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下万国夏王朝诞生的时代背景,7大文化圈 [复制链接]

1#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夏王朝崛起之际,正是中国社会由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由酋邦社会向国家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东亚大陆上的两河(长江和黄河)流域,堪称是一个万邦林立、列国并存发展且又激烈竞争的历史大舞台。

这种历史态势投射在考古学文化上,我们看到,夏朝崛起前夜,长江黄河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多种区域文化并存,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等一系列区域文化先后崛起、繁荣、衰微和消亡。

从考古学的维度看,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依其文化内涵作类型学归类划分,大抵可以分作七大文化圈,即黄河中游地区的中原文化圈,下游地区的海岱文化圈和上游地区的西北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文化圈,下游地区的东南文化圈,长江流域以南的华南文化圈,黄河流域东北方的东北(幽燕)文化圈。

每个文化圈又可视地域及其文化特征之差异而相应地划分为若干个亚文化,综合本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将长江、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七大文化圈的考古文化序列简要概述如下:

中原文化圈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距今约年的老官台文化及稍后出现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三者并行发展了多年,最终融合萌生出仰韶文化。继之而起的中原龙山文化,又可分为陶寺、王湾、后岗、王油坊、三里桥、客省庄等六个类型。

西北文化圈是在中原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之下萌生而出的。因此,这里的考古文化序列是由仰韶文化发展为马家窑文化,后者经过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而后被齐家文化所取代。

海岱文化圈的新石器发轫于距今多年的北辛文化,到距今约年前崛起了大汶口文化,后者在距今约年前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即典型龙山文化。

东北文化圈主要涵盖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三省交界地带。该区最古老的文化是距今多年的兴隆注文化和新乐下尽文化,随后崛起的红山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处于同一时代。红山文化在距今约年前后衰微,其后经过长达近千年的文化衰落期,才在该地区出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

江汉文化圈主要涵盖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包括湖北全境、湖南北部、江西西半部、四川东部和陕西汉水流域地区。这里早在距今八、九千年时已出现城背溪文化和彭头山文化,继之化,是在东南文化圈的强烈影响下兴起的。

从考古学文化内涵看,以上各大文化圈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程度是不平衡的,其进化途径也是非线性的。

其中中原文化圈大约在距今年前后开始由采食经济向产食经济过渡。在磁山、裴李岗、老官台等一系列初具规模的村落中,先民们凭借舌形石铲、有齿石镰之类原始农具,种植粟、黍,饲猪、狗和鸡。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后,中原地区定居农耕的部落社会发展到鼎盛阶段。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当时村落遗址显著增多和聚落规模的大大扩展上。

例如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考古家们揭露出同一时期的房屋达多座,这些房子环绕着一个面积较大的中心广场,分成5个居住群落。仰韶文化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粟、黍之外,靠近长江流域的地区还从南方引进了水稻:但家畜饲养业并不发达,采集和渔猎经济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除制陶、制石业外,制革、纺织、编织和制骨等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仰韶文化后期,中原社会出现了一些富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一座类似后世帝王宫殿的“大房子”建筑。这栋建筑前庭后堂,左右厢房,大门之前有庭,主次分明、这座殿堂式建筑的面积在平方米以上,其布局与三代以后的宫殿极为相似。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三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形,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先民的信仰和神话的神秘世界。

到公元前约第年,随着中原各地先后跨入龙山时代,酋邦社会也在这里相继形成。中原地区跨入酋邦社会的标志,一是古城堡的出现,二是墓葬投射出来的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形成,三是表征权力机构和统治阶级特殊身份的礼乐器的出现。这三项特征在中原文化围龙山期的陶寺类型、王湾类型、后岗类型和王油坊类型等亚文化圈中均可看到,尤以陶寺类型、王油坊类型最为突出。

在黄河下游地区的海岱文化圈,大约在公元前年的时候形成了北辛文化,当时的先民使用长方形右铲、斧、刀、镰等石制农具种植粟类谷物,制作陶器,还饲养猪和鸡,但狩猎和采集仍是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继之而起的大汶口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年至前年之间。

大汶口文化的经济以原始农业为主,粟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家畜饲养业比较发达,家畜家禽有猪、狗、牛、鸡等。当时的先民盛行用猪随葬,其中如三里河遗址一座墓中随葬猪下颌骨32个之多。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这里的社会经济有了全面、迅速的发展,表现在手工业上,制陶业中生产出质地坚硬、胎壁薄匀、色泽明丽的白陶,制玉业已经生产精致的玉铲、精美的玉石串饰,制骨业上则是剔地透雕技术和镶嵌技术的趋于成熟。大汶口文化盛行的随葬龟甲习俗,表明“龟灵”观念已经出现,而这很可能就是后来殷商文化中“龟灵”、“龟卜”的渊源。

东北文化圈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进入锄耕定居的部落社会,当时的先民使用粗陋的锄形器、石刀、石锛、石斧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兼营狩猎和采集。经过一、两千年漫长的发展,在距今约六千年时红山文化崛起后,东北辽河、大凌河流域的文化面貌为之一新。红山文化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发展过程,在距今年前后达到鼎盛。红山文化的石彻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是该文化由部落时代进化到酋邦时代的明确标志。

耐人寻味的是,红山文化在距今约前后突然中衰,东北文化圈随之出现了长达千年的文化衰落期。

据研究,红山文化的中衰是海侵对当地生态的严重破坏而导致的结果。公元前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小规模海侵后,红山文化的先民因不适应海侵后的恶劣生态环境,被迫向内地迁徙,从而与中原地区的土著发生严重冲突。文献中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的传说,或许就是红山文化先民向中原地区迁徙的史实折射出来的影子。

江汉文化圈最古老的新石器文化即城背溪文化和彭头山文化,其年代约当公元前年至前年。这表明,早在距今年之际,这里的先民已经开始由采食经济向产食经济过渡了。他们种植水稻,烧制陶器,遗址中出土的石工具多为打制石器和细小石器,磨制石器还较少发现;陶器也都是泥片贴塑制成,形状原始,器形有罐、釜、盆、钵等。到了大溪文化时期、江汉文化圈的村落遗址显著增加,规模也扩大了。大溪文化的先民使用有肩石锄、斜双肩石铲整冶水田,种植水稻,稻作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社会经济部门。除了饲养猪、狗外,有的地方还开始养鸡、牛、羊。同时,渔猎、采集也仍然在社会经济中起辅助作用。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衣,其中的白陶和薄胎彩陶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以稻作经济为主的农耕部落社会至大溪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前期臻于鼎盛。屈家岭文化后期出现的一些富有意义的现象,表明这时的江汉文化圈已经开始向酋邦社会过渡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