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槟榔,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大多数人对槟榔的药用价值却了解甚少,更不知槟榔传承千年,围绕其所衍生的饮食、习俗。
在医药领域,槟榔是四大南药之一,文艺的讲,槟榔乃是一颗“治愈系”的小青果。槟榔入药,古时候的医学典籍就有记载,从性味、功能主治到炮制方法、注意事项等,均被医学家们记录了下来。魏晋时期的医书上就记载着槟榔具有消食和驱虫的药用价值,唐代的药书里还普遍出现了槟榔防瘴气的说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记载着:“槟榔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疬”。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槟榔有舒气活血作用,还能预防、治疗疟疾瘴疬,有着不错的药用功效。
古代医学典籍中流传下来的槟榔药方也有很多。其中,《千金方》中记载:“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治下筛。引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伤寒总病论》中《槟榔散》的方子为“槟榔二个(一生一煨)。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此方可“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兼治蛔厥,心腹刺痛。”不仅如此,伴随时代的变化,研究的深入,槟榔的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也持续发挥着作用,据药监部门透露,我国现有多个药品含有槟榔。
在饮食领域,也时常见到槟榔的身影。例如,在湖南湘潭,有一道很受欢迎的名菜——槟榔鹌鹑。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把槟榔和鹌鹑、冰糖以及一些其他的食材慢火卤制一个小时,做好的槟榔鹌鹑里略带槟榔的甘甜青涩的味道,让整道菜都变得清凉起来,吃起来鲜嫩劲爽,口感极佳。此外,较为出名的还有湖南湘潭的槟榔鸭、海南的槟榔花炖鸡等等。
在习俗上,历经千年传承和洗礼,我国主要槟榔种植区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槟榔文化。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每逢春节置办年货,槟榔都是必不可少的。晚辈拜年时会将“槟榔角”与“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等新年祝福一起给长辈奉上,长辈接过,也就意味着接过了新年的祝福与和顺。在黎苗文化的传统婚嫁礼俗中,槟榔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男方小伙子去女方姑娘家提亲,聘礼中一定要有精心采摘的槟榔,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更是浩如烟海,但正是这样一枚小小青果凭借其自身的能力、魅力传承了下来,并深植于人们的饮食、习俗甚至医药领域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