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杨希雪89岁旅英国际级书画艺术大师,大英帝国服务勋章获得者,英国诗书画学会终身名誉院长)
李家泥窖酒创始人李殿君,嘉庆二十二年(年)出生于山东荣成,9岁在老家“泉公烧锅”学徒,18岁成为“把头”。光绪二年(年),李殿君携妻带子,“闯关东”来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被“源长永”烧锅聘为管家兼“大功夫匠”。光绪二十八年(年),李殿君之子,李家泥窖酒第二代传承人李世英在吉林省双城堡(现为哈尔滨市双城区)“中屯”创立“李家烧锅”。年,李家泥窖酒第六代传承人李柱山在“李家烧锅”原址成立“黑龙江省双城关东酒业有限公司”。年,“黑龙江省双城关东酒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黑龙江李氏三香酒业有限公司”。
自李殿君起始,李家世代以酿酒为业。开山老祖及后继五代传承人个个精通酒道,钟情酿酒,施德济世,广结善缘。
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李家泥窖四瓶系列酒――“关东潮”“平安液”“占荒原”“李氏三香”伴着“血”与“泪”、“冰”与“火”相继诞生,每一种酒都成为所处时代的精品。
黑龙江李氏三香酒业有限公司
(题字:石祥将军诗人、词作家、书法艺术家《十五的月亮》等歌词作者)
七坛老酒催生七个故事,掀起“关东潮”。
十九世纪中叶,黄河下游连年荒乱,百姓食不果腹,“泉公烧锅”因无粮食酿酒,在灾荒中败落解体。李殿君听说关东地广人稀,水洌粮丰,为了生存,特别是寻找能够继续酿酒的风水宝地,自辟酒途,光绪二年(年)春天,带领妻子、儿子及全家十几口人,赶着两辆毛驴车,携带七坛“恒清源”老酒,随着逃荒的人流来到关东。流浪半年,居无定所。辗转到了兴隆镇后,准备歇上几日。李殿君惜酒如金,白天夜里守着驴车,几乎寸步不离,这引起当地一个地痞的注意。
这个地痞以为车上肯定藏着什么招人稀罕的玩意儿,趁李殿君“大解”之机,翻遍车上所有物件儿,没发现什么值得带走的东西,甚为懊恼,极不情愿地抱走了一个坛子。回到家后,漫不经心地将坛子打开,发现竟是一坛从未喝过的好酒,大喜过望,便聚来几个哥们狂饮起来。从傍晚喝到三更,五斤的坛子见了底儿。大家伙儿酒兴正浓,便仗着酒劲儿结伙儿来到毛驴车上抢酒。此时李殿君正在因为酒坛的丢失而痛心疾首,看见有人竟公然行抢,顿时怒不可遏,飞身一脚将拴驴的木桩踢断,碎木从毛驴车上飞过,吓得众地痞抱头鼠窜。仅隔一天,地痞们便忍无可忍,又结伴来到李家为放置酒坛而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里求酒。几个人从早晨坐到晚上,没话找话、词不达意地同李殿君唠着家常,一个个两眼直勾勾地瞅着酒坛,不由自主地咽着唾沫。李殿君晓之以理,苦苦劝导。直到三更,几个后生有所醒悟,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李家。
消息传开,兴隆镇最大的烧锅“源长永”掌柜林长永前来斗酒。李殿君与林长永对饮一夜,把一坛子60度“恒清源”喝个精光。林长永酣睡了三天三夜,而李殿君只是面如红枣,稍有酒意而已。几天后,林长永约来几位乡绅与李殿君论酒。高人们从行酒规矩到酒相品评,从人品酒德到关内外的风土人情,高谈阔论,酣畅淋漓,无话不谈,相见恨晚,浩饮了一天一夜,成为莫逆之交。
随后,林长永“三顾茅庐”,聘请李殿君为“源长永”管家兼“大功夫匠”,全权掌管“源长永”。李殿君再三推辞不过,便提出四条“约法”:一是老哥俩儿有一方到了百年大限,合作结束;二是李氏酿酒秘方可用但不外传;三是聘用期间,李氏家族其他成员不入“源长永”烧锅,亦不另开烧锅;四是李殿君退隐后不参与其他烧锅包括自己家族的烧锅酿酒。林长永深为感动,对李殿君更加景仰和信任。
李殿君把秘方传给长子李世英后,全身心地融入到“源长永”的酿酒事业中。他将自己五十载酿酒生涯精心总结研创的独特技艺与关东的酿酒技术“扯兑”“缔合”,风格和品位日臻显现,特别是用醇香厚重来中和郁凛浓洌,使新酿出的白酒沉香憨郁,浓香甘洌,吸引大批“闯关东”的山东人来兴隆镇落脚,关东满汉蒙三族酒客对“源长永”所酿白酒更是交口称赞,好评如潮。这样,七坛老酒引发的“偷酒”“抢酒”“求酒”“斗酒”“论酒”“酿酒”“训酒”七个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给关东百姓带来谈资和快乐。据此,“源长永”掌柜林长永将这个时期所酿造的泥窖酒取名为“关东潮”。
光绪二十三年(年)夏,林长永病危。弥留之际,林长永将至近亲朋及家人聚于堂前,命夫人代宣遗嘱。遗嘱首条即为“将烧锅赠予恩公殿君”,李殿君以死相拒。林长永过世后,李殿君又“辅佐”老掌柜之子五年。光绪二十八年(年),林家因输了官司赔尽了全部家产,烧锅易主。85岁高龄的李殿君将自己得到的全部酬赏送还林家,辞别“源长永”,同时宣布自己酿酒生涯结束。
李殿君为“源长永”掀起“关东潮”并勇立潮头二十六年立下汗马功劳,鞠躬尽瘁,义薄云天,以此报答林长永的知遇之恩。人品酒,酒品人,人酒合一,怀瑾握瑜,创造百年佳话,留下千古美名。
(题字:王其林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学术报副主编)
酒香迭嬗为天马,护佑关东百姓天添康泰,液业平安。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年)春,李氏家族在第二代酿酒传承人李世英带领下迁往双城堡。同年八月十五,李家烧锅创立。
李家烧锅以“施德济世”为根本,以安泰适口为至要,配方独特,工艺朴拙,管理得法,经营有道,酒质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在关东酿酒界独树一帜。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关东,起先在哈尔滨一带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李家烧锅‘六大怪’,做烧酒,不图卖......”。
第一怪,酒铺开在“营子”里,烧锅建在屯子外。李家四代人迁入中屯苏家窝棚,住进了早已建好的五间(三间用于居住,两间用于开酒铺)泥草房里;同时不分昼夜地在屯子正东大约两里地远的草甸子上建起了三间酒坊。
关东的烧锅,几乎都是“前铺后坊”,李家宅院的前后左右皆有空闲之地,李世英却准备把烧锅开在大水洼塘里。当地百姓对这样的举动,很是“画魂儿”。原来,这里有一段传奇故事。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年),“泉公烧锅”关门歇业,李殿君赋闲在家。一天早上,有位年轻道士从崂山专程来访。道士不饮酒,但深谙酒道,见解独到深邃。二人交谈半日,道士留下了一幅字画便飘然离去。
字画的右方画了一个倾斜并流淌着液体的坛子,左方有四个大字:“施德济世”。接下来是三段小字,第一段写的是“求龙眼,关东缘,中东南,左西南,头北头南”;第二段是“冬罡贔屭眼,承旭起锚船,马上葫芦滿,书下卧铺宽”;第三段是“流水涟涟,神女翩翩”。李殿君认为这是高士的点化与相托。从此几乎天天与三个儿子一起揣摩、参悟字画的含意。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有了大体的理解和感悟。字画中流淌着液体的坛子,意为一个“酒”字;“施德济世”四个大字,是在喻示世代酿酒并点示酿酒主旨。第一段小字“求龙眼,关东缘,中东南,左西南,头北头南”是在提示最适合于酿酒的“龙眼”所在位置的大体方位;第二段小字“冬罡贔屭眼,承旭起锚船,马上葫芦滿,书下卧铺宽”是在点明“龙眼”的“绝佳”品质、核心地位和所处的具体位置;第三段小字“流水涟涟,神女翩翩”是在暗示寻找“龙眼”所要借助和依靠的机缘与条件。
