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是楚文王接班的第二年,正值年富力强的楚文王,已将都城迁往于郢(今湖北省江陵宜城楚皇城)安置后,为了更好的实施吞并中原诸侯国的计划。周平王逝(其母王后为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申国失去王室保护和各诸侯国的后续支持,成为覆灭最先的诸侯国。楚国北上进攻的拦路虎,就被打掉,通往中原的大门已打开,由于形势骤变,中原的诸侯国已有些警觉。
由于伐灭申国时需要借道邓国,而邓国国君邓祁候(楚武王原配夫人邓曼,邓祁侯的妹妹)是楚文王亲舅舅,楚文王借道时拜见舅舅的,而邓候见到外甥是十分的高兴,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文王。对于楚文王的到来,席间邓候的三个外甥(大夫)对楚文王的警惕,提醒邓候小心楚文王,不如直接杀了,不然后患无穷。因为有着血缘,自小与楚文王三个外甥有着接触,对于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楚文王,他们比谁都再清楚不过了。邓候因为不相信而没有听从三个外甥(大夫)的劝告,三外甥无奈感叹:“亡邓国者,必此人也。”《左传·庄公六年》。
不出那三位仁兄所料,楚文王借道邓国攻打申国后,回来之时果然偷袭了邓国。此一战,使得邓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在春秋时期周礼尚存,作为一国国君的邓候怎么也不可能相信亲外甥楚文王会对自己下手。此时楚文王心中的大业已徐图渐展,开疆扩土、逐鹿中原是自己毕生的追求,在此后的十年间楚文王先后灭掉申国、蔡国、息国等国。在(公元前年)楚文王率领楚*大举公攻进邓国,趁邓候毫无准备之机,攻破邓国国都,这一次没有手下留情将亲舅舅一家杀害,灭了曾经的诸侯国邓国。
楚文王的行径在当时的中原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你为了灭一个国家,你的亲舅舅,你就能杀,你下得了手吗?所以对于讲礼仪的国家,各诸侯国对这种行为是不齿的。在春秋时代,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蛮夷,并不看它是什么民族,而是看它是否遵守礼仪文化,楚国的种种行径,让中原诸国始终拒绝楚国进入中原文化圈。楚文王见利忘义,连自己舅舅的国家都不放过,这件事情更印证楚国是野蛮国家的又一个铁证。
面对楚国不可阻挡的北上势头,中原诸侯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决定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楚国。以保护华夏文明。这种不起眼的野草叫苞茅。它盛产于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这种茅草,先秦时期主要用于缩酒祭祀。今天的湖北端公舞中,仍可见苞茅缩酒的遗风。多年前,这种野草,竟然成为发动一场空前战争的理由。公元前年,霸主齐桓公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队,大*压楚境,驻兵随时可能杀入楚国。在楚国建国数百来,从未遇到这样大的威胁,楚成王集结了全国的*队,严阵以待,但是,与八个老牌中原强国对阵,由于兵力悬殊巨大,楚成王心头泛起一阵阵寒意。
这次事情的导火索,实际就是楚国日渐的强大以后,决定向北扩张楚国北上的争霸,它必须要控制这个郑国,因为,郑国是四战之地,是中原交通的要道。而郑国本身呢,由于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很密切,他是周厉王的幼子,郑桓公友所封的诸侯国,所以在楚国开始侵略郑国后,对华夏列国带来很大的震动,所以齐桓公就发动了一场针对楚国的战争,齐桓公率领的诸侯国联*兵临城下,楚国岌岌可危楚国大臣屈完临危受命前往齐*大营议和。屈完首先转达了楚成王的话,说:齐国处于北海之边,楚国居于南海之畔,两国相距之远如同风马牛不相及,没想到今天您亲率大*来到我国边境,不知所为何事。齐国上卿管仲质问屈完,楚国多年来不按周礼向周王室进贡祭祀缩酒的“苞茅”,目中无人,更何况周昭王之死,楚国脱不了干系。
齐国宰相管仲的回答,点名了此次*事行动的原因:第一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违背了周礼;第二楚*使诈导致周昭王南征途中落水而亡,面对气势汹汹的管仲,屈完做出了这样的答复:没有向周天子进贡的确是我们的过错,以后一定会按时进贡;但周昭王之死与主楚人无关,楚国人坦承了不贡苞茅之过,但是推掉了周昭王之死的责任,轻重分明不容管仲有可乘之机。但是齐国仗着大*压境进一步威胁说,我们的*队如此强大,如果攻城掠地恐怕没人抵挡得住,屈完毫不示弱的回答:如果齐桓公以德绥诸侯,则没有诸侯不服,如果以武力威胁楚国将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池、全力抵抗,诸侯*再多也没有用。在春秋时代的战争的目的是使各国遵守国际秩序,而不是要灭掉其他国家,作为霸主齐桓公伐楚的*事行动,不是要掀起一场大的战争;而是要使对手遵守周礼,所以屈完表态楚国会继续进贡,那么同时考虑到楚国的强大的实力,齐桓公就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转而与楚国在昭陵举行会盟。
一场迫在眉睫的空前大战避免了,齐楚两国在召陵举行会盟,楚人宣誓继续进贡,“召陵之盟”让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功业达到顶点,楚成王北上的势头也第一次受到了扼制,在北进的过程中,楚国对周围国家一直是各个击破一路凯歌,但这些国家一旦联合起来楚国就不再那么轻易就能得手,霸主之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野心勃勃渴望争霸天下的楚成王不愿就此放弃,终于在蛰伏了多年之后,齐桓公的去世,让楚成王又一次看到机会,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之后,天下大乱楚成王跃跃欲试,渴望成为新的诸侯领袖。此时,另一个国君也开始追寻自己的霸主梦,他就是宋国的国君宋襄公。
公元前年,宋国联合几个国家,南下攻击依附于楚国的郑国,企图接过齐桓公“尊王攘夷”大旗,在泓水,宋襄公与楚成王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宋国*队提前抵达了战场,在泓水北岸待战,宋国将领向宋襄公提议,应该抓住楚*正在渡河的时机,马上开始攻击楚*必败,宋襄公拒绝了将领的建议,理由十分简单不可趁乱攻击楚*,要等待楚*渡河后排好队形才能堂堂正正开战。楚国大*慢慢渡过泓水,从容整顿好队形,双方面对面摆开战阵,惊天动地的鼓声,双方的战车同时冲向战场,这场战斗的局势瞬间逆转。宋*大败,宋襄公在战斗中负伤,宋人埋怨宋襄公错失作战时机,宋襄公却说他遵守的是周礼中的战争规则,敌人处于险地不能乘人之危,敌*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偷袭,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位宋襄公为避免太过愚蠢呆板,但是如果我们对宋襄公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就能理解他的选择,其实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父母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内容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哦,或者也可以把您今天看到的内容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小编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