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天文学》作者:黄驰
一~五.正南方~时间的规律
六~九.天赤道~计算太阳的东升西落
十三.天文学中的坐标系
天文学,用数学、物理学准确的描述和解释每一种天文现象。
十四.天文历法
时间,天文学的核心,天文学中最重要的工具,是开启天文学的钥匙。天文学对于时间的定义是天文历法,描述的是天文学中最重要的天文现象--地球的自转和围绕太阳的公转,还有月亮围绕地球的公转。可以说天文学是一们关于时间的科学。
历法,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系统。在人类的历史中有很多种历法系统,有东方的、西方的,现在的、古代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域的,各式各样的历法系统,但是所有的历法都是天文历法,都是利用天体位置变化的时间规律,建立起来的时间系统。不同的是有人以太阳移动的时间规律为基础,有人以月亮移动的时间规律为基础,有人同时使用太阳和月亮的移动规律。
年、月、日、时、分、秒都是天文学对于时间的定义,都有对应的天文现象。天文历法,是天文学对时间的定义,测量和排序。
太阳,与太阳有关的历法
1天,天文学对一天的定义是,正南方连续两次扫过太阳(中心)的时间间隔为一天,这是一个太阳日;或者说,是影子连续两次扫过正北方的时间间隔。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计时方式,只是这个计时点的刻度是"12:00",而不是"0:00"。
这就是真太阳时,真实的太阳时,以太阳真实位置(影子)为计时方式的计时系统。真太阳时的计时工具就是日晷。太阳东升西落,影子指示时间,但是真正描述时间的是正南方和影子在日晷面(赤道平面)上的夹角。我们一直使用数学中的角度来描述时间,为了区分时间和角度,时间使用"小时"为单位,角度使用度"°"为单位。时间是将一个圆24等分得到24小时,角度将一个圆等分,得到°,所以时间和角度之间的转换公式是:24小时=°,1小时=15°,4分钟=1°。
时、分、秒,1天24等分是1小时,1小时60等分是1分钟,1分钟60等分是1秒钟。这是数学上的等分关系,非常完美。注意:时间和角度都使用"分、秒",但是他们的本质含义是不一样的。
其他计时工具,由于在夜晚、阴天、下雨我们无法使用日晷,我们发明了其他计时工具来代替日晷,古代有铜壶滴漏,现在有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表。获得真太阳时,用钟表和日晷对时,在石英钟上就获得真太阳时,夜晚就可以使用了。
年,历法年,从1月1号开始,到12月31号结束,是1年天。但这并不是数学上的等分关系,这是因为我们只能用整数的天数表示1年的结果,所以才是1年天,称为"历法年"。
年,回归年,天文学对于1年的定义不是从1月1号开始的,而是从春分点开始的,是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一年,称为"回归年",与"历法年"的名称相区别。
大地视角
太空视角
无论从大地视角、还是太空视角,回归年都是以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为一年。天文学中真实测量1年(回归年)的长度是.天,并不是完整的天。而历法年,是1年天。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春分时间点在历法年中日期的后移,每年后移0.天,4年后移了约1天,年后移24.22天。今年3月21号是春分,而年后会变成4月15号。为了使春分日期相对固定,消除这个移动,天文学设置了闰年。
闰年,为了使春分的日期相对固定,天文学使用闰年的方法来弥补时间差,每4年闰1天(加一天)。这样春分的日期就相对固定了。这就为什么每隔4年,会多1天----2月29号。
但是随着天文计算精度的提高,每4年闰1天的方法粗糙了一些。高精度计算类似于对0.整数倍取整,闰年的基本规律是:每4年1闰,年97闰,年(97*8-1)闰。体现在公历日历上就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而每个整数百年不是闰年,例如公元年;而年的整数倍是闰年,例如公元年。
闰年使用后,春分日期就相对固定了,固定在每年的3月21号前后,而不会一直后移。同时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也就相对固定了,不会一直后移。
月份,30天,31天,28天
公元前年左右,古埃及人根据计算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制定出了太阳历,这是我们现在使用公历最早的源头。太阳历规定一年为天。公元前46年,当时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决定制定新的历法。
最初的设计,一年为12个月;单月是大月,每月31天;双月是小月,每月30天。这样是1年天比天多一天,需要减去1天。因为当时的死刑犯都是定在二月处决,善良的人们希望流血的二月快点过去,所以凯撒大帝就选定从二月减去1天,二月就变成29天了。这种历法被称为"儒略历"。
后来奥古斯都继承了王位,这可是一个小心眼儿的皇帝。他发现凯撒大帝是七月出生的,而七月是大月;自己是八月出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为了表明自己与凯撒大帝的地位相同,他强制性地将八月也定为大月。可这样一来,并将十月与十二月也改成大月,把九月和十一月改成小月。可这样一来,一年又变成天了。奥古斯都从二月中再减去1天,变成28天。还规定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
16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准确地计算出一回归年是.天,每年只有97个闰年,整百的年份能被整除的才是闰年。年,罗马教皇再次修正了儒略历置闰法则,经过修正的儒略历被称为格里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公历的最终版本。
确定月份大小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从古埃及到凯撒大帝,以及后来奥古斯都,直到年的置润法则确立。看似有趣的故事,其背后都是天文历法的精确计算。如果我们查看二十四节气(黄道十二宫)节点日期,他们都是每个月上旬和下旬固定的一些日子。公历是西方的日历系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历法方式,但是公历好似是为二十四节气量身定做一般。参考第十二章《计算二十四节气》。
地球绕日轨道是椭圆的。黄道,地球绕日轨道在星空中的投影,在地球上看黄道是一个正圆,这是投影的结果。但是当我们简单计算春分点和秋分点的时差时,就会发现地球轨道并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椭圆。从春分到秋分,3月21号到9月23号是天;从秋分到春分,9月23号到3月21号是天,相差7天。春、秋分连线将黄道平分,但是他们的时间差并不是平分,而这7天的时间差都隐藏在了大小月里面。大小月的确定不是表面故事那么简单。