对于天师的旨意和开示,李殿君岂能怠慢,立即打点行装,举家迁往关东。从光绪二年(年)秋季开始,在李殿君为“源长永”倾心效力的同时,他的三个儿子除做工养家糊口外,一直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寻找“龙眼”上。头十年,哥儿三个结伴而行,主要考察了黑龙江省的中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后十年,哥儿三个及晚辈四人分头寻觅,辽吉黑蒙同时考察,几乎走遍了关东的山山水水,历经千难万险。光绪二十一年(年)开春儿,李世英来到双城堡,按照仙人字画的导引,先走城东。出了东门(承旭门)十余里地,一打听,这个地方名叫“中屯”,李世英一振,心想这是否能与“中东南”相关呢?走出三十里地后再次查访,李世英的心里更亮堂了,这个地方叫“左屯”――原来双城堡分为三个“屯”,即中屯(双城堡所在地与周围40个营子),左屯(亦为东官所)和右屯(西官所)。这样,李世英便把勘查重点放到了“中(屯)东南”和“左(屯)西南”的交汇点上。为了把握起见,李世英把这个点扩大到三十几个村屯,对每个村屯的地形地貌、历史沿革、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突发(或灵异)事件、天灾人祸等等进行详尽的寻访。不觉间,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李世英又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按照“头北头南”的指点,找出了十几处两个南北相邻都叫“头屯”的地方。接着,在“两头”之间寻找仙家第二段小字所指的位置,最后终于锁定在“王八眼头屯”南,“李气冒四屯”西,“马葫芦头屯”北,“苏家窝棚”东这个大约十平方公里左右的方圆之间。
李世英是这样解析和破译的。“冬罡贔屭眼”是指“龙眼”在“王八眼头屯”(即现在的双城区联兴满族镇安强村)的南面。冬罡,即冬天的天罡指向,为正北;“贔屭”(传说是龙王的长子)外形像龟,龟俗称“王八”;“王八”眼,即指“龙眼”。另外,“王八眼头屯”南亦为“头北头南”中的“头南”。“承旭起锚船”是指“龙眼”在“李气冒四屯”(即现在的兴农村)的西面。“李”,直示李姓;承旭,指正东;起锚与气冒谐音,承旭与起锚皆有起始之意。“马上葫芦滿”是指“龙眼”在“马葫芦头屯”(即现在的安家村)的北面。马与马同音同字;马上指马背上;葫芦与葫芦相对应,为盛酒工具;另外,“马葫芦头屯”北亦为“头北头南”中的“头北”。“书下卧铺宽”是指“龙眼”在“苏家窝棚”(即现在的苏家窝棚村)的东面。书下与书夏同音,并均与苏家谐音,而书夏是李世英的字;“书下卧铺”与苏家窝棚谐音,“卧铺”是指居住和开酒铺的地方。这样,就从“中东南,左西南,头北头南”的方位里,找到了“冬罡贔屭眼,承旭起锚船,马上葫芦滿,书下卧铺宽”核心部位大体位置,李世英感到离“龙眼”很近了。然而,当年这个地方,中间地带几乎全部是荒原、水塘、沼泽与河沟。想要深入进去勘察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打听多位当地老乡,都说这里面是无人区,除了冬天,没有哪个人能够走进百步距离。李世英围着这片区域转悠了一个多月,想从陆地上直接深入,做了几次尝试都是险象丛生,均告失败。
转眼到了光绪二十二年(年)盛夏。这一天,李世英黎明即起,背起行囊,再次走出双城堡的东门,重新开辟一条路径奔向目的地。穿过欢喜岭,越过苏家窑,天色渐亮,他发现了一条河流。河不太宽,但水深流急,河的两岸长滿青草绿树。让人不解的是有一群喜鹊在李世英的头上盘旋嬉戏,然后落在他前面不远的树上。等李世英走近,再次飞起,又在他的头上追逐鸣唱,接着还是落在了前面的树上。这样无数次起落,吸引着李世英顺着小河向东北方向行走了大约五六里地。这时,北面和东面出现了一片与荒原相间的湿地,喜鹊们便改变方向,离开小河,向正东飞去,并在“塔头墩”上有序排列,很明显这是在为李世英引路——秀才出身的李世英猛然领悟,喜鹊的别称不就是“神女”吗?!“流水涟涟,神女翩翩”同今天的情境完全吻合。
这个景象也促使李世英立即联想起李家几代人与喜鹊的离奇情缘。李世英的爷爷曾为一只喜鹊疗伤用光了家中仅有的两壶高粱土烧,此后这只喜鹊便在门前的老杨树上筑巢定居,为李家看宅护院。一日傍晚,李世英的父亲正在东厢房研读古籍,忽然间屋外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有只喜鹊从屋外将窗纸啄出一个大大的窟窿,李世英的父亲透过窟窿看到了老爷子(李世英的爷爷)倒在上房的门口,便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李世英的父亲安顿好老人后,正准备回东厢房时,尾随而入的喜鹊在房门里面上下翻飞,任凭怎么轰赶,就是不让他出门,大约有半盏茶的功夫,喜鹊飞离,他才“得以脱身”,而此时,东厢房的房盖儿已经被龙卷风带走了。
还有,李世英想起自己年幼的时候,在自家门前的大道上看见了一场“鹊狗大战”。四只喜鹊围攻一条大黄狗,几个回合之后,大黄狗便四爪朝天,七窍流血,毫无还手之力了。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鹊与狗“仇”从何来?回到家里后,看到院子里散落着的狗毛掺杂着鸡毛,以及满身流血的老母鸡和受到严重惊吓的一群小鸡崽儿,心中的疑团才解开。
更让李世英难以忘怀的是“鹊巢”所在的老杨树,它是自己的幸运树。婴幼儿时期,常被父母拴于树下,一爬就是一两个时辰,喜鹊全家成为自己最要好的玩伴。李世英童年时期和小朋友玩“两军对垒”,互投土块进攻,只要躲在树荫之下从来没有中过“泥弹”;读私塾的时候,每当在树下用功,便博文强识,文如泉涌,此后便形成了于树下苦读、思考的习惯,缘于此,考中“秀才”后自己取字为“书夏”(树下)……
今天的情景与历历在目的往事,让李世英认定“贵人”再次现身了。就这样,李世英毫不犹豫地跟随着喜鹊进入了这片“无人区”,并随时在自己走过的“鹊桥”上插下了一排树枝儿,还在每个树枝儿的头上都拴了一个红布条儿。走了大约二三里地,登上了一处高坎,李世英发现有无数条马蛇子在坎子上“排兵布阵”,拦住去路,只见喜鹊们成群结队接连向下俯冲,“马蛇阵”昂首“迎战”,一时间天昏地暗,李世英左躲右闪,突然一脚踏空,掉进了高坎旁的深坑中……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世英从昏迷中苏醒,发现自己坐在坑中,坑里的水已没过了肩膀,他站起身来,几次想爬上坑沿都没有成功。这时候的李世英已经精疲力尽,不得已又坐在了水中。正当他闭目养神,准备做最后一搏的时候,听到了深坑外边有流水的声音,并且明显感到身下和后背有水流在冲击,啊,泉水!李世英兴奋异常,立即“龙吸”了几口,顿觉清凉甘甜无比,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再次站起身来,抓住了因雨水冲刷而向下生长的一根柳条,全力攀爬,终于冲上了坑沿。这时他发现此坑像鸟窝一样镶嵌、悬挂在坎子上,坎子的中央,深坑的侧方有一汪泉水喷珠吐玉,摇头摆尾,流向远方。随后,李世英又一次奋力,爬上了高坎。喜鹊与马蛇子均不见了踪影,更没有看到鹊蛇打斗后的痕迹与惨象,心里暗自称奇,随即便想起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段话:“俗传鹊蛇斗处为吉壤,就斗处点穴当大富贵,谓之龙凤地。”原来“龙凤宝地”就在脚下,李世英感激涕零,倒身拜叩……当李世英稳住心神,举目四望的时候,又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北面,是漫山遍野的野生红高粱,东面、南面和西面是一望无际的湿地、草原和间杂着的柳条通,特别是周围数百步方圆,花草树木格外繁茂,引得彩蝶飞舞,百鸟啁啾……此时,东方霞光万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是年,李世英把从山东老家带到兴隆镇的老窑泥请到“龙眼”之侧深埋,精心养护;将野生红高粱用五年的时间进行优选、“训化”,培育成当家品种,取名为“红脸高粱王”;接着又完成了通往“龙眼”道路——“鹊桥”的修筑以及住宅、酒铺、酒坊的建设。李世英还在“鹊桥”桥头搭建个窝棚,一年之中除冬天以外,他与三个儿子轮流当值。光绪二十八年(年)八月十五,“李家烧锅”开业。
第二怪,产酒家人喝,饭馆儿不拉桌。李家烧锅开业毫无张扬,可谓一点儿动静儿也没有,周围的老百姓开始也没有把它当成回事儿,但很快又有两种举动让人们一时难以理解。这其一是李氏家族老老少少四五十口儿,几乎人人“贪恋”这“杯中之物”。出酒那天,全家人围着酒锅,“如饥似渴”“严阵以待”,酒刚刚淌出来,还没有落地,半道儿就被“劫”走了——李世英说,得尽着家里人先喝。从此,李家“无人‘思’沽酒”,早晨喝,中午喝,晚上还喝。男人豪饮,女人雅酌,老人细品,少年轻嘬。特别是家族中的青壮年男子你“龙吸”,我“鲸呑”,他“虎咽”,轮着喝,比着喝,饭前喝,餐后喝;“儒饮”“仙饮”“囚饮”“驴饮”“鬼饮”“了饮”“鳖饮”“鹤饮”(但禁止“葬饮”与“尸饮”)表演个遍;今天人均三两,明天半斤,后天一斤。李世英不仅带头喝,还监督喝,一天“经管”家人好几次……就这么着喝了半年。本来烧锅也不算太小,但出酒量却不多,一天也就淌个三四十斤,还被家人喝去了一半儿。这哪像个“过日子人家”呀!
