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北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苏轼与弟弟苏辙扶灵还乡,丁忧三年后回京,遭遇了他在*治生涯中的第一轮打击。短短两年之间,众多师友纷纷离京。
公元年,苏轼因上书议论新*,被王安石*羽弹劾,于是自请外放杭州。三年后,苏轼改任山东密州知州。从此背井离乡,终身未能回到眉州。
这一首《望江南·超然台作》,就是他在密州任上的思乡之作。
一、《望江南·超然台作》原作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北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词作意译: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吹得柳树的枝条斜斜舞动。登上超然台,眺望远方,只见护城河中河水半满,城中到处开满了鲜花。一场春雨后,千家万户的轮廓在细雨之中变得朦胧。
寒食节过后,酒醒止不住叹息。还是不要对着过去的人,思念从前的景了。倒不如生火煮一杯新茶来品品。写一首好诗,饮一杯好酒,要趁着这青春未老的年华。
密州,即是如今的山东诸城。词中的“超然台”,是苏轼到密州上任后第二年,在居所的北园旧台基础上改建而成。名字是弟弟苏辙起的。从词中交待的时间来看,苏轼登台是在寒食节过后。
古代寒食节又叫“改火节”、“禁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推子介而设。从节日开始的时候算,三天不能生火。三天之后生的火就是“新火”,因此苏轼在词的下阙中说“且将新火试新茶”。
寒食和清明本是两个节日,后来渐渐合并成一个节日。寒食过后马上是清明,正是祭祖、上坟,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时候。
苏轼登上超然台,想到了安葬在家乡的父亲。可是他有官职在身,没有特殊的缘由,是不能擅离职守的。于是,他只能借酒浇愁。然而,酒不能浇愁,只会让人愁上添愁。
酒醒来过后,还是觉得很痛苦。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劝说自己:思念故人和故土又有什么用呢?眼下又不可能回去了。还不如趁着寒食节刚过,重新生火煮一杯新茶来喝。赋诗饮酒,就该趁着眼下的好年华。
这是一首复调的《望江南》,因为这个词牌上下两阙居中的“七字句”一般是对仗的,很难创作,宋人创作成功的例子比较少见。
苏轼的这一首词,除了上阙第一个七字句是散句外,另外三个七字句以“半壕”对“一城”,“故人”对“故国”,“新火”对“新茶”,均做到了严守格律。又因为上下两阙情景交融,成为了宋词复调《望江南》中比较难得的精品。
不过,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刚刚年届不惑的苏轼,其豪放的词风尚未完全成形。他的词作风格进一步的变化,还要等到“乌台诗案”之后。
二、逆旅如囚徒,一生未还乡
苏轼自小生长在四川,四川在古代地理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才有“蜀道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苏轼的父亲去世后,他守丧三年,后来回京不久,又主动要求外放杭州,再到密州。离家路途十分遥远。
公元年,“乌台诗案”被贬谪后,苏轼是“带罪之身”,更加不得自由。他在*州时写过一首《临江仙》,当中还有一个典故,可以说明宋代官员被贬谪之后,事实上是没有人生自由的。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记载:元丰五年(公元年)九月的一天晚上。苏轼和朋友乘船到江上游玩儿。其间饮酒赋诗助兴,当时江天辽阔,风露浩然。
苏轼作《临江仙》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到了第二天清晨,忽然传出他挂冠逃走的消息。本郡太守叫徐君猷,他听说之后,居然又吃惊又害怕。为什么呢?因为苏轼是罪犯!
他到*州当团练使,并不是真的来当官的,他事实上是被贬到这个地方来,被人“监视居住”。他这一跑,徐君猷算是看管不力,走失了罪犯。于是徐郡守一边派人沿江捉拿他,一面自己乘坐轿上他家调查。
可见最起码在宋朝时,被贬谪的官员是没有行动自由的。并不能像明朝的小吏一样,不高兴当官了把冠一挂,自己就跑掉了,朝廷有时候也懒得去追。
苏轼虽然因为文才受到宋朝三代皇帝与高太后的赏识,但是在新旧*争的大背景下,他的一生中仍然经历了数次大的起落。
先是王安石变法,他的恩师欧阳修和好友都被贬,于是他自请外放。接着乌台诗案爆发,他又经受了一年的牢狱之灾,出狱之后就成了戴罪之身。
公元年,苏轼终于离开*州,被调到汝州当官。却因为小儿子病死,自己穷得连路费都拿不出,只好请求改任常州。所以,他根本没有经济条件回到四川老家。
不久后,宋哲宗上台,高太后临朝。新*被打压的时候,苏轼又得到一个机会东山再起。结果因为上书直言,又把新、旧两*一起得罪了,于是又只有请求外调。
经过几次的折腾后,宋哲宗亲*后新*再度上台,却把苏轼算成元祐旧*,一并给清算掉了。宰相章惇本来是苏轼至交,据说有一次苏轼填词的时候,暗讽了他的身世。
于是章惇趁机报复,竟然因为他的字是“子瞻”,就照着他字的偏旁,把他贬去了海南儋州。天涯海角,颠沛流离。三年之后,苏轼才遇着大赦还乡,最后不幸病死于归途。
结语
苏轼这一首《望江南》,最红的是最后一句“诗酒趁年华”。当他填词的时候,已年届不惑,正是春光将老未老的时节。
登上高台,看到眼前的这半池春水一城花,千家烟雨正朦胧,不由得心中一阵感叹。思念亲人又如何,想念家乡又如何,反正有家归不得。何必花时间去想这些让人烦恼的事情呢。
当时正是“乌台诗案”的前两年。而阳春三月是这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光,也是他这一生中最后的一个“佳年华”。有诗,有酒,可别浪费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