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述福建小山村里的一尊千年罕见肉身佛像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引言

在福建省中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关于一尊千年肉身菩萨的故事精彩而感人,小编也曾到实地拜访过,本文就是根据自己的感受,从而带领大家多方面、多角度地一探究竟,还原千年肉身佛像的传奇历史,精彩故事共分十一部分,篇幅较长,请耐心阅览,预计需5分钟。

一、南方农村的祭拜传统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的农村在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拜、游神活动,他们把宗祠里供奉的菩萨、神像隆重地请出,放坐轿里,由四个未婚青年壮汉抬着,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巡游全村,不漏过任何一户人家。确保福荫全境,惠及人人。

巡游路上,全村出动,热闹非凡,烟花爆竹轰天响,锣鼓唢呐震耳闻。锣鼓队开道,神仙大轿居中,腰鼓队、歌舞队、舞狮队殿后。路上还要将佛像左摇右晃、上提下抖,把佛、神颠乐了,就更能显灵保佑大家。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水果、糕点等供品,焦急而又兴奋地等着巡游队伍过来,好亲自迎神接福,保佑全家平安发财。入夜还会放映由村里某某人包场的电影,不过现在不时兴了。

二、小小山村里的章公祖师

春节里的祭拜、游神是全体村民的头等大事,千百年来一贯如此,从未间歇过。在福建山区里的一个小村子—大田县吴山镇阳春村的林氏族人们也如此,他们秉承传统,年年祭拜、游神。不过他们供奉、祭拜的是章公祖师。

据林氏族谱记载,章公祖师,法号普照,俗名章七三,宋朝人。从小随母亲来到阳春,小时候是个放牛娃,有一次放牛时,在一个名为“佛子格”的地方,受到仙人点化,得道成为一代高僧。章七三皈依佛门之后,广结善缘,救苦救难,自己采集草药,免费救助四方民众。当时该地区瘟疫肆意横行,阳春林氏族人得到章公祖师的救助,才得以维系生存繁衍。

章公祖师37岁时(约公元年)圆寂,其肉身不腐,当地百姓便用漆泥贴护遗体,表面镀金铂成为一尊佛像,给予供奉。林姓族人为感激其救助之恩,视其为“开山恩主”,因其真身四肢身首俱全,后人称之为“显化六全章公祖师”。

章公祖师佛像

元朝时(公元年),林氏族人捐资出物,占卜选择吉日于壬辰年乙巳月壬辰日(即公元年5月18日)吉时重新修塑章公祖师金身佛像。此后历代林氏族人一直将章公佛像供奉于林氏宗祠普照堂大殿的正厅之上,而林氏族人的祖先牌位则退居于左侧偏厅供奉。

阳春村的林氏在章公祖师的庇护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以章公祖师做榜样,民情质朴,乡风蔚然,知恩图报、和睦邻里。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年。

三、章公祖师佛像的保护

年冬,随着“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如火如荼进行中。供奉了上千年的章公祖师佛像成了破旧重点对象,工作组进驻了阳春村。村民们每天都被叫到村部去参加学习班,晚上开会,要求他们告知章公藏在何处。村民们表现出无比的团结,当时唯一的守护人不惜跳崖以死守住秘密,也绝不开口。

在此之前,章公已经被秘密转移到比邻的也是林姓的东埔村,稍后村民又将章公藏到了山上无人居住的木头房子里,但担心工作组找到,仍便抱着章公四下里往山上躲藏。章公重达百斤,扛的时候要从背后出手,一人半抱半扛,两三人轮流,最多一晚上要转移2-3次。一旦其中有人被工作组叫去,为防止泄密,另外的人就会立马再将章公转移,情况紧急时一个人也要抱着章公往山里跑。

转移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不敢打灯。晚上山上没有任何光源,只能凭借着远处被月光照出的模糊轮廓来辨识方向。由于山林茂密,人烟稀少,尽管走的是自己熟悉的山路,但泥泞的地面和复杂的路况,加上提心吊胆,使得体力消耗极大,甚至有人的心跳加速到快要窒息。

当事人林传注说,当时工作组让村民跪在碎瓷片上,问他们知不知道章公在哪里。一位村民的回答有些含糊,此时他的父亲林书店一拍桌子喝道:你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村民应声回答说不知道。等工作组的人离开后,林书店赶紧扶起了村民。

尽管如此,工作组依旧不依不饶,紧追着村民们不放。无可奈何之下,众人想出掉包方案,让陈公祖师替代章公祖师。陈公祖师是阳春村另一尊佛像,内部虽没有肉身,但有舍利。

某天晚上,一位村民假装配合,带领工作组的人前去寻找章公,但实际上带他们找的是陈公祖师。等到了佛像前,为了防止工作组认出,村民故作积极,先上前一步用柴刀把陈公的脸破坏,随后撬开底座,取出舍利扔进草丛,待事后再回到现场拿走舍利。

陈公祖师的佛像被当做章公于村部前被烧毁。目睹此景,在场的村民纷纷落泪。

随后的日子里,章公被转移到了密林里的老木房内,用稻草进行掩盖。等工作组离开后村民也不敢大肆祭庆。直到年,章公仍然在各个自然村中轮流保管,并由当地主持祭祀。陈公祖师也于多年后进行重塑,如今被保存在阳春村圣泉寺。

直到年,章公才回到普照堂,由族人林乐松专门看管。林乐松虽孤身一人,但他也是一个很信章公的人,住在普照堂附近,照看的每个月可以领到村民自发捐助的几斤谷子和肉。

四、佛像的离奇失窃

时间来到了年的农历十月初五,这天是章公祖师的佛诞日

此时章公的肉身佛像端坐在大殿正中,低头凝视着眼前的信众们,只是由于常年的香火熏绕,他的脸变得有些发黑。

阳春村的宗祠普照堂下人头涌动,屋外鞭炮震耳。村民们提着五颜六色的瓜果供品布置在章公身前的供桌上,点香烧烛、磕头跪拜。远近的人如期聚拢在普照堂前,开启着一场盛大的庆典。章公佛诞这天比过年还要热闹。戏台上,生、旦、丑轮番上阵,男人见面互相请烟,女人背着孩子有说有笑。孩子们追闹嬉戏。

然而这