另一种举动就是李家烧锅开业不到一年,把酒铺改造成的饭馆儿也开张了。这个饭馆儿的最大特色就是下酒菜的价格高得离谱儿;白酒价格不是太高,但限量,不外卖,四、五坛子(每坛5斤)酒喝光了,饭馆儿就打烊。这么“隔路”的饭馆儿能开长远吗?说来有意思,前来喝酒吃饭的人是越来越多,甚至把双城堡的好几家饭店都“顶黄了”。李世英索性把饭馆儿开进了双城堡和阿勒楚喀(阿城)。这样,又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好多人贴晌就来等着吃晚饭,原因是来晚了“排不上号”,况且饭馆儿“关板儿”时间还总是提前。
这也给好客的李世英带来一个大“活儿”——陪酒,忙得他天天象走马灯一样赶“场子”。双城堡和阿勒楚喀是关东较大的商埠,什么达官显贵、农工士商、军警宪特、“花脖”“四眼”、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形形色色,啥人都有。李家饭馆儿天天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李世英来者不拒,全力相陪。客人喝美了,喝大了不想走或者走不了了怎么办?李世英还陪睡。说是陪睡,其实只是客人睡,李世英睡不好,有时根本睡不了,因为他除了照顾客人以外,还有个“勾勾心”——观察客人酒后的反应。直到第二天早上,客人没有“上头”的,口渴的,打蔫儿的,李世英便心满意足,趁着早饭时间再次向客人讨教,然后把客人“扶上马,送一程”。遇到客人出了毛病,比如迷糊了、起夜次数多了、耍酒疯儿了,李掌柜便虔诚赔礼道歉,并即刻请坐堂先生给客人“扎咕”,更重要的是一定得找出缘由。另外,李世英还定期(一天一宿为小周期,半年为大周期,三五年为长周期)对客人进行回访。
自然,人们慢慢地品出了滋味,李氏家族人人“贪杯”是在先用自家人做实验,以确保酒的品质与客人的饮酒安全;四处开饭馆儿、菜价特别高的用意是在向社会无声推介自己的酒呀!李世英开烧锅,一句自诩的话都没有,但“酒好喝”“无不适”征服了所有人,客人的夸赞一传十十传百,特别是回头客越来越多,这本身就是对李家泥窖酒的最大认可和最高赞誉。李家饭馆常常“闹酒荒”,迫使烧锅不断增加产量,但总是供不应求,让人遗憾呀!
第三怪,做工为诗书,酒坊成私塾。李家烧锅还有一个让人觉得纳闷儿的地方,就是雇工专挑社会上不受待见的人。比如逃荒来的“小山东子”、家境贫寒的半大小子、身单力薄的“病殃子”,甚至还有好吃懒做的“二流子”等等。为什么呢?李世英这样认为,做事儿的最大德行之一是让“浪子”回头,把“熊手”变能人,有事干,干成事,起码能够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再者,改造一个对乡里有威胁的人,就是为太平与安宁增加一分成色和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李家烧锅不用招工了,后生们争先恐后、想方设法到这里来做雇工。原因是李家烧锅的雇工,在进出烧锅的两年时间里大大变样了,不仅干活儿地道,人也顺溜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这是怎么个事呢?原来这是李世英的又一个主张——让雇工们在教化中练功,他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底,把活儿做好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另外,雇工们的德行与操守还关乎着他们自己一生的前程和命运,同时,李家烧锅的安全和信誉也完全掌握在雇工们的手上。
为此,李世英亲自当先生,把酒坊打造成了学堂。一茬雇工雇用时间是两年左右,头一年的前四个月,早上学认字,白天干力气活儿,晚上学《百家姓》;再四个月,早上学《弟子规》,白天干力气活儿和参观酿酒,晚上“谈天说地”;后四个月,早上学《算术》,白天协助酿酒,晚上“就事论事”。下一年的时间,早上学《四书》《五经》及《九记》,白天参加酿酒,晚上写心得文章。另外,上一批雇工优等者还是下一批雇工的“打头的”,不仅参与管理,重要的是得“打样儿”。具有两个轮回经历的“打头的”才能被聘为正式劳金(长工)。
李世英的“酒坊私塾”在当地享有盛名,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为挣工钱来做雇工的,有好多人还主动要交“学费”,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李家烧锅附近村屯乃至双城堡左屯的老百姓普遍认为李家烧锅的酒好人好,后来人们又发现李家烧锅的规矩更好。于是乎,好多人都跟李世英学起了《九记》。《九记》是现《久致》的原始版,主要内容是为人与做酒的道理与规范。
《九记》目录
第一篇,道致济,施德济世,酒九久记;
第二篇,艺致善,术有专攻,百事皆通;
第三篇,长致范,典出自尊,谬绝后尘;
第四篇,少致贤,尊长护幼,“六艺”皆优;
第五篇,业致信,童叟无欺,信与天齐;
第六篇,功致全,孝信爱仁,余力学文;
第七篇,饮致醒,半次酩酊,一世无清;
第八篇,铺致宽,点聚成线,海纳百川;
第九篇,衡致远,业精仁厚,代代相传。
双城堡街(gāi)东的老百姓爱《九记》,守《九记》,和平相处,夜不闭户,一旦遇事、评事有了较大的相左,便邀请李世英评理和裁断,久而久之,李家烧锅便成了老百姓说事断理的地方。
第四怪,弟子有“陪嫁”,同行是一家。随着李家烧锅的声望越来越高,前来拜师学艺的人也越来越多。李世英对收徒十分慎重,甚至是苛刻。入道的基本要求有三,即人品上乘,与酒有缘,识文断字。收徒要经过严格的面试,每年只收二至三人。弟子们进入酒坊能够看到的第一个物件,就是警示牌:“要想发达别做酒,想要做酒先做人”。徒弟们走出酒坊能够看到的第一个物件就是承诺牌:“出徒皆有赔赠,然轻重不一。平庸者带上简单的制酒工具;上乘者赠与酒窖的底层窖泥;优异者奖赏全套酿酒工具。”师傅给徒弟们发放的第一件东西是人手一册《九记》;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出徒前必须提炼出自己烧锅的“座右铭”。
李世英把每一个弟子都视为己出,既普惠培养,又“单鞭”教练,徒弟们几近人人成才,得到师傅“全套酿酒工具”的占有八成。李世英对每个徒弟的家族背景、脾气秉性、身体状况、技艺修为都了如指掌;哪个徒弟有个天灾病业他都守护在身旁;哪个家里出现了状况,他都要进行家访。他的两个儿子与师兄师弟们同吃同住同悟道,不同的是师兄师弟们一茬接着一茬地出徒了,儿子又同新的师兄师弟们连成帮,打成片。
李世英的徒子徒孙们在关内外相继开起了烧锅。对于能够自闯天下开烧锅的弟子,李世英就把师徒的从属关系上升为合作关系,改“同行是冤家”为“同行是一家”“同行是亲家”,平起平坐,用“天网”(信鸽)“地网”(“跑马”)方式传书送柬,保持联络。李世英每隔两三年都带着开“烧锅”的徒弟们,将关内的“烧锅”挨着个巡察一圈。民国初年双城堡有“烧锅”二十几处,其中有李家血统的“烧锅”占有近四分之一比例。徒弟们在关里开烧锅的也很多,一位姓张的徒弟还把烧锅开到了缅甸,他定期给师傅邮寄野生铁皮石斛,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李家烧锅的铁皮石斛泡酒,受到了达官显贵、年老体弱,特别是脾胃虚弱人群的欢迎与珍爱。
徒弟们十分感念师傅的教诲与恩泽。有的徒弟学徒期满也舍不得离开师傅,干脆留在了李家烧锅;有的徒弟功成名就后又重新回到师傅身边尽孝;有的徒弟子孙三代都在李家烧锅学过徒;甚至有的徒弟重新改名,或者在自己烧锅的命名中加上师傅的姓或名,让世世代代永远铭记师傅的恩德。
