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会有有白巅峰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最近和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聊到了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公历。
按照这位朋友的解说,公元元年就是耶稣诞生之年,公元前就是耶稣降生前,公元后就是耶稣降生后。如果再引申到村里某些妇女的说法,采用公元是因为耶稣的伟大。
其实,只要稍微读点书,我们就会知道,采用公元纪年与耶稣的伟大没关系。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采用公元纪年,是为了要与国际接轨。而且,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公历之外,还保留着自己的纪年方式。如朝鲜的主体纪年、TW地区仍然保留了民国纪年、日本采用帝王年号纪年等等。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是采用帝王纪年,即指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纪年法。如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是在公元年,对应的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所以,在文中首句即“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又如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亦提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通人和,百废俱兴……”这里的“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庆历四年春,对应的是公历年。
再如唐朝白居易在《琵琶行》开篇即提到“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与上面一样,这里的“元和”也是年号,元和十年,即公元年。
到了清朝,尤其是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之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面清一色公元多少年。其实,这只能说是时代的特色,如果放在清朝,官方的说法还是道光二十年(年)、咸丰六年(年)、光绪二十年(年)……
直到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公历才算得上在中国大行其道。而中国传统历法,在辛亥革命之后,虽然险些被废止,但是传统的生产生活都与其息息相关,于是传统历法以“农历”的名字延续至今。
公历是“阳历”,相对地,农历被称为“阴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农历既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周期,亦考虑月相的变化,属阴阳合历。故在农历中,每月的十五,必是月圆。相比之下,公历只是单纯的阳历,优劣之分,显而易见。
大航海时代之后,与西方探险家、侵略者者一同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还有他们的文化,历法就是其中之一。公历之所以成为公历,也是因为西方人的脚步太过广泛,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未来有一天,中国足够强大,那么,我们传统的历法,同样可以成为世界的公历。
讲到这儿,就不得不说一下“元年”问题。公元元年,对应的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不要以为耶稣生于次年,世界就一片祥和,相反,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汉朝,社会矛盾加深,王莽当权,与治世是绝对不沾边的。那之后七百多年,基督教聂斯托利派才传入中国,教徒称之为“景教”。后来经历了会昌灭佛,景教逐渐衰微,元朝时基督教再度传入,但亦伴随着元朝的衰败而销声匿迹。以后,经明朝末年西学东渐,清朝末年列强入侵,基督教在中国不断发展。
所以说,中国上下与基督教的大规模接触,可能仅仅局限在近二百年之内。而在那之前,中国只有一位“上帝”,是“昊天上帝”。昊天上帝“看”的是帝王是否在“敬天保民”,他老人家可没功夫听你忏悔,更不在乎你是否把他儿子出生之年作为历法的元年。就古代来说,西方“上帝”的手,还没伸到东方,谁知道他是干嘛的?
时至今日,“元年”也并非公历才有,如伊斯兰历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之年为元年、道历以*帝即位之年为元年、佛历以释迦牟尼涅槃后一年为元年,清末,康有为等人也提出过以孔子出生之年为元年。往小了讲,你也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出生年月为元年,只不过,采用的人只有你自己罢了。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公历,与宗教没任何关系。所以,也希望信教的朋友,理性看待,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成为上帝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