金、木、水、火、土每一个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这是我们记录行星移动时间规律得到的结果。最早我们认为行星轨道都是正圆的,这也是轨道在星空中投影的结果,古代天文学家也无法通过观测远近确定是正圆还是椭圆。但是当我们对行星位置移动的时间规律进行精确的测量后,通过对行星移动时间规律的计算,我们得出了行星轨道是椭圆的,不是正圆。
月亮,与月亮有关的历法
月亮,是星空中除了太阳最亮的天体,视觉直径和太阳视觉直径大小相当,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月亮的发光是反射的太阳阳光。由于太阳、月亮、地球之间几何位置的变化,月亮有阴晴圆缺。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时间规律,我们称为朔望月。朔为全黑,望为全白,朔望月的平均周期是29.天。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月的时间是30天左右的原因。
但是公历(阳历)中的月份的定义只是使用了30天这个时间长度单位,而不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规律定义的。而农历(阴历)中的月份,则是以月相的变化规律为基础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阴阳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白天太阳为阳,夜晚月亮为阴,所以以太阳计时的历法又称为"阳历",以月亮计时的历法又称为"阴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它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朔--全黑,农历定为每月初一;望--全白,为阴历的十五或十六;并且农历利用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通过参考太阳回归年,设置闰月的方法使其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所以农历是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的历法。
19年7闰,农历每年也是12个月,1年=29.x12=.天,比天少好几天,所以农历使用闰"月"的方式弥补少了的天数,规律是19年7闰,19年时间中增加7个闰月,共12x19+7=个月。
农历:29.x=.天
公历:.x19=.天
对比农历和公历,19年的天数差0.09天,这在日历计算中可以忽略。如果我们翻看19年前的日历,农历和公历对应日期和今天的是相同的。
日历,对比年和年2月日历。春节,立春、雨水、惊蛰。我可以看到农历,二十四节气,公历之间的关系。每一年立春、雨水、惊蛰的日期都是相对固定的。而农历和阳历重合要相差19年。
农业耕作,古人的农业耕作是根据二十节气制定的,这是因为农业耕作(植物的生长规律)是跟随春夏秋冬季节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根据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变化的。这就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古人在使用阴历的同时还要编制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耕作的原因。
农历的制定相对于公历,对天文历法计算的要求更高,他要同时考虑太阳的周期和月亮的周期;但是反过来讲,虽然公历只考虑太阳的周期,但是他更简单,更方便于记忆和使用。年新中国成立,我们开始用公历纪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公历和二十四节气是完全重合的,对于农业耕作的制定,公历是更简单的。但是我们同样保留了农历纪年,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农历中依然还有很多实用的天文现象。
"春节",中国农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九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公历的4月5号前后,这里不是"农历",这是因为他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每年的2月4号前后,他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春节的日期在一月下旬到二月中旬变化,这是19年7闰的结果。对比二十四节气公历日期的相对固定,春节日期的变化是很大的。赏月,是月圆之夜,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这和公历日期是没有关系的。
日食、月食,当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亮挡住了太阳光是日食。当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中间时,地球挡住太阳光是月食。根据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日食发生的日期都是农历中的初一,月食发生的日期都是农历中的十五或十六。
潮汐与农历,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白天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每天高潮位有两次,相差约12小时,低潮位也有两次,也相差12小时。高潮和低潮之间相差约6小时。
我们以农历每个月十五为例,潮汐发正在约中午12:00和子夜0:00,然后潮汐时间每天延后约1小时,到农历初一潮汐时间有回到约中午12:00和子夜0:00,这里的时间也是真太阳时。潮汐的时间是随着月亮变化的,但还受到地形的影响,这里我们就不展开研究了。潮汐是农历,潮汐的大小也是随农历变化的。农历每个月的十八和初三,潮位最大,然后到二十五、初十潮位最小,再逐渐增大。潮汐的时间规律和农历有关,和公历月份是没有关系的。
潮汐的规律主要跟随月亮的位置周期变化。在我国最有名的潮汐现象,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这个日期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八,而不是公历。其实每个月大潮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三和十八,由于降雨季节,台风季节等气候影响的叠加效应,每年农历八月份潮水较大,而逐渐形成了八月十八最大潮的风俗习惯。
恒星,以太阳为计时参考点的是太阳日,和回归年。一月亮为计时参考点的是朔望月,除了以太阳、月亮为计时参考点,天文学中还以恒星为计时参考点,对应的是恒星日,和恒星年。太阳日,随着地球的自转,正南方连续两次扫过太阳(中心)是1天24小时,是°。恒星日,随着地球的自转,正南方连续两次扫过同一颗恒星,也是1天是°。我们发现这两个°时间不一样长。两个°都是°么?哪一个是真实的°?
请看下一章:太阳时,恒星时
《时间的天文学》,浏览全部章节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