第五怪,“挑剌儿”便有赏,听纳给重奖。用当今的话说,李世英特别重视酒的评价标准与社会认知的衔接。当年,他在李家烧锅的大门外悬挂铜牌告示,“凡给烧锅找毛病、出点子者皆为本烧锅贵人,全部有赏;主意被吸纳,另有重奖”,吸引了众多的善酒者和酿酒行家参与监督和品评。此后几年间,李家烧锅做为奖赏的酒几乎占去了产量的一半儿。
当然,也不乏有人利用另外一种形式为李家及泥窖酒做着广告。附近村屯有一个浑名“二赖”的中年人,因常年腹泻,又多了一个外号“痨病鬼儿”,他看到李家烧锅的告示后,以为治病养老的地方找着了。头天晚上在李家饭馆儿“蹭”了点酒之后,第二天早晨便在李家烧锅的大门前耍开了“尿泥”,一连耍了三四天,今天“头疼”了,明天“恶心”了,后天又“卡倒了”。李世英以诚相待,百般劝导无效后将“二赖”接到家里好酒好菜地调养。不到三个月,“二赖”膘肥体壮,满面红光,出落得连街坊都认不出来了。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二赖”的日子不好过呀,几乎天天在乡亲们的“唾沫星子”里挣扎。“二赖”也逐渐的意识到那个事做的丢人现眼,有失德行。便趁着李家烧锅大门外人多的时候,身背几棵“秫秸”,公开向李世英“负荆请罪”。从此,“二赖”改“赖”归正,以(用“红脸高粱王”秸秆)织蓆为生,并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盟,掀起“织蓆潮”,有尊严地活到了八旬有余。
随着“挑刺儿”者越来越少,李家烧锅的奖励力度却越来越大,酒的质量和烧锅的信誉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信赖,同时还吸引来大批贤才加盟,像李家烧锅的“核心管理层”,就有关东人、山东人、蒙古人,甚至还有“二毛子”,酒业俊彦济济一堂,使酿酒人的眼界、格局与酒的品质不断提升。
李家烧锅还有个很特别的举措,就是在苏家窝棚的西门外建设驿馆,李世英差专人每天在进入屯子的街口“劫道”——每遇外乡来客或过往客人,主动与之攀谈,只要发现对方善酒、懂酒,便千方百计将客人留住,饮酒、论酒;遇到知音,以酒相谢,客人能带多少便送多少。就这样,李家泥窖酒带着主人的深情厚谊,乘骑着客人的车马,走向关东的四面八方。
第六怪,宁可烧锅停摆,也要行善救灾。李世英认为,感恩乡邻就是顺行天意,周济百姓便为尽善尽孝;善是气场源,孝乃平安符。所以,只要是哪家办红白喜事,哪个人有个大病小灾儿,李世英一定亲自或差人前往祝贺、问候、探视或帮衬。光绪三十二年(年)春天,“于家烧锅”东头失火,七个“马架子”一夜之间全部被烧得塌了架,李世英几乎捐出了自己的半拉家当。光绪三十四年(年)关东遭遇旱灾,大多数人家年景不到五成。双城堡中屯、左屯唯有李家烧锅的“红脸高粱王”获得丰收。李世英毫不犹豫地将高粱全部捐送给乡亲们,致使自家烧锅转年没有出酒。民国元年(年)深秋,三伙土匪火并,男女老少二百余人挤在李家烧锅这个“安全岛”上避难,几乎把高粱种子都要吃光了,李家没有一句怨言。乡亲们说,老李家人人善酒爱酒,视酒如命,但为了给老百姓救灾解难连“命”都不顾了,功德无量呀!
李世英没有看不起的人,更没有对不起的人,是当地百姓公认的君子和善人。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李世英许多神勇的故事。有一年,纳邻河(拉林河)发生特大洪水,人们在大雨中跟随着李世英走出了险境;还有一年,土匪追杀百姓,乡亲们逃向帽儿山,跑了几天几夜,有的人跑着跑着就睡着了,眼看着有个年轻人跌向山涧,在那千钧一发时刻,李世英一把抓住年轻人的脚脖子,将其拎回崖边。老辈说,经常看见李世英与一个白胡子老头在一起商酌人情事故。每当人们问及此事,李世英总是笑而不答。让人最为感动的是乡邻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李世英用神赐的第一杯酒铭谢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见,李世英已经成为关东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们对李世英的仰慕和爱戴已经超越了酒道的内涵与外延。当时,双城堡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小儿歌谣:
中东南,左西南;
双城堡,有大贤;
泉快乐,快乐泉;
平安液,液平安;
宽天下,天下宽;
年太平,太平年。
然而,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长夜难明赤县天”,西方列强张牙舞爪,晚清政府摇摇欲坠,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那个灾难深重、命运多舛的岁月里,平安成为人们心中首要甚至是唯一渴望。特别是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没有娱乐,少有交流,只有“姑姆俩”手上烟袋锅里若隐若现的光亮同炕桌上豆油灯忽明忽暗的火苗,进行着无言的对话。一撮撮农家茅屋充斥着恐惧、忧伤、愤懑与茫然……每当这个时候,老婆孩子十分盼望当家的说:“整点儿”,因为这句话是“要喝酒”的指令。很多时候,“整点儿”这三个字还没有说完,孩子们便雀跃起来,老婆麻溜儿的起身将家中的镇宅之宝,一把温酒的锡壶或瓷壶请了出来。一杯杯李家泥窖老酒,开启了男人内心深处的闸门……看到老爷们儿些许舒展的眉头,听着父亲关于家国曾经辉煌的故事,女人和孩子们的脸上带着微笑进入了梦乡……难得的祥和与幸福将这一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宣统二年(年)的二月初二,是李世英的73岁生日,双城府的官员、著名乡绅以及关内外一百多家烧锅或酒坊的掌柜的们欢聚一堂。席间,双城府知府金永在敬酒时动情地说,李世英将关东四季融入酒道,用天然之冰(零下35度)火(零上35度)抑扬灵秀,锻造神奇。李家泥窖酒浓沉一体,厚重馥郁,以酒香化奇骏——云为形,风为翼,德为魂,矩为缰……千里穹碧,万马奔腾,垂露关东祛瘟消障,驱邪降福;护佑百姓天添康泰,液业平安!随后,金永现场挥笔为李家泥窖酒题名——“平安液”。
(题字:苑建国大校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书法专业秘书长、评委)
聚四时祥瑞,集百家首善,李家泥窖酒“占荒原”。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李家烧锅凝聚寒地黑土灵气,采撷娑婆十方精华,无论是在资源设备、工艺规程,还是在酒品酒相、文化积淀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与荒原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谱写出一曲曲悲壮、雄浑的弦歌。
秘方精熟。李家酿酒秘方,从先祖李殿君在山东老家学徒时便开始形成,历代传承人都把继承、完善、研创、保护秘方作为第一要务,用毕生精力打造、守护奇方。
严谨试方。试方是一个长期、反复探索与验证的过程,严谨周延是它的基本要求。李殿君及历代传承人均亲自主持试方,最核心的工艺操作、数据统计和结论确定更是亲力亲为。第三代酿酒传承人李永盛的大哥李永平就是在蹲守记录实验数据的过程中,由于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猝死在酒锅旁。
