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魏国在战国初期本是中原霸主,为何将一副好
TUhjnbcbe - 2023/9/14 16:51:00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09/4674642.html

魏国在战国初期本是中原霸主,为何后来却逐渐衰落,将一副好牌打了个稀烂?

魏国虽然在战国前期维持了百年霸业,但自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的霸业便逐渐走向了崩溃。

其子魏武侯即位后,由于战略眼光过于盲目,犯下了不少战略性错误,其中最为关键的战略错误就是魏武侯放弃了三晋同盟赵国,这也是魏国霸业崩溃的开始。因三晋联盟瓦解,魏国和赵国反目成仇,导致魏国想要想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时,就不得不提防赵国会不会趁虚而入。

魏武侯虽然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但他在位期间频繁发动的扩张战争并没有取得重大的实质性战略进展,反而使魏国四面树敌,结仇于诸侯,导致魏国霸权遭到周边诸侯大国的强烈挑战。之后在魏惠王时期得到了爆发,魏国在周边大国的接连沉重打击之下,最终丧失了霸主地位,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走向了没落。

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战国初期的魏国,看看魏国手中的“好牌”究竟多么厉害。

魏文侯重用李悝变法,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魏国的先祖是毕公高(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后代毕万。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封其弟姬高于毕地,建立毕国,后来毕国被西戎所灭,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亡国后投奔晋献公,因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被晋献公封于魏地,毕万的子孙便以封地为氏,称魏氏。

之后魏氏的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把持晋国国*的十一个世族,晋国六卿便是由这十一个世族轮流执*。这些世家大族在维护晋国霸业的同时,也在蚕食晋国国君的君权,他们的子孙最终成为晋国宗庙的掘墓人。时间来到春秋末期,十一个世家经过极其残酷的斗争后,只剩下智、韩、赵、魏四大家族。

后来在公元前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消灭了执*的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之后三家瓜分晋国剩余领土,此后韩、赵、魏三家称为“三晋”。

在公元前年,毕万的十二世孙魏斯继承晋国魏氏领袖,这便是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的魏文侯。魏文侯当*时,任用李悝为相,在国内进行变法改革,依法治国,为此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魏国因此而富强,成为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

李悝变法不仅使魏国的经济全面转型,还通过确立武卒制度,建立起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强大*队,魏武卒一度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队。魏文侯在国内完成变法改革后,便开始向外发展,由于赵氏在北,韩氏在东,魏文侯最终将发展方向定为西面的秦国。

《史记·魏世家》记载:“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十七年,伐中山。”

在公元前年(公元前年,魏文侯继任晋国正卿,此时魏文侯已经执掌魏氏21年),魏*西渡*河,在少梁筑城,以此作为攻打秦国的*事据点,七年后,太子击率*秦国攻打繁、庞二地,之后魏文侯于公元前年任用吴起为将攻打秦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等五城,并筑城。

之后吴起率*长驱直入至秦国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郑县,将秦*逼退至洛水一带,自此魏国占领了秦国全部河西地区,设立西河郡,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也控制了秦国同中原交流通道,一直将秦国压制在北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

魏文侯攻占秦国河西地区后,又向北攻灭了中山国,之后魏文侯又率领三晋联*大举进攻齐国,接着又攻打郑国和宋国,因与楚国发生了利益冲突,三晋联*又多次和楚国发生激战,一直打到楚国乘丘才撤兵返回,楚国在中原的土地接连被三晋攻占,魏国在中原彻底站稳了脚跟,成为中原霸主。

在此之前,魏国于公元前年正式成为诸侯,这一年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之后魏文侯于公元前年病重去世,其子魏击继位,即魏武侯。

魏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魏文侯在位时期西取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又连败齐、楚等国,为魏国开拓了大片疆土,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魏文侯使魏国的国势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在位时期,魏国雄霸天下,称雄于诸侯,带领魏国一跃为中原霸主。

不过魏文侯立下的一项国策,也给魏国霸业埋下了崩溃的隐患——拒绝赵国插手中原事务。

魏文侯的联合三晋进行的对外扩张战争,实际上是以魏国为中心,拉拢韩国,好处基本都被魏国和韩国所占,赵国却被魏文侯借着联合发展的机会被削弱,可以说赵国给魏国打了几十年长工,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太大的实惠,南进中原的道路也因魏文侯在漳水南岸设立邺县所阻断。

魏武侯即位后不知变通,最终将三晋同盟之一的赵国推向对立面,魏国百年霸业自此逐渐崩溃。

魏武侯战略上过于盲目,使魏国四面树敌魏武侯即位后,经历短暂休整后,便开始征战天下。魏武侯在位前期继续任用吴起进行改革,之后率领三晋联*夺取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后来*治中心的东移打下基础,国力继续上升,将魏国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不过魏武侯在位中后期,魏国便走开了下坡路。

