不能生仔的公羊。
“北海”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物资时常运不进来,为了能生活下去,苏武想了很多办法。渴了,他就喝雪水;饿了,就挖野鼠贮藏的野果充饥;冷了,就和羊群一起取暖。就这样,19年的时间过去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而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得花白了。
“苏武持节归,班超束书起”:当苏武持着手中的使节,从匈奴回到汉庭时,班超一定会立马放下手中的书简,起身相迎,说不定还会拍拍他的肩膀,说:19年,你辛苦了!
在这一刻,他们二人的灵*必定是相通的。我们说知己难求,19年过去,就连苏武的妻子都已经放弃了他,改嫁他人。可当他回到汉庭,依然还会有这么一个人,能够懂得他的坚持,我想,这就是对苏武最大的善意。他失去了19年的时间,却换来了一个人生知己,值了!
其实苏武和班超并不是一个时期的人(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外交家;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事家、外交家,在他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但是,知己之所以被称为“知己”,就是因为它的力量能强大到彼此双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某一瞬间达到精神上的契合和满足。是所谓“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荆轲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孤身刺秦王;高渐离懂荆轲,所以为他唱响《易水寒》;班超懂苏武的坚持,所以才会在他持节而归时,“束书起”。
所以,诗歌最后,鲍溶发出千古一音:山河万里再美又如何?那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倒不如在有生之年,寻找到自己的毕生知己。精神上的满足永远是其他物质的东西都替代不了的,也是古代文人们毕生追求的。
纵观历史,雄鸡版图上,攘攘华夏万平方公里,依稀可见万里山河秀美,然,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屏幕前的朋友,你好!
高山流水,祝你,得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