严格执方。李家烧锅只有传承人具有执方权。在启用祖传秘方或使用自己研创的秘方前,传承人要斋戒三日,第四日清晨沐浴更衣,焚香谢师(仙谕)谢祖,然后将秘方按照工序要求化整为零进行再次或多次分配,并要求全部人等,各道工序精准操作,一丝不苟。核心工艺由传承人亲自“操刀”。最后,传承人把所有操作记录整理珍存。
精心养方。首先是数据养方,即多次执方的数据和态势、实际结果数据与预测结果数据要稳定和一致;再就是实物养方,主要是窖泥扶壮和各种酒曲的温度管控,保证和保持菌群的活跃度;然后是“全标”养方,即酿酒的全部条件都要达标,缺一或弱一不可。比如,民国八年(年),关东出现风灾,高粱果实欠饱满,致使李家烧锅次年歇业。
精准导方。李氏家族的男丁大多都有到关内外各大烧锅、酒坊做工的经历。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将所见、所闻、所思和所疑进行交流和研讨,特别是对带回来的各种酒样进行品鉴、品评,然后进行“反弹琵琶”式逆向推理,推导出工艺精髓及或缺之所在,借鉴所长,规避所短,不断增加李氏酿酒秘方的较比对照,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
以命护方。传承人是李氏家族接方、用方、定方、守方、护方的第一责任人。李氏家族认为酿造好酒是上天的旨意,是祖上的恩弘。李家历次秘方交接都要在供奉仙谕及列祖列宗的宗祠里举行专门仪式,新的传承人要手捧秘方向仙谕、向列祖列宗进行宣誓。李氏家族,特别是各位传承人竭力护方,终生守方,催发了许多传奇故事——山东李氏家族后人来关东骗过方;纳邻河的土匪来抢过方;李永盛被“碰瓷”“讹”过方;日本人来“买”过方;国民党特务来偷过方;李成信幼年曾走失,李家被所谓的“绑架者”乘机“诈”过方;民国二十一年(年),哈尔滨地区暴发的特大洪水“淹”过方;“文革”中,“红卫兵小将”多次来“搜”过方……世传秘方经过种种磨难才得以保全、传承下来。
光绪二十八年(年),李家老祖将秘方交给第二代传承人李世英时是一套秘方;民国元年(年),李世英传给第三代传承人李永盛时是两套秘方;民国二十六年(年),李永盛传给第四代传承人李昌海时已经是三套秘方了。每套秘方从窖泥培养、老窖养护、用料制曲、规程工序,到操作要领、分质分存、品鉴评价,具体明确,环环相扣,自成体系,并且越来越完善成熟。
《酒伦》咸集。李家泥窖酒创始人及历代传承人在酒文化的研究、借鉴、积淀和传承上建树颇丰,李家的酒文化与李家泥窖酒相伴而生,相拥而壮。先祖李殿君编撰了《酒论》。第二代传承人李世英提出《九记》。第三代传承人李永盛的《酒规》《酒训》《酒令》和《酒礼》手抄本在当地特别流行,受到关东人的普遍认可和推崇。比如,《酒规》中提出的酒技“五艺”为“听实,看清,嗅细,品精,摸准”;《酒训》中提出的“品酒之忌”为“忌劳乏,忌囊香,忌烟尘,忌食腻,忌餐后,忌嘈杂,忌意乱,忌弱暗”;《酒礼》中提出的醉酒“上限”为“醺酣则止——(话)多而不乱,(身)晃而不倒,(胃)呕而不吐,(物)忘而不丢。”等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第四代传承人李昌海创立了《酒伦》的理论与思想,著作分为四篇,第一篇《汉人酒伦》,第二篇《满人酒伦》,第三篇《蒙人酒伦》,第四篇《酒伦至上》。《酒伦》的核心思想是酒德人品,民族精神,深邃豪迈,发人深省。民国二十七年(年),李昌海还在《中国实业》杂志社组织召开的“白酒百家大会”上宣读了专论《醉其酒而观其性——姜子牙用人“九法”与诸葛亮观人“七法”之比较》,在业内引起轰动。
百利大成。李家烧锅最早的高粱种植基地就是“红脸高粱王”的“大本营”,此时期已开发出近百垧,每年种植高粱二十垧,五年完成一次轮作巡回;这确实是一块天赐宝地,它处在水系的岗坡之上,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完全成熟,土质肥沃,松软,旱涝保收。自繁自育的“红脸高粱王”根系发达,抗病早熟,籽粒饱满,营养丰富,特别是它的生香物质含量颇高。平原上的泉水特别珍稀,更让人欣喜的是“龙眼”依然清澈,甘甜,水量充沛,应了那句“好酒必有佳泉”。关东四季分明,尤其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高粱的营养积累和输送,天然冷冻助推白酒的酿制、除浊、催熟和后熟。从山东带来的老窖泥经过几十年的养护和培育生机勃发。在这个历史时期,李家烧锅的酿酒设备和工艺已经达到当地最完备、最先进的水平。
由于主客观条件较为完美的结合,特别是第三代传承人李永盛及第四代传承人李昌海提出“阴阳化育”理念,继续用“冰天雪地”“烈日酷暑”打造神话,推动李家泥窖酒的品质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焦”“糊”醇郁,“三香”兼具。此时期李家泥窖酒“三香(糊香、浓香和沉香)”之中属“糊香”最为适口和迷人,被关东人奉为“三和(hú)”之香,其一“糊香(亦称焦香)”,焦糊适度,生香致极;其二,“狐香”,奇香妩媚,勾魂摄魄;其三,“胡香”,狂野奔放,不可抗拒。
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人们以对李家泥窖酒的不同理解,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给予李家泥窖酒再次或多次命名。比如双城堡街里人把李家泥窖酒称呼为“三香李”“御三香”“恒清花园”“日子红了”;营子里的人把李家泥窖酒称呼为“关东四季”“关东阿玛”“关东贝勒”“关东格格”;牡丹江一带的在民人把李家泥窖酒称呼为“老连桥儿”“一把连儿”“老姑姆俩儿”“老亲家”;吉林榆树一带人把李家泥窖酒称呼为“红脸汉子”“抬头日子”“有尿小子”“着紧蹦子”。
人称“掁贝子”的晚清庆亲王载掁于光绪三十三年(年)奉旨来东北三省办案,在此期间两次来到李家烧锅商酌王府用酒。从此,载掁在北京庆王府和天津庆王府只喝两种酒,一种是自酿的“香白酒”,一种是从双城堡运来的李家泥窖酒“平安液”和“占荒源”。
民国十年(年),作为黑龙江省省长的吴俊升对李家泥窖酒爱不释口,提议酒名为“斩荒原”;民国二十年(年),时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的马占山来到李家烧锅,酒至半酣后对李永盛说:“我的名字叫‘占山’,你的酒干脆就叫‘占平原’吧!”民国二十六年(年),东北抗联第十军副军长张忠喜委托双城堡籍战士为李家烧锅送来一块木匾,上面用烙铁“火书”三个大字:“战荒原”。李永盛思量再三,最后在三位将军的题名中各取两字,把此时期的老泥窖酒定名为“占荒原”。
在这个历史时期,李家泥窖系列酒“关东潮”“平安液”“占荒原”同时生产,这三个品牌酒既一脉相承,又各领千秋,“哥(姐)儿三个”手拉手一亮相,便在关东引起轰动效应,再次掀起“关东潮”。双城堡著名乡绅华宇楼分别送给这三种品牌酒三个不同的绰号:“关东潮”为“瑞白泽”,“平安液”为“玉麒麟”,“占荒原”为“火凤凰”。李永盛还顺应大众呼声,把三种系列酒组装成各式各样的礼包,诸如“三杰”“三友”“三宝”“三侠”“三君子”“三姐妹”“三剑客”“三结义”,等等,受到关东父老的青睐与珍爱。
扶危济困。李家烧锅从开业的第一天起,就与乡亲们手拉着手,心贴着心,用真诚与赤胆同关东父老打通血脉,特别是在生死攸关的天灾人祸面前,李家泥窖酒飞身跃出杯樽,冲向牛鬼蛇神,斩杀魑魅魍魉,成为荒原卫士。民国七年(年),世界性大流感波及哈尔滨地区,近半数百姓被感染,李家烧锅向附近村屯免费发放白酒,人们用李家泥窖酒进行室内外消毒和做预防性饮用,使得这些村屯无一人因流感死亡。从此,李家泥窖酒成为老百姓医治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腰酸腿痛、风湿肿胀、跌打损伤、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烦燥忧虑、脾胃不合、胸闷咳喘的首选“中药”。此外,李家泥窖酒还是人们野外作业、御寒取暖、防蚊驱虫、敬神祭袓,特别是大事小情诸如婚嫁、祝寿、生丧、还愿、乔迁、接风、饯行等等的必备用品。
