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这里有两张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另一张是槟榔食用者的分布图。如果把两张地图结合起来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有湖南处在亚热带,但槟榔的生长只能在热带。
把镜头拉回国内,你会看到个更有趣的现象:槟榔爱好者们跳过了热带周边省份,聚集在了湖南,这让湖南看上去像是一座槟榔孤岛,而近些年这座槟榔孤岛正在向外扩张。
起底湘潭的槟榔文化
10月13日凌晨,我们到了国内槟榔食用率最高的城市湘潭。
刚到湘潭,就发现当地人对槟榔的看法和外地人大不相同。当地的出租车司机表示:槟榔是有文化的。并且槟榔文化非常深入人心,甚至有街边的大爷表示:吃槟榔还可以防治疫情。
为了证实这位大爷的话,我们翻阅了许多资料,拜访了当地医生,得到了准确的说法:在中药领域,槟榔的提取物槟榔碱,可以搭配其他药材,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疫情。
这种说法如此省略了许多以后,便得到了大爷片面的结论。
槟榔和尼古丁、酒精、咖啡因一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成瘾物。
关于槟榔碱摄入的安全剂量,我们也请教了专家,专家表示:全国上下还没有哪本书上有写明这样一个标准的数字。
如果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那没有剂量的标准该怎么说呢?
我们来到湘潭的槟榔一条街,短短的一条街上有将近20家槟榔店,这么多的槟榔店都能生存下去,可见这边的槟榔消费量之大。
在湘潭到处都可以看到槟榔,烟酒的覆盖率也远不及它,因为只要卖烟酒的地方必定卖槟榔。
奇怪的是槟榔业几乎脱离了电商,九成以上的交易都在线下完成。
即便如此,十年间槟榔产值从年的50亿扩张到了如今的近千亿,已经超越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地区的年销售总额,成了一只经济巨兽。
湖南干果槟榔的利与弊
湖南的加工槟榔,中间是中空的,用当地的话说是去了心。去心的食用方法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利与弊。
这里有一份有趣的统计,全世界食用槟榔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干制槟榔果皮的只有我国大陆地区。
其中部分东南亚国家及中国台湾、海南等地区将槟榔切开搭配蒌叶与石灰一起嚼食。
印度及周边国家通常将槟榔种子取出,除了蒌叶、石灰以外,还加入烟草及其他调味料;而湖南的加工槟榔只嚼果皮。
不同的使用方式在致口腔癌问题上有什么不同吗?
这是槟榔的切面,槟榔的果实外围是果皮。
槟榔碱聚集在果实中,果皮中的槟榔碱大约只有1/10,而槟榔碱就是致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果皮的槟榔碱虽少,但纤维十分粗糙,长期咀嚼会反复破坏口腔黏膜,造成口腔黏膜纤维性变,同样致癌。
大量嚼食槟榔皮除了致癌以外还会损伤牙齿,导致咬肌增大,让脸变方。
根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与上海交大联合组编的书中的数据,嚼食鲜果的口腔癌变率约为4.12%,而嚼食干果约为11.86%。
干果槟榔在一定程度上致癌又影响外形,为什么湖南槟榔还要这样加工呢?
