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总共出现了两百多位皇帝。他们之中,有的是继任而来,有的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打出了一片江山。与前者相比,后者要艰难许多。因此,做一个开国君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秦始皇在当皇帝之前,解决是战乱不休的六国;刘邦在开创汉朝之前,经历了楚汉争霸;朱元璋登基,更是与各个势力相角逐。
而赵匡胤,同样是作为开国皇帝,其登基则要简单得多,只需要一场戏,整个*队都跟着他从后周子民变成了大宋子民。
陈桥兵变,*袍加身赵匡胤祖上也是*人世家,只因在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逐渐没落,最终也得在乱世之中寻求出路。后汉之时,得老僧指点的赵匡胤一路北上,投入了郭威帐下。
郭威建立后周之后,赵匡胤的锋芒也逐渐展露出来。尤其是在柴荣时期,多次跟随柴荣出征的他,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并且成为定国*节度使。这使得他已经掌握了后周大部分兵权。
随着柴荣的逝去,年幼的柴宗训登基,赵匡胤的野心也就不止于此了。公元年,赵匡胤奉宰相之命北上抵抗北汉和契丹的合力进兵。
当*队行至陈桥驿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萌生出来。于是第二天,装作酒醒的赵匡胤看到自己身上披着一件*袍,下面站着的都是称呼自己为帝的士兵。赵匡胤见状顺势而下,接受了他们的“请求”,“被迫”成为皇帝,并且立马就班师回到开封。此后,后周被他取代,大宋王朝由此建立。
然而,登基不过一年,赵匡胤就以宴请为由,剥夺了曾经兄弟们的兵权,也就是所谓的“杯酒释兵权”。
作为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赵匡胤为何刚建立宋朝就要拿走他们的兵权呢?
*权初定,遭逢叛变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功建立了大宋王朝,与其他朝代开国皇帝相比确实轻松一部分,但在看不见的地方,仍然有许多反叛的因素。
正如被赵匡胤命为中书令的李筠,并非真心臣服于赵匡胤,不仅差点立即拒绝了这一封赏,甚至还在醉酒之时哀悼郭威,这无疑是给远在开封的朱元璋难看。
与他同样不忙赵匡胤取代后周的还有李重进。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不仅强强联手,还与北汉相互勾结,共同反抗赵匡胤建立的宋朝。
虽然此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也成了赵匡胤的心病。
自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五代十国时期便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并且时常对中央*权产生威胁。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要想加强中央集权实非易事。
杯酒释兵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赵匡胤在平乱之后,深感自后梁以来朝代更迭的频繁。于是便询问丞相赵普,如何才能让一个王朝能够长久下去。
而赵普给出的建议便是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实际上,就是让赵匡胤收回大将手上的兵权,使得他们没有造反的能力。
赵匡胤回顾自己的登基之路,便是因为手握重兵,高居殿前都指挥使之位,才能够在陈桥驿成功发动兵变,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手握重兵所带来的后果。
于是,他取消了殿前都指挥使的职位,着手对兵权进行回收。当时,许多兵权都是握在他老友的手中,如石守信等人。如果要彻底收回兵权,石守信等人手中的权力也得收回才行。
为了能够让双方体面,赵匡胤寻了一个合适的日子,找来那些曾经随同自己一起征战的好友,几人如同往常一般饮酒作乐。
等他觉得差不多的时候,便装作倾吐心事一般指出自己虽然是皇上,却害怕像曾经的后周一样被自己的臣子通过*袍加身的方式夺走皇位。
此话一出,众人都跟门儿清似的,知道赵匡胤想要收回兵权了。
在他们的佯装询问之中,赵匡胤给了双方一个台阶,即让他们主动卸除兵权回归地方逍遥享福,有钱有美人,岂不乐哉?
于是,在钱和色的交易之下,石守信等人交出了自己的兵权,很快就各自寻了个地方享福去了。不同于朱元璋诛杀功臣稳固皇权的方式,赵匡胤通过更为平和的手段使得兵权归于自己手中。
但是,中央的兵权回归,地方节度使的力量依然坐大。于是,赵匡胤又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收回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成功收回了所有兵权。而后,朝中空出来的*事职务他都用职位较低的人去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将领的权势越来越小。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对朝中的职务进行改革,将禁*的职务罢去,曾经的殿前都点检和视为秦*马步*等个人所属的职务变为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马*都指挥使司、侍卫步*都指挥使司三个*事机构用以指挥京中禁*。
之后,在他的种种措施之下,枢密院与三衙分掌调兵权与领兵权,更戍法使得并将分离,最终宋朝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在这种局面之下,两宋时期常常面临边境受其扰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尾声赵匡胤通过兵变取得王位,对兵权的强大影响有深刻认识。战时,是君主刺向敌*的利刃;而和平年代,便可能是动荡天下的存在。
因此,无论是为了巩固皇权还是维系天下的稳定,赵匡胤都无法让兵权脱离自己的手中,因此才会采用各种办法将兵权收入手中。
但是,一味地抑武并不能完美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一个朝代的*事力量大为减弱,宋朝便是在重文轻武的局面下,最终走下灭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