在抗日战争中,很多抗联战士用李家泥窖酒疗过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首长特批允许李家酿酒第五代传承人,志愿军某部担架组组长李成信随身携带一壶“关东潮”老酒,以备急需。年冬天,李成信和二十几名担架队员连同十几名伤员一起被敌人堵在了一个山洞里。一天一宿的时间过去了,卫生员的疗伤药已经用完,伤员有的开始发烧,有的伤口疼痛难忍。李成信及时把“关东潮”酒拿出来给伤员们消毒和止痛。几个时辰后,伤员们烧全退了,伤口的疼痛减轻了,也不流血了,重新拿起了武器与赶来营救的志愿军战士一起将敌人击退。
匡扶正义。李氏家族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十分崇尚民族尊严和气节。民国九年(年),纳邻河土匪将李家烧锅的全部酿酒工具掳走,硬逼着李永盛给他们酿酒,李永盛誓死不从。土匪又把李永盛劫走,把他装进木笼子放到河水里泡了半个多月,后来被一个名叫“李子”的姑娘(土匪头子的老姑娘)搭救逃出匪窟。十几天后,遍体鳞伤的李永盛爬回了李家烧锅。
民国二十年(年),李永盛提议增加一条祖训,即“李家泥窖酒三‘不予’:‘日本人、汉奸和土匪’”。民国二十一年(年),李家烧锅为在双城堡火车站阻击日军的“赵团”送去慰劳白酒20桶,在运酒的马车上插着一杆红旗,上面用“刀”和“枪”组成三个银色大字“斩黄原”。民国二十六年(年),日本人找到李永盛,“商量高价收买李氏酿酒秘方”,李永盛绝然不卖;日本人又提出“合作酿酒”,李永盛一怒之下把酒坊一把火烧了。日本人气急败坏,抓走了李永盛和他的儿子李昌平。几天后,李永盛乘机逃回了双城堡,而李昌平再也没有人见到过。
后来,李永盛发现这件事最初是汉奸“脓包”使的坏。“脓包”先将日本人鼓捣成为“占荒原”的“酒仙儿”,再撺掇日本人“买方”“合作”,逼迫李永盛把酒坊烧了,然后他把自己家酒坊生产的劣质“小烧儿”取名“盖荒原”,并挨家挨户地摊派,强买强卖,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这样,李永盛又放了一把火将“脓包”的酒坊和酒库全烧了,之后加入了抗联。
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至年),“四野”在双城驻扎,“占荒原”酒成为“四野”举行双城籍新战士入伍壮行仪式和誓师大会的指定用酒之一。
风雨飘摇。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细胞,李家烧锅的命运同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晚清的天灾人祸,导致李殿君一家“闯关东”来到东北。“自辟酒途”开烧锅是李氏家族的梦想,但是,李家当时还不具备起码的条件,再加上山东人的豪气和仗义,李殿君为“源长永”“捞忙”二十六年,实际上是靠老伴的“煎饼卷大葱”和三个儿子打零工维系着生计,并建起李家烧锅。
李家烧锅创立之后的几十年间,除饱尝土匪、地痞、兵痞欺凌之外,还遭遇到风、水、虫三次天灾,几乎“灭顶”。“九一八”以后,日本人逼迫李永盛造“御酒”,导致烧锅“自焚”;库存的酒,除部分被深埋外全部“投河自尽”,李氏家族的酿酒事业降到了谷底。民国三十四年(年)“光复”后,李家烧锅重新开业,但是烧锅很小,出酒量也特别地少。李氏家族世代只是钟情酿酒,无意于富贵荣华,且乐善好施,解放时仅仅剩下几近“散了架子”的泥草房数间,年,被划定为“贫农”成分。
解放后,“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李家烧锅今天开,明天黄,后天再开,串着“雨空”走。年,李家泥窖酒第五代传承人李成信被生产队聘为“酒匠”,烧制玉米酒、甜菜酒和高粱秙秆酒。至年,全家人几乎只靠野菜、草根和树皮度日,将仅有的一点点粮食全部用于“窖泥”的养护。年,李成信偷偷地在家里以“地道战”的方式建造了一个微型烧锅。年,李家烧锅被“造反派”列入“四旧”黑名单。“红卫兵”小将“明察秋毫”,只是“三拳两脚”,便把烧锅给整治没了。无奈之下,李成信把秘方、“窖泥”及若干坛各个时期的老酒转移到父亲李昌海的“磕头弟兄”苏胜德家的防空洞里再次掩埋,将烧锅酿酒工具解体分散至各个“堡垒户”家中藏匿。
当然,政治运动也有它的“正能量”——给李昌海、李成信比较充分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酒道酒伦教育,并提供反面教材。
在风雨飘摇中,李氏家族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编织延续了一百多年的酿酒梦。
李家烧锅就像关东的车轱辘菜,碾不死,压不烂,一茬比一茬坚强,执着。
第四代传承人李昌海,第五代传承人李成信,第六代传承人李柱山以及李氏家族全体成员仰望星空,以待天时……
(题字:杨国灿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国民族画院华夏凤凰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恪遵祖训,坚守古法(亦注册“传世三香”),还原并实现李家泥窖酒一百年前已有且应有的味道。
李柱山作为李家泥窖酒第六代传承人,十分崇尚人品酒德,他因酒而生,为酒而活,用毕生精力还原、捍卫李家泥窖酒一百年前的味道。李柱山将百年古法与现代科技结合,把祖辈的梦想与追求变为现实,完成了李家泥窖酒的升级换代,并向世人宣示——“喝好酒”,“酒好喝”,“酒喝好”,“喝酒好”才是酒道真谛。
李家泥窖酒第六代传人李柱山
李柱山的名字是爷爷给起的。民国二十六年(年),李永盛“火了两把”,成为日伪通缉的“重犯”,从此拿起猎枪,跟着“抗联”走上了行伍道路。当年,第四代传承人李昌海冒着千难万险来到崂山,答谢真人点化,请求再度指点迷津。年愈百岁的老道长先是谢绝了捐赠,随后送给李昌海六句箴言:“紫微避沧海,一夜大衍蜷;开阳善冰火,敬香礼助三;酒旗宽天下,十界渡华年。”李昌海精心研读道士箴言,有了一些初步感悟,道士是在点化自己马上恢复酿酒不占天时;李氏家族酿酒事业将有更辉煌的时日;要继续淬炼“冰”“火”独门绝技;“三香”酒将成为辉煌时期的核心品牌。然而,李昌海总是觉得自己的理解还不全不透,只是略知一二而已,道士的箴言一定还隐含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点拨。
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即“龙抬头”之日,李昌海的孙子呱呱坠地,带来滿室酒香,李昌海顿开茅塞,又理解了箴言中的一个含义——“礼助三”来了!为了回避与仙人的点化同音同字,给孙子取名“李柱山”。说来也怪呀,李柱山生来与酒至亲至近,白天离开酒便又哭又闹,晚上闻着酒睡得安安稳稳。百日后,李昌海给他往嘴里“抹”了点酒,这下坏了,只见李柱山即刻面红耳赤,呼吸急促,整个人都随着心脏在搏动——这家伙好酒不禁酒。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呀?李昌海连夜起身再次赶到崂山,向道士(老道长之徒)请教。道士笑答:“李家世代豪饮,当有一位时时至清至醒的酒师呀;酒有三香‘溢(开坛溢香)’‘喷(入口喷香)’‘留(饮后留香)’,他用前‘两香’即能判酒,而唯独把‘留’给了世人,大善也!”