这得结合当地的地理与历史,槟榔不易存放,相比果实,果皮更易保存,可即便是干制槟榔皮,也只有两个月的保质期。
古时候海南槟榔经广东沿着湘江到湘潭,只有干质果皮才能保存得更久。
槟榔为什么禁不了
多年前这里的繁华程度超过了长沙,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将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中原地区与广州通商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湘江,巨量的货物都在这里集散,在当时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壮县。
也就是那时,大量的广州商人将东南亚的槟榔贩卖到湘潭;接着,许多成瘾物都绕不开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中国战败后,南京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货物从湘江北上的需求被分流。随着年长沙开埠,经湖南的货物改到长沙集散。
湘潭的地理优势大不如前,那段时间的繁荣为湘潭和广东带来了副产品——槟榔上瘾。鸦片战争前后,大量广东人觉得槟榔不够猛,于是改抽鸦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的湖南在地图上看上去像是一座槟榔孤岛。这里的产业正在渐渐脱离它的地缘优势,因此作为为数不多的支柱产业,槟榔业受到地方的大力扶持。当地政府对槟榔的扶持主要体现在税率上。
以年为例,近千亿的槟榔产业缴税仅8亿,而成瘾效果类似的烟草税率达到了65.5%。
这里还有一份湘潭市的红头文件,简单来说:槟榔企业卖的越多,奖金越多,此外还有提供落户等人才引进政策。
这段时间我们拜访了非常多的槟榔企业,想要获取一些他们的视角。
一家企业表示,他们当然知道槟榔的成瘾性,也知道过量食用的危害,但是他们觉得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商人。
除了企业,湘潭政府也考虑到了百姓。
如果槟榔企业与失业人员、低保家庭成员等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也给企业相应补贴。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湘潭万人口中槟榔从业者有20多万。无独有偶,海南作为国内最大的槟榔产地,也大力扶持槟榔种植,如今海南有万农民在种植槟榔,占当地农民数量的41%,只因为种槟榔更赚钱。
确实槟榔叶让非常多人赚到了钱,但抛开商业利益和当地政策,仅仅旁观当地人的生活,我们还是觉得扶持槟榔产业这件事情,更像是为了消灭害虫而放出了一头猛虎。
我们去了当地的网吧,可能是为了在游戏中法力无边,这里许多人都在槟榔加烟。我们还去了麻将馆、医院、街边、夜市,还看到了当地的婚礼。
本地人自出生起就一直接触着槟榔,对槟榔的情感在外地人看来很难理解。
一个槟榔商人表示,这里没有这么恐怖,在市面上去走一下,每个人都嚼槟榔;吃槟榔不像抽烟,吃自己的对别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当地槟榔食用者表示,当地的小孩子满一周岁就开始含槟榔了;接了槟榔含在嘴里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于别人的一种尊重。
即便是医生,湖南省内与省外的态度也不完全相同,当地医生表示,外地总觉得槟榔就是口腔癌,但也完全不吃槟榔的也会得口腔癌;口腔癌的防范口腔卫生才是首要的。
他认为,槟榔企业应该做的是要告诉消费者,过量的嚼食槟榔有害口腔健康,同时企业通过自身的科研,通过创新使槟榔软一些,避免损害口腔黏膜,并尽量把槟榔碱去掉。
外省医生则表示,在本世纪初,槟榔已经被国际卫生组织定义为致癌物,希望大家远离槟榔;另外如果同时咀嚼槟榔和抽烟,会进一步加重口腔癌发生的几率。
两位专家对槟榔态度可能就是槟榔业未来的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会像泰国的槟榔。泰国政府自上世纪50年代起对槟榔产业进行了经济转型的引导,从而几乎根除了本国的槟榔产业,同时有效降低了口腔癌病发率。
第二种,可能会像欧美的烟草。企业投入研发经费,加强管控,降低危害后缴纳高额的税率出口国外,成为亚洲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成瘾物商品。
成瘾物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大国博弈,比如加拿大和美国禁止槟榔,但不禁止大麻,且曾经大力扶持烟草,因为这些可以出口带动经济。
槟榔要从亚洲进口,而进口成瘾物这件事在历史上有许多前车之鉴。产地在亚洲的槟榔换个角度看,就成了经济筹码,但这不会改变槟榔使人上瘾且有危害的事实。
当地人知道槟榔的危害,也知道槟榔上瘾,但是他们对槟榔的认知从小就存在于他们的生活当中,就像是山东人眼里的大葱。
作为普通的外省民众,这十几年里能看到的是湖南干果槟榔在全国各地的小卖部悄悄上架。截止年,中国有近万人食用槟榔,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湖南省外。
在槟榔企业与当地政府重新作出选择之前,干果槟榔会继续无序扩张、缺乏严格管控、没有摄入标准,危害着一部分人健康的同时拉动当地的就业与发展。
问题是,这样的经济发展,我们真的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