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曹丕代汉,曹魏建立;公元年,刘备称帝,蜀汉立国;公元年,孙权登基,孙吴建国。魏蜀吴并立存在二十余年,公元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公元年,司马炎代魏,西晋出现;公元年,孙吴被西晋所灭,三国正式结束。不过西晋自己也没坚持多久,也就灭亡了,这是后话。
刘备是西汉孝景皇帝刘启之后,我们前面说过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也是孝景皇帝之后,这一脉的还有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刘备的先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刘秀的先祖是长沙定王刘发,而刘表和刘章的先祖是鲁恭王刘余。看来孝敬皇帝刘启的十几个儿子也算是子孙绵延。
中山靖王本身自己“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一百多个儿子,再加上什么孝武皇帝刘彻时期的推恩令,家里不富足的也是很多。况且刘胜亡于元鼎四年(前年),刘备出生于延熹四年(公元年),前后差了将近三百年,中间还有王莽篡汉。如果还有封荫的话也是不得了。刘备的祖父刘雄虽然被举孝廉,做过兖州东郡范县(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的县令,但是刘备父亲去世较早,刘备只能“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也算有一门手艺活。后来赶上黄巾起义,“州郡各举义兵”,刘备也在这乱世开启了自己的一番作为。
公元年,曹丕代汉,当时盛传孝献皇帝刘协已经被曹丕害死,因此在群臣的劝谏下,也为大汉王朝可以延续,章武元年(公元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诸葛亮为丞相,此时刘备已经六十一岁。章武三年(公元年)四月,刘备崩于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另外壮缪侯关羽死于公元年,(由于‘缪’有恶谥的嫌疑,因此有人猜测应该是壮穆侯),桓侯张飞死于公元年。
对于刘备,《三国演义》介绍很多,但是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成书于明朝的《三国演义》可能对刘备美化较多,对曹操差评为主,‘仁义’的刘备可能不太准确,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刘备的人品到底如何—假仁义还是真道德?
作者是倾向于第二种,他是真道德,我们来看一下从年轻到他称帝,他都是怎么表现的,如果一贯如此,那就不能说他是假仁义了。就像林肯说的,“Youcanfoolallthepeoplesomeofthetimeandsomeofthepeopleallthetime,butyoucannotfoolallthepeopleallthetime”。
一、少年游学。那个时候刘备就“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就是说,话不多,经常听意见人士说话;不仅对自己朋友好,对那些奴婢也好;懂得控制情绪,不会仗着武功高随便弄死人;喜欢结交豪迈讲义气的人(如果可能的话,比如说萧峰)。这样的说刘备年轻的时候应该不差,作者想,应该很多人也愿意和这样的人往来吧。
二、恩若兄弟。很多人对关羽的人品都没有意见吧,当然了,关羽死了之后有神化的成分。关羽在曹操那里的时候,曹操对他好的不行,甚至在“知其必去”的情况下,还“重加赏赐”,但是关羽依然“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能够让关羽这么死心塌地的人,想来不只是君臣义那么简单,也是有刘备他自己的过人之处。还有一点就是,并没有桃园三结义的事情,刘备和关张是“恩若兄弟”。
三、入住徐州。别人都是不给就来抢,生逢乱世那里还有什么‘谦卑谦卑再谦卑’呀,刘备却是不然。徐州刺史陶谦病逝前就和别驾从事靡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这一点陶谦也是看错了)。于是乎,靡竺就去请刘备。他倒好,送上门的不要,竟然还说“袁公路(袁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最后在陈登和孔融的劝说下,才入住徐州。注:陶谦的两个儿子从商了,并未入仕。
四、拒主荆州。建安六年(年),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前文我们说了,两个人是本家,虽然三百年前祖宗是兄弟那种,但是刘表还是“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对刘备很是不错,在后面的六年中,也都相安无事。建安十二年(年),刘表病重,让刘备摄政徐州,刘备并未答应。随后刘表去世,刘表次子刘琮为荆州牧,曹操大军来袭,刘琮准备投降曹操。这时诸葛亮劝刘备,“攻琮,荆州可有”,刘备说“吾不忍也”。随后才有了十几万军民大逃亡。有人劝说刘备轻装率军先撤,不要管这些乡民了,但是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也就是执政以民为本,既然他们跟随我了,怎么能够舍弃独自逃跑呢。和太祖刘邦当时自己为了逃跑把亲生儿女踹下车是两种思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