李柱山时时刻刻离不开酒,却从来不饮酒。幼年和童年时期,他生活在爷爷关于酒的童话和酒的故事中。从七八岁上小学到十七八岁高中毕业,他书包里的课外书最多。当然除了祖辈传下来的与酿酒和论酒有关的手抄本,就是不知道从哪掏弄来的什么《酿酒大全》《话说白酒》等小册子。高中毕业后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他被发生在眼前的一件事情震撼了。当时社会上白酒奇缺,在卫生室工作的两个小伙子,把医用酒精兑上水当酒喝,结果险丢性命。促使李柱山暗下决心投身酿酒事业,用真情酿好酒。年,李柱山被“保送”上了大学,到呼兰师专学习中文专业。年毕业的时候他同时拿到了三个毕业证。除中文专业毕业证外,一个是“东北农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函授)毕业证,另一个是“黑龙江商学院”酿酒工程专业(函授)毕业证。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双城县工商银行工作,工资较高,其它待遇也很优厚,但李柱山冲破了世俗的偏见和一些亲友的阻拦,毅然决然“停薪留职”,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李家烧锅的原址创建了“黑龙江省双城关东酒业有限公司”。
李家烧锅“活了”。年,李柱山成为国内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的老板。为了筹措资金,李柱山的女朋友把娘家准备陪送的“三金”卖了;李昌海把自己预备打寿材的两米红松转手他人;李成信把仅有的两间老房子“押”了出去,李氏家族二十几个成年人还把各自的体己钱全部拿了出来。
年夏天,李柱山在李家烧锅原址建起三间泥草房、三口酒窖,用乡亲们分散藏匿的部件组装成“酒锅”“锡锅”各一个,并开始制曲。农历八月初一那天,李氏家族全体成员一百多人举行了拜叩“龙眼”仪式。仪式由87岁高龄的李昌海亲自主持。第一项内容是家族全体成员再过一遍“鹊桥”。第二项内容是“请‘龙眼’”。由李昌海、李成信、李柱山三代传承人共同将“龙眼”之上的掩饰物挪开。第三项内容是行拜叩礼。首先请出老道长的两道“仙谕”及李氏宗谱图表,悬挂于牌楼之上。接着摆上供品,点焚高香,行拜叩礼。一拜叩“龙眼”,向“龙眼”三拜三叩;二拜叩“仙谕”,向“仙谕”三拜三叩;三拜叩列祖列宗,向宗谱图表三拜三叩;四拜叩四方,向北东南西每一方三拜三叩。
第二天,也就是农历八月初二,李家全体成年男士30余人,赶着当时李家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辆两匹马(虽然有七条半腿)的胶皮车(尽管是一大一小两个“鸳鸯”轱辘),到城里苏胜德家接“窖泥”。仪式仍由李昌海主持,当第一捧“窖泥”重见天日的时候,李昌海老泪纵横,手上的“窖泥”也抖动着躯体,扑向主人的怀抱。老人的泪与窖泥的泪相亲相融,一阵阵酒香在空气中弥漫、荡漾……
年农历八月十五,“黑龙江省双城关东酒业有限公司”,这个甚至比年还要简陋的烧锅侧侧棱棱地开业了。自然,没有鞭炮声,更没有掌声,倒引发了乡邻们的种种议论声。有人说“偏”,也有人说“小”,还有人说“土”,最好听的一句话是寿高岁的苏老太爷子说的:“李家烧锅‘活了’!”
重走“长征”路。关东酒业的烟囱冒烟了,烧锅淌酒了,接下来是不是就该做广告,卖酒了?不!不是。李柱山首先想到的不是挣钱或是尽快收回成本,而是“验方”,而这一“验”就是十年。
老祖宗传下来的秘方有三套,但是,时隔一百多年,最近的也过了半个多世纪,而且秘方越早信息量越少,这些秘方的记载是否全面详实,数据是否准确稳定;当下与当年的酿酒条件是否存在一定差别;“红脸高粱王”经过七十多年的自育自繁是否出现了退行性改变或改变程度如何;一百多岁的老窖泥将对酒的质量和性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用现行的标准和现代化的仪器验方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等等,需要进行严谨的反复的实验和检测。
自然,验方的过程是复杂艰难的。李柱山以满足“四‘点’准证”的要求为前提,开始实施验方。四“点”即秘方中“点”到;两位老爷子“点”头;公司聘请的顾问(来自北京、四川、贵州等地)“点”赞;避开各大酿酒名家“点”忌。为了检验秘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要经过两个轮回的验证,而酿酒的一个轮回起码需要五年时间,两个轮回便是十年。
十年间,李柱山恪守袓训古法,一丝不苟执行秘方。同时,与时间赛跑,除了他的爷爷、父亲以及苏胜德外,还求到了五位“真人”:五常的三位近百岁的“格格”;吉林榆树的一位九旬有余的“贝勒爷”(还携带一坛“占荒原”);还有一位记不得自己年龄,已病入膏肓,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间进入敬老院的一位牡丹江的老人(他看见李柱山的酒坛时便双目放光,打开酒坛,深吸了一口气,立马叫出两个名子——“一把连儿”“占荒原”!)。李柱山按照先辈留下来的“藏酒图”和爷爷的指点,将深埋多地的部分老酒(“占荒原”8坛,“平安液”5坛,“关东潮”1坛)请回家,同时用金价回收老酒(“平安液”3坛,“占荒原”10坛)若干坛。为了实现最权威的验证,李柱山重金建设了实验室。
通过十年验方,特别是通过八位“真人”的“亲口”印证,国内专家的新酒与老酒对比认证,用现代化标准与手段的检测验证,“关东潮”“平安液”“占荒原”重生了!
年农历八月十五,关东酒业举行“建厂十周年”庆祝酒会及纪念酒“封坛典礼”,来自四川、北京、贵州、山西等全国各地的酒业精英、专家一致认可李柱山的认证办法、认证过程和认证结果,认为“关东潮”憨郁甘洌,“平安液”沉香厚重馥郁,“占荒原”三香兼具——李柱山还原了李家泥窖系列酒五十至一百年前的味道。
为信仰守道。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白酒文化占有重要的席位。李柱山立誓从自身做起,捍卫信仰,严守酒道,为白酒的品质、声誉呐喊做歌。
用数字把关。李柱山高度重视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尤其是原料与产品的数字检验和把关。除传承人的私密空间外,白酒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视频监控;用重金打造现代化实验室,同科研院所与高校有关专业、地方质检部门合作建立“三级联动”质量检测保障体系;建设现代化灌装、包装生产线,实现了古老作坊与现代化生产的互补与契合。同时,注重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的职业操守培养和技术技能(升级)培训。“人防”“技防”互补,为李家泥窖酒的品质提供有力、有效的保障。
为白酒作歌。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百酒不如白酒”。古今中外,白酒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成就了几多旷世豪杰!但是,当下种种令人担忧的,甚至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让李柱山及诚心诚意酿造白酒的老板们感到委屈和痛苦,那就是社会上对白酒有着各种非议,尤其是个别人指“李鬼”骂“李逵”,让白酒百般受辱;另外“懂酒”“善酒”的人数和人群在减少,白酒的品评标准的主流意识受到冲击,甚至存在着“断代”的危险。
作为一个私营企业的业主,李柱山每年都利用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有关白酒的生产、经营、品鉴以及研讨、交流、评奖等方面的会议或其它活动。由于出身世家,有着较深的文化造诣和丰富的酿酒经验,特别是李家泥窖系列酒的“铁粉”“钢粉”越来越多,李柱山在国内白酒界享有较高的威望。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提倡用德行和良心酿酒,维护和捍卫白酒的尊严。同时,为还白酒之清白呐喊,向全体公民推介“喝好酒”“酒好喝”“酒喝好”“喝酒好”,形成“好酒”的社会主流意识和认识,让越来越多的人读懂酒体生命;提倡文明饮酒和健康用酒,端正“酒风”,挖掘酒的潜力,充分发挥白酒的正能量;主张“白酒并不是纯粹的消费品,白酒的文化属性需要更深的挖掘”,要让白酒成为一种由心而发的美好信仰,用酒文化为人类的身心健康指数和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的实际效能和效果来为白酒作证、续歌。
凭底气说话。李柱山酿酒不求产量,只要质量。成品酒进入市场前,需过“三道”关和“九道”卡。第一道关是“用料”关,含“三卡”:绿色卡,优选卡,存贮卡。第二道关是“出酒”关,含“三卡”:亲鉴卡,(公司与有关部门)联检卡,团品(顾问团鉴定)卡。第三道关是“缔合”关,含“三卡”:“封坛”卡,(环境)把控卡,品相(与预测结果一致)卡。每一道关卡稍有差池、瑕疵,即刻启动预案,采取果断措施,对原料、半成品、甚至成品进行返工、调换直至销毁。在此基础上实行“产品可追溯”管理,即原料(基地以外)曲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走向可追溯;每一罐、每一甑、每一瓶酒皆可追溯;生产时间追溯到分,工序转接追溯到视频,操作责任追溯到人。
李柱山的酒在市面上很难见到,原因除产量有限外主要是对酒的尊重和爱怜。他对用酒者的选择像择婿一样的审慎,很是苛刻,对不懂酒者他不愿意与其合作;对于把他的酒做为“酒基”使用者,他不轻容易合作;对于倒卖者他干脆拒之门外。所以,关东酒业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做订制酒,像机关事业单位餐厅、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餐饮企业招待用酒等等,还有就是为各界成功人士尤其是各大企业老板制作主题酒和收藏酒。李柱山的酒库里酒瓮、酒罐栉比鳞次,除封坛酒外,绝大多数都是寄贮在这里的珍藏酒,这样他又多了一个称谓——“酒库保管员”。
对于李柱山的酒,社会上普遍认可,或者说越来越认可,但是也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传言或议论,有人说,李柱山的酒都是“小烧儿”;还有人说,李柱山使用的是上世纪七十代当地一种名酒的秘方;也有人说,李柱山的酒是在南方酿造的,北方的环境生产不出来这样的酒。时间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些传言或议论在长期合作的、越来越多的中高端用户及越来越大的订单中,在国家顶级酿酒品酒大师的高度评价中不攻自破了。当然,这么好的酒究竟是怎么酿造出来的,有些人仍然觉着是一个难解之迷。
关东酒业除“四大品牌”系列酒之外,还生产了“汇乡实”“恒星花园”“食耕老酒”“黑野”等浓香型高品质白酒,同样受到关东父老的喜爱与青睐。
年10月的一天早晨,李柱山的一个在关东酒业担任部门经理的表弟神秘兮兮地对李柱山说:“时候到了!”见李柱山不解其意,表弟趴在他的耳边说:“市场这么好,应该在酒上做点手脚了。”闻听此言,李柱山勃然大怒,挥起拳头向表弟砸去,但拳头还没有碰到对方便戛然而止了。他收回拳头连打自己三拳,然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时候到了!你被撤职了!”
