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秦始皇为何一辈子都没册封皇后,其实他一直 [复制链接]

1#

引言

公元前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死河北沙丘行宫,一代雄主溘然长逝。这位伟大的皇帝统治中国11年,开创了无数历史先河。

他是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君主,也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他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母亲是则是第一位帝太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连串的“第一”之中,唯独少了那位应该站在秦始皇身边的女人。

历史上的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立后,后世关于此事众说纷纭。沿着历史的缝隙一路搜索,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一二真相。

秦王政二十七年,皇帝东巡,途径回中山时特意命画师为一女子画像,随后还将画像带回咸阳寝宫之中日夜相看。这个女人可能就是秦始皇心中的皇后,只可惜终其一生她都没有来到皇帝的身边,这个女人究竟是谁?

太后失德—皇帝的童年阴影

在历史典籍中,与秦始皇有关的女人寥寥无几,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当属其母亲赵姬。只可惜这个女人没给秦始皇留下什么好印象,反而被不少后世专家认定为秦始皇不立后的罪魁祸首之一。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秦始皇在赵国首都邯郸降生,此时距离长平之战结束不到一年,损失了四十万将士的赵国百姓对秦国人恨不得啖肉饮血,赵王为了平息民愤,决定将待在邯郸城中的秦国质子王孙异人处死。

得知消息的异人联合商人吕不韦连夜逃回了秦国,只留下妻子赵姬带着刚刚出生的嬴政在赵国艰难求生。

直到异人登基,赵姬母子才得已返回秦国。此时嬴政已经十三岁了。孤儿寡母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十三载,母子之情十分深厚,如今重得富贵,照理说母慈子孝,赵姬日后应安享天伦,可惜她偏偏是个不安分的女人。

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死去的当年,赵姬便勾搭上了自己的老情人吕不韦,当年在邯郸时,赵姬便是吕不韦的妾室,因为被异人看中,才被送了过去。

如今异人死去,孤独寂寞的赵姬便想着与吕不韦再续前缘。史书上说:“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也不知那时为父亲守灵的嬴政听着母亲宫中的笑声,心中有何感想。

后来的赵姬愈加放纵,她从宫外找了个身怀异术的男子嫪毐,将其假扮为太监陪在自己身边,两人一起跑到郊外的行宫中终日行乐。

赵姬还为嫪毐生下两个儿子。一次嫪毐醉酒后与一位大臣发生口角,竟口不择言说道:“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呼?”

一时间,秦王生母的乱行在秦国上下疯传,让身为秦王的嬴政羞愤难当,无地自容。而自知东窗事发的嫪毐与赵姬竟决定起兵谋反,杀死嬴政让自己的私生子即位。

公元前年,嬴政在雍城蕲年宫行冠礼,嫪毐趁机兵变。这一刻,二十多年的母子亲情彻底断绝,秦王将嫪毐五马分尸,暴尸示众。

两人的私生子被扔到地上,活活摔死。而母亲赵姬则被赶出咸阳,发配离宫。吕不韦也被罢免丞相,最后不得不饮鸩自杀。

一系列的变故让年轻的秦王性情大变,母亲的失德就像一片阴云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每每想起太后的乱行已传至六国,秦王便觉得汗颜无地。

而母亲为了其他男人竟要杀死自己的行为,更是让他对女人失去了信心。尽管他的后宫充斥着佳丽,但所有女人只是他的生育工具。

巴寡妇清—贞洁之女可兴国

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中,有一处秦始皇东巡时留下的石刻,全石一共字,包含着秦始皇对于女性的直接态度。

石刻上说“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女人有了孩子还要二嫁,这是极其不贞节的行为,必须处死加以惩罚。

同时全国上下必须做到男女有别,严禁各种奸淫之事。

最后,如果男人出去偷情被发现,他的妻子杀了他也不算犯罪。石刻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对赵姬和嫪毐的控诉。

先秦时期,两性关系还未受到后世礼教的束缚,十分开放。《周礼·地官司徒》曾记载,全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有专门官员登记管理,为未婚男女提供相亲。

每年春天的第二个月是男女幽会的时间,各地的男男女女聚集到一起,谈情说爱,这里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说到兴处当众私奔也不算犯法。

各国甚至为男女幽会开辟专门场所,宋国在桑林中,楚国在云梦泽,陈国在宛丘,齐国在麦田。直至秦朝建立,这股男女自由淫奔的风气一直没有消散。

而秦始皇竟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民众的风俗习惯对着干,可见他母亲对他影响之恶劣,以及之后他对女性贞洁的执着。

秦灭亡六国之后,六国后宫女子皆进入秦宫。秦始皇对这些女人十分厌恶,他痛恨她们忘记亡国的耻辱,谄媚讨好新君的行为。这些后宫女人在道德上全部有亏,不配做他的皇后。唯有贞洁之女才能入他的眼。

史书上说,巴郡有个女人名字叫清。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但她并没有改嫁,而是带着儿子坚守丈夫留下的产业,还将其发扬壮大,秦始皇听说后赞赏不已,不但给她“贞妇”的称号,还赐令她“旁坐”,也就是可以坐在皇帝身边与他近距离说话。

在清去世之后,秦始皇还为她建造“怀清台”,以彰显他对贞洁妇女的赞赏,这或许就是历史上最早的贞洁牌坊。

若这世间男女皆道德有亏,不配与皇帝分享至高的权力。那秦始皇的心中究竟有没有能够与他相配的人呢。其实是有的,只不过这个女人不是人,而是神。

后宫争斗—皇帝巡游寻神明

公元前年,齐国都城临淄跪服在秦军的铁骑之下。自此秦王扫六合,四海归于一统。这是先人从未达到的伟大成就。

秦国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与廷尉李斯上奏,援引古书中“古有天皇、帝皇、泰皇,而泰皇最贵”一句,希望将秦王的头衔更改为最为尊贵的泰皇,秦始皇却不同意。

在他看来,天皇、地皇、泰皇不过三皇之一,自己的功绩已是功高三皇,德盖五帝,无需再借用他人的尊称。最后,他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抽取一个字,组成“皇帝”这个新的头衔赋予自己。

先秦古人的心中,所谓“皇”是人们对于祖先神的敬称,而“帝”则是掌握天地万物的至高神的代号。秦始皇选择这两个字,一是表明自己已是这世间至高无上的主宰,二是自己已不仅仅是人间的主宰,更是要成神。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秦始皇更加不可能对凡间女子动心,也不可能选定任何一个后宫女子为后。而之前发生过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他的这种想法。

当年秦始皇的父亲异人之所以能从一个平凡的国外质子一跃成为秦王,华阳夫人功不可没。此女为楚国女子,深受秦孝文王的宠爱,异人正是拜她为养母,才得到了太子之位。自那之后,楚国势力一直盘踞在秦国宫廷之中,秦王的后宫更是楚女的天下。

就在秦王扫灭六国之时,已经官居秦国丞相的楚国王子昌平君突然反叛,他自立为楚王,纠集势力反抗秦军。虽然最后兵败身亡,也没有对秦国一统大业造成太大的障碍。

但这件事在秦始皇的心中留下了阴影,后宫女人皆来自六国,不论封谁为皇后,都难保日后势力壮大,扶植母国复辟,让自己一统天下的大业毁于一旦。

历史有一项有意思的统计,秦始皇一生共十八个儿子,最小的儿子胡亥出生在公元前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那一年,自那之后秦始皇再无一个儿子出生。或许那时他的目光已不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