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春秋那段历史了解个五六成的人,不多。为什么?因为太乱了~国君更替频繁,版图变化太快,诸侯国很多,等等。最近在看春秋战国,不知道看多久,也不知道能吸收多少,在连载天下九塞的间隙,写点有意思的故事吧。
春秋时期,最多有多个诸侯国,诸侯由周王分封,共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在春秋近三百年期间里,有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发生战事四百八十多起。
看看春秋初期的地图,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想找个诸侯国都得看半天。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从前年——前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战国如何区分,主要有三种:
1.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年,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年(周元王元年)。
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年),所以后来的历史书籍包括教科书都这么划分。
2.分界线是公元前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是三家灭智,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由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仅存的“礼义”由此彻底崩塌。
3.分界线是公元前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分晋,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战国七雄由此全部产生,另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由此开始。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年。
总结一下,本文选第一种(前--前年),具体请参考历史课本变更:
春秋,前年——前年,总年。
战国,前年——前年,总年。
春秋的开始,始于周平王迁都(镐京到洛邑)。对周平王,大家了解不多,可是他之前的一个君王,大家都熟,那就是“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周襄王。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年),因(西周)周幽王宠信褒姒,废太子宜臼。宜臼(jiù)逃至申国(周宣王改封之后在河南南阳唐河、白河流域,为南申国),他外公申侯联合曾侯、许文公及犬戎(外族)推翻周幽王。因为内乱和犬戎频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镐京(hào,今西安西北),所以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东迁至东都洛邑(今洛阳)。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公元前年)。
一、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
①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周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
②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平王因为想把政权一部分让虢(guó)执掌,得罪了当时强国郑国,不得不与郑庄公互换人质,将儿子王子狐送到郑国当人质,史称”周郑互质“。
下图比较简洁,东周就在各诸侯国的包围中,国面积小,国力减弱。↓
周桓王(姬林,周平王姬宜臼的孙子,太子姬泄父的儿子,东周第二任国君)十二年(前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期国力较强),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以上两个事件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罢了。郑庄公带兵东征西讨,小霸中原(史称“郑庄公小霸”)。
二、虢[guó]国
公元前年,周武王灭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
虢仲封于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建立东虢国。
虢叔封于雍邑(今陕西宝鸡市东),建立西虢国。
西虢国,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河南三门峡一带立国,史称南虢国,定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地处黄河南岸)。
公元前年,晋献公采用假道伐虢之计,灭亡了南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逃往东周京师洛邑,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晋国的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
西虢在东迁后,原地留有一个小虢国,公元前年被秦武公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东虢国,公元前年被郑武公所灭。其后裔虢序被周平王复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县,地处黄河北岸,与南虢隔河相望),建立北虢国,因实力弱小从而依附南虢(今人所谓“南北虢实为一虢”的说法由来)。
公元前年,晋献公借道虞国灭亡了北虢国(晋献公假道伐虢借了虞国两次道,此为第一次)。
总结一下:
虢国,不止一个,有四,所以用东西南北表示。
西虢:原建立于陕西宝鸡东,周厉王、宣王时,东迁于河南三门峡,改南虢,原处小国前被秦武公彻底灭亡。
南虢:位于下阳,今河南三门峡市,前年被晋献公灭(第二次灭虢,返回路上顺带灭了虞国)。
东虢:原建于河南荥阳汜水镇,前被郑武公灭亡。
北虢:东虢后裔被复封于下阳,今山西平陆,依附河对岸南虢,前被晋献公灭(第一次灭虢)。
从地图上看一下吧,更明白(注:图中北虢应在黄河北岸)↓
上面的内容是不是有点复杂?“假道伐虢”的故事,怎么是借路了两次?事实是,确实为两次。
①公元前年(晋献公十九年),晋献公说:“早先我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内乱时,虢国常常帮助晋国讨伐我们,又收留晋国逃亡公子,终将作乱。不加诛灭,将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于是命令荀息用屈地出产的良马为礼物向虞国借路。虞国同意借路,晋国就讨伐虢国,攻下下阳后凯旋而回。
前年,这是晋献公第一次灭虢,这次灭的是北虢,即原河南荥阳汜水镇的东虢后裔,被周王复封于下阳(“下阳城”故址:即今山西省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南之金鸡堡与门里自然村),国弱,则依附河对岸南虢。
②公元前年(晋献公二十二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请求借路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说:“不能借路给他,否则将灭亡虞国。”虞君说:“晋国与我是同姓,应该不会攻打我们。”宫之奇说:“太伯、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逃走,因而未能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季历的儿子,当过周文王的卿士,他们的功勋记在王室,藏在保存盟书的府库。晋军将虢国都要灭掉,哪会怜惜虞国?再说虞国与晋国的亲近能胜过晋国与桓叔、庄伯的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家族有什么罪,晋君竟全部诛灭了他们。虞国与虢国,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则牙齿就寒冷。”虞公不听劝告,就答应了晋国。宫之奇便领着家人离开了虞国。
同年冬天,晋国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洛京。晋军回师时,袭击虞国,俘获了虞君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人,而派人办理虞国的祭祀。荀息牵来以前送给虞君的屈地所产的马呈给晋献公,晋献公笑着说:“马还是我的马,可惜也老了。”成语典故“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就出自此。
这是晋献公第二次灭虢,这次灭的是迁都上阳的南虢(“上阳城”故址: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部的李家窑遗址,该城址北依上村岭,南邻青龙涧),从原陕西宝鸡的西虢东迁而来,原宝鸡残留的小国前被秦灭。这次晋献公返回路上,顺带灭了虞国。“假道伐虢”的成语,来自于第二次灭虢。
敲黑板,总结来了:
晋献公灭了两次虢国,“假道伐虢”产生于第二次。
第一次,前年(晋献公19年)。由于虞君贪贿,假道与晋,虞师先伐虢未克,后晋虞联军,方灭了北虢,都邑“下阳”,在黄河北岸。
第二次,前年(晋献公22年)。此次战役历时整整三个半月,从当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一直打到十二月初一。晋献公灭了南虢,都邑“上阳”,在黄河南岸。师还途中,又顺带灭了虞国。
第一次战场在黄河北岸,第二次战场在黄河南北岸均有,看图比较清楚↓。
晋献公的贡献:
晋献公在位时期兼并邻国,开拓疆域,除消灭虢国和虞国外,又先后消灭了北边的霍国(今霍州市西南)、杨国(今洪洞县南),南边的芮国(今芮城县西部和陕西大荔、朝邑一带)、魏国(今芮城县中部和东部)、郇国(即荀,今临猗县南)、耿国(今河津市东南)、冀国(今河津市东北)、骊戎(今陕西华县)、赤狄(即东山皋落,今垣曲县境)等国家和部族,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与齐国、楚国、秦国成为当时四强。
温习下春秋五霸的称霸顺序:
齐桓公:公元前年~公元前。
宋襄公:公元前~公元前。
晋文公:公元前年~公元前。
秦穆公:公元前年~公元前。
楚庄王:公元前年~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