《史记·魏世家》记载:“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

《史记·楚世家》记载:“简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

在公元前年,魏国同时攻打郑国和秦国,公元前年,魏武侯号召韩、赵、魏三国*队攻打楚国,在大梁、榆关打败楚*。不久后,魏国又在“阴晋之战”中大败秦国,此战之后,秦国再也无力抵抗魏国的攻势,接着吴起率*继续向秦国腹地推进,一路攻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

眼见秦国将要被魏国灭亡,但魏武侯却开始不断犯下了战略性错误,先是听信谗言,导致吴起被迫离开魏国,投奔了南面的楚国。接着又与三晋同盟赵国兵戈相向,反目成仇,秦国也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机。

《史记·魏世家》记载:“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或许是魏武侯认为楚国和秦国这样的大国都被魏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心态上开始变得膨胀,先是对周天子施压,册封齐国田氏家族首领田和为齐侯(田氏代齐)。之后又开始插手赵国国*,竟然帮助赵敬侯堂兄弟、赵武公之子赵朝作乱,于公元前年,魏武侯出兵攻打赵国邯郸,魏、赵联盟逐渐破裂。

而赵国早就对魏国不满,只不过碍于魏国强大,没有勇气和魏国决裂,但赵国此时国力处于上升阶段,终于不再对魏国忍让。赵敬侯于同年迁都战略要地邯郸,开始涉足中原,不久后便出兵攻打卫国(魏之附属国)。但是魏武侯并没有因为形势发生变法而改变其父魏文侯当初定下的国策,直接放弃了赵国这个三晋同盟国。

魏武侯出兵救援卫国,在兔台大败赵*,随着赵、魏两国矛盾不断升级,三晋联盟彻底瓦解。由于魏武侯这个错误的战略性决定,导致魏国霸业开始逐渐崩溃,因为和赵国反目成仇后,魏国不仅无法继续号召三晋向外扩张,还要防止赵国趁虚而入,魏国自此之后便无法再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加上魏武侯之前长达十几年的对外征战,与诸侯结仇,此时的魏国已经陷入四面受敌的窘境。虽然魏国还是中原霸主,但西面的秦国、北面的赵国、东面的齐国和南面的楚国都在潜移默化地渗透着魏国的霸权。最终在魏惠王时期迎来了爆发,魏国在周边大国的夹击之下,国力衰落,丧失霸主地位,并且因为周边诸侯的压制,国力来不及恢复,彻底走向了没落。

魏惠王时期,魏国*事实力彻底衰落,丧失霸主地位公元前年,魏武侯去世,因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导致两子争立,魏国发生混乱。赵国和韩国乘机大举攻打魏国,韩赵联*在“浊泽之战”大败魏国,之后包围魏都安邑。虽然魏国最后没有被分裂,但三晋联盟破裂,魏国彻底陷于孤立境地。

《史记·魏世家》记载:“惠王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为秦所败。九年,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

魏惠王即位后,西方的秦国(秦献公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整顿吏治,并设立稷下学宫,广揽贤士)也变得强大起来。齐桓公乘魏国刚结束战乱之际,攻打魏国观城,秦献公也不甘示弱,先是在洛阳城下打败魏韩两*,不久后又在“石门之战”和“少梁之战”中大败魏*。

《史记》记载:“十七年,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败於马陵。”

之后魏惠王因为赵国进攻魏国的附属国卫国,出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齐国围魏救赵,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后来魏惠王又出兵攻打韩国,又被齐*在“马陵之战”中大败,此战使魏国的*事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从头号强国沦为二流强国,也从此丧失了独霸中原的能力。

于是周边各国痛打落水狗,魏国在秦、齐、赵等国夹击中不断惨败,国势日渐衰落,从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沦为老弱小国,一把好牌打成了稀碎。

结语:魏国在战国初期本是中原霸主,之所以后来丧失霸主地位,主要原因是魏国君主一代不如一代。魏文侯开创百年霸业后,由于其子魏武侯接连出现战略性错误,导致三晋同盟瓦解,又因结仇于诸侯,让魏国陷入四面受敌的窘境,虽然此时魏国还是中原霸主,但霸业已经逐渐开始崩溃。

终于在魏惠王时代得到了全面爆发,而魏惠王也没能力挽狂澜,让魏国重获新生,还因*事上树敌过多,导致魏国被周边各个大国联合夹击,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国国力,在接连的沉重打击之下,魏国最终丧失了霸主地位,并且因为诸侯压制,彻底走向了没落。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魏国在战国初期本是中原霸主,为何将一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