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公元年,平民出身的戴克里先成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着皇袍戴皇冠,自称“君主”,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挽救身处危机中的罗马帝国。
他首先创立了“四帝共治”的统治模式,即让自己和马克西米安成为“奥古斯都”,两人分管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两位奥古斯都之下再各设一名“恺撒”作为副手。虽然名义上他们是四人共治罗马,但实际上戴克里先才是“四帝”中的主宰者,他的这种统治模式把元老院完全排挤出国家的政治生活。
戴克里先彻底摒弃了元首制的外衣,用“主人(或者陛下)”的头衔替代了“元首”,并为自己冠以“神圣”之名,所有官员觐见君主时必须行跪拜之礼。他还对帝国的行省进行了改革,将原有的行省面积缩小、数量变多,在行省之上又设置了行政区,行政区的长官直接听命于“四帝”手下的近卫军司令。
他还剥夺了行省总督的军权,只保留其文职功能,这种军政分离的管理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限制了行省的作用,降低了地方军队反叛成功的概率。在宗教方面,戴克里先自称“朱庇特之子”,但这种神化自己的方式引起了基督教徒的不满,于是戴克里先便对基督教进行迫害。
但此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了近三百年,已经成为这一时期颇有影响的宗教,所以当公元年戴克里先退位之后,其宗教政策基本上也就终止了。
戴克里先及其改革完成了罗马帝国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转型。罗马帝国君主制的确立犹如一颗救命药丸,暂时把罗马从病危的状态中挽救出来,但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并未处理好帝位继承问题,因而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公元年,戴克里先因遭受长期病痛而选择退位,罗马陷入了继承人争夺战之中,直到公元年君士坦丁当上皇帝,罗马帝国才得以再次统一。
君士坦丁继位之后,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君主专制,让罗马的君主制达到了新的高度。他首先摒弃了继承原则模糊的“四帝共治”,采用“家天下”的原则来解决了前者的弊端,他的三个儿子先后被任命为恺撒治理帝国,另外还有两个侄子作为辅佐,血亲世袭制由此开始在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年,君士坦丁大帝还把帝国的首都从衰败的罗马城迁往了欧亚交界处的拜占庭,并将此处改名为君士坦丁堡,这是整个罗马帝国经济重心东移的必然结果。他还继续扩大日耳曼人在军队中的数量,并以日耳曼骑兵卫队取代了近卫军,罗马的军队进一步蛮族化。
在君土坦丁大帝的征战中,他声称见证了耶稣基督的神迹,所以他开始推行基督教,公元年他颁布“米兰救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公元年他又在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尼西亚城召开宗教会议,解决了基督教内部的争端,从此基督教与罗马皇权紧密结合,完全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公元年君士坦丁在弥留之际接受洗礼,成为正式的基督教徒,也正是因为他支持基督教而被早期作家冠以“君土坦丁大帝”的称号。
君士坦丁之后,帝国又陷入对皇位的争夺之中,虽然内战外患不断,帝国东部的经济却保持着相对强盛的态势,帝国西部却面临着因蛮族侵扰而造成的城市衰败,因此整个帝国开始滋生了东西分裂的观念,这一分裂观念最终在公元年变为现实。
公元年1月17日,狄奥多西一世去世,其两个儿子瓜分了整个罗马帝国,分别称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前者又名拜占庭帝国,延续了千年之久(公元-年),后者却不断地衰落,在苟延残喘了数十年后最终灭亡。
西罗马帝国内部不断的起义和纷争使日耳曼人不断入侵成为可能,从公元4世纪后半期开始,日耳曼人受到匈奴人迁徙的影响不断地涌入罗马帝国境内,并多次洗劫了罗马城,例如西哥特人就在公元年攻陷了罗马城,汪达尔人也在公元年洗劫了罗马城。
日耳曼人的各个部落还在罗马帝国境内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公元年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公元年汪达尔人在迦太基建立了王国;法兰克人则蚕食了高卢地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建立了王国。西罗马帝国早已名存实亡。
公元年,日耳曼首领奥多亚克废除了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穆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至此最终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地中海帝国时代的终结,地中海世界的早期文明也在此落幕,此后地中海地区的人们又掀开了新的序幕,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文明时代,但这已不属于本书所探讨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