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苏轼在中秋节作的一首词,流传了千年,惊艳
TUhjnbcbe - 2024/2/21 15:21:00
刘*连医生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苏轼这个名字,相信不用我多说,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世人都称他“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一生诗词作品众多,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本期就来聊一聊苏轼其中一首关于中秋、已被传颂千年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吧。

说起这首词,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正是由此词改写而来的,收录于邓丽君年发行的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里面。《但愿人长久》作为此专辑的主打歌之一,一经发行,便受到极大的欢迎,后被多位歌手翻唱,成为邓丽君传世的经典名曲之一。

年7月1日发行的音乐专辑《菲靡靡之音》中,里面有一首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也是出自苏轼这首词而来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白话译文是: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首词是公元年中秋节,作者在密州(山东诸城)做官时所作,那一年,苏轼39岁。

公元年(宋英宗治平三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俩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为官,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正在展开,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等人*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一片风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了。

公元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上书朝廷谈论新法的一些弊病,王安石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让御史谢景在宋神宗赵顼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为求自保,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任为杭州通判。

公元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太守,他在任职期间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绩。

公元年的中秋,皓月当空,月华似水,银辉遍地,苏轼与弟弟苏辙自为父亲守完孝分别之后,已有七年之久未能团聚(年苏轼还朝后至今未能相见),此刻,孤身一人的作者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

此词是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作者运用了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抑郁情绪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触之作。

苏轼这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

苏轼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年,他离京出任杭州通判,是为了避开京城的*争漩涡。公元年调往密州任太守,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他“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但也难以遮掩其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之词,正是他一路宦途险恶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苏轼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家形势来说,毕竟是属于次要的。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一双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的翱翔,反映到词里,则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致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的是嫦娥,也就是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这个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古人有“神交”的说法,就是要好的朋友哪怕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作者精神境界的丰富和博大。

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可以互相参看的。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世界。

不得不说,此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更是以旷达的情怀作收束,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通篇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实属上上乘之作。

最后,祝各位中秋节快乐,合家幸福!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在中秋节作的一首词,流传了千年,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