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的生卒年
王封臣
狄仁杰是在哪年出生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出生于隋大业三年();另一种说法,他出生于唐贞观四年()。当然,很多当代出版的历史书籍还明文写着狄仁杰出生于“隋大业三年()”,那是编著者左拼右凑,根本不清楚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对应。有意思的是,两种说法都见之于《辞海》,只不过年版《辞海》词条后面紧跟的生卒年是(—),而年版《辞海》词条后面紧跟的生卒年是(—)。
两种究竟哪个正确呢?个人认为第二种,即出生于唐贞观四年()比较符合历史,有大概率的正确性。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种说法见之于《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这两本书都是近代历史学者编成的历史工具书。其中,姜亮夫编著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原名《历代名人年里碑传总表》,是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他采录了前人编写的同类书籍的材料及大量碑传资料。后来,姜亮夫发现书中有许多错误,而且缺略甚多。他又着手进行订正错误,补充脱略,删汰芜杂,新增材料,历经二十余年,年再由中华书局重新出版,改名为《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狄仁杰词条这本书的考证主要来源两处,一是史书记载,一是墓碑铭文。且很负责任地在每个人物的最后一栏备注说明对此人生卒年月考证的依据。而词条的备注是“或作生贞观四年。误。《旧唐书》卷八十九。《新唐书》卷二十五。范仲淹狄公碑。”[1]这个备注让人看不明白了。姜先生确实说了:“有种说法,狄仁杰出生在贞观四年()。”但又肯定地指出“误”!这是错误的。但根据呢?《旧唐书》卷八十九确实有《狄仁杰传》,但只记载了狄仁杰逝世于武周久视元年()九月,并没有记录他的出生年月;而《新唐书》卷二十五主要是讲述唐初使用的历法“戊寅历”,姜先生可能用来推算狄仁杰生卒日的干支——生于丁卯日,卒于庚子日(《资治通鉴》记载狄仁杰卒于辛丑日,也许他是在午夜去世的,跨两天),因为从这卷中,并没发现有关生卒的记载;第三个证据是范仲淹撰写的狄公碑,从中也没发现有关狄仁杰的生卒日期。所以,不知道狄仁杰生于大业三年是姜先生如何考证出来的?
范仲淹撰写的狄公碑既然正着不好证明,我们就来反证,也就是说如果狄仁杰出生于隋大业三年(),那么史书上有关狄仁杰的第一次明确时间记载的就是“仪凤年间任大理寺丞”[2],《资治通鉴》上则有仪凤元年()九月狄仁杰逆龙鳞的记载(见章)。那当时狄仁杰已经七十岁了;等到天授二年()九月,他头次拜相的时候,已经八十五岁了;等圣历元年(),他挂河北道行军副元帅时,已经九十二了。九十二岁的老人,你让他骑马打仗去?有点说不过去。等狄仁杰久视元年()九月去世时,他都九十四了,如此高龄的重臣去世,史书应该会将年岁记上一笔,但并没有记录,可见史官并不觉得狄仁杰去世时的年岁有什么值得记录的。所以,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有点不大可能。
狄公挂帅而《新唐书》中明确记了一笔:“(狄仁杰)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3]
(这里须要说明一下:圣历三年和久视元年在公元纪年上都是公元年,只不过,五月前是圣历三年,五月后,武则天改元“久视”了,而据《资治通鉴》记载,狄仁杰死于当年的九月。所以,我们取《资治通鉴》的说法,即狄仁杰卒于久视元年。)
这样就可以推出狄仁杰出生于唐贞观四年()。如此,狄仁杰进入京城做大理寺丞时才四十七岁,正是干事的好年岁,这才能精力旺盛地一年断了涉及10余人的案件;等到第一次拜相的时候,才六十二岁,正好是经验充足、老成持重的年岁;而到七十岁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年至古稀,武则天这才尊称其“国老”……可见,狄仁杰出生于唐贞观四年()的说法更符合他一生的轨迹。
狄仁杰像而且,推算一个人的生卒的时候,不一定只从这人生平上来看,还可以从他的亲属身上推测。
狄仁杰长子狄光嗣在唐睿宗时再次即位后,还因母亲逝世,守孝三年。如果,狄仁杰九十多去世的话,狄仁杰的妻子也得八九十岁高寿去世,那狄光嗣起码也得七十多岁了。后来,他还多次担任过各地刺史。直到开元七年()年,还升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才去世。这么算,狄光嗣也得活到九十左右。七八十岁还到处跑着当官,有些不大现实。
另外,狄仁杰还有位堂姨母,在狄仁杰拜相的时候仍然健在。如果狄仁杰八十五岁第一次拜相,这位堂姨母年岁都百岁左右了,还能很大火气地骂狄仁杰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狄仁杰诞生于唐贞观四年()即与史书相合,又符合生命规律,应该是较为准确的。
(版权所有)
[1]姜亮夫编《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狄仁杰
[2]《旧唐书》卷八十九列传三十九
[3]《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