《久致》铸酒魂。通过表弟这番话,暴露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李柱山意识到每一个员工的素质都与酒的质量和公司信誉息息相关,对员工进行职业操守培养,传承、打造、践行和弘扬企业文化,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李柱山首先请出“老祖宗”的《九记》。将《九记》人手一册分发给员工,组织员工每天早上集中学习半个小时。头一年,由他本人每月做一次辅导。第二年起,每周轮换一人谈“学用”心得。开始只谈一个题目(“一记”),后来有人把九个题目都能够串连、综合起来,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社会现象谈人生,论事业,讲形象。在学《九记》的过程中,员工们被李氏家族的世代贤良所感染和激励,特别是在李柱山这个“活标杆”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李柱山与职工签定了《德行操守协议》,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职业道德过关,能力技术过硬,工龄超过十年,按比例享有公司股份”。
在《九记》教育的基础上,李柱山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举措,开展“集体创作践行《久致》”活动。员工递交作品余篇,公司邀请专家评选出优秀作品5篇,在此基础上形成现在的《久致》。
《久致》目录
第一篇,方致秘,口传心授,世系独拥;
第二篇,料致精,陈曲红粮,自育亲耕;
第三篇,艺致善,古制训酿,百法集成;
第四篇,泥致活,菌群曼衍,历劫得承;
第五篇,储致醇,陶瓮护载,自然相生;
第六篇,味致馥,三香一窖,创标开宗;
第七篇,品致尚,绿色养生,以质见功;
第八篇,装致简,朴拙素表,藏珍敛荣;
第九篇,业致信,世继泽道,众口铸铭。
每天清晨,职工们自觉的在一起集体咏唱《久致》已成为固定“早餐”。久而久之,每一位职工都能够结合各自工作岗位的实际,对《久致》有着一定的开悟和理解。这期间,职工们依据各自的文字能力和不同的感受体会,创作出一大批文学作品,像《关东酒业赋》《李氏三香赋》《九致铭》《酒志》《关东酒歌》等等。特别是一些文学功底虽然不是太深,但创作出的一些真情流露的“大实话”令人动容。有一篇《唱久致》写到:
“方致秘”,秘与不秘,不是儿戏;公司守纪,国家执律;为了家国,咱才保密。
“料致精”,精与不精,还在执行;心乱手抖,精成虚名;行知合一,功垂名成。
“艺致善”,善与不善,方寸之间;勤学苦练,技艺高端;头上三尺,定有神仙。
“泥致活”,活与不活,百年蹉跎;陈曲载道,窖泥宏德;李家泥窖,阿弥陀佛。
“储致醇”,醇与不醇,酒道人伦;“陶翁”护法,喘气都匀;酒在瓮中,长大“成人”。
“味致馥”,馥与不馥,顶梁之柱;杯中铜腐,人嗅人吐;国色天香,趋之若鹜。
“品致尚”,尚与不尚,至高无上;关乎生命,连着健康;杯中良莠,天大文章。
“装致简”,简与不简,是在说脸;胭脂涂脸,掩饰斑点;略施粉黛,美若天仙。
“业致信”,信与不信,只字千斤;百年诚信,荫及子孙;酒德人品,折服世人。
这样的企业,这样的老板,这样的员工,这样的“君子”群体,做任何事情的状态和效果都是可想而知的。员工们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累并快乐着”;大家自觉主动,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员工们一心一意施德行,做好人,酿好酒,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用真情和实意践行和诠释《久致》。关东酒业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有这样的团队,酒品的出众用李世英的话说“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让绿色添香。关东酒业一贯崇尚绿色天然,追求零污染种植,零添加酿造,零人工干预。李柱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培育新的高粱品种,起初用“红脸高粱王”与绥杂1号杂交,培育成功绥杂(黏红)1号,年培育成功绥杂(黏红)7号(高粱皮单宁含量占1.9%,支链淀粉含量达到88%);关东酒业的高粱种植基地,全部为世界上稀有的厚层黑土,已经扩大到亩(其中亩作为防护或轮作隔离带);李柱山带领家人“自育亲耕”,拒绝和远离农药与化肥,确保高粱品种和生产过程的绿色有机;由于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龙眼”由地上泉变成地下泉,但泉水依然清澈、甘甜、充沛;老窖泥在李柱山的经心保养和培育下聚合百年陈香,焕发出勃勃生机,且繁殖速度较快,窖池从建厂初期的3口,增加到年的96口。
李柱山沿承祖训古法,在契合祖上三代秘方之精髓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三高(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一低(低温入窖)两长(长期发酵,长期存储)”等白酒酿造操略。以浓香为根,以沉香为脉,以酱香为魂,以“冰”“火”为功,辩证施道,精心淬炼李家泥窖酒古朴、清纯、典雅、高贵的“三香”品质——酱香柔顺糊郁,浓香绵甘醇和,沉香幽雅厚重,开创了李家泥窖酒新纪元。细细品之,“三香”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尤其是“酱香”之中还兼俱“焦”“糊”,其中“焦香馥郁”“糊香浓洌”“酱香厚重”,入口过舌,在不同的区域感受不同的醇香,令人神摇魂荡,欲罢不能。
其实,新酒的“三香”品质在“平安液”的秘方中曾经点到,在“占荒原”的秘方中便有了较为详尽工艺和预测性描述,只不过是囿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局限和天灾人祸的阻断,致使探索搁浅,从这个维度说,是李柱山把前辈们的设想和梦想变为了现实。
年,由于国家商标注册有关条文限制,关东酒业将“平安液”注册为“平安夜”。年,李柱山依据祖上沉香淬取、浓香提炼及新酒之酱香聚合等特性,将“三香”品质酒取名为“日子红了”。年,李柱山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同几十年乃至一百年前的列祖列宗进行对话,对祖上三套秘方的酒体密码进行破译,形成了四套体系完整的数字化李氏酿酒秘方。
年2月27日,“中国酒圣”“酒界泰斗”“国际酿酒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赖高淮先生视察了关东酒业,对李家泥窖系列酒给予高度评价,并为关东酒业题词:“关东酒业,东北粮食酒的代表”。
年8月10日,“中国酒圣”“酒业泰斗”“全国一至五届名酒评比评委,四至五届名酒评比专家组成员”高月明先生视察了关东酒业。在考察了高粱种植基地和酒业总部后,特别是在品尝李家泥窖系列酒的过程中,连连称赞,尤其对李家泥窖酒的“三香”品质十分认可,高老说:“我是闻着李家泥窖的酒香来到关东酒业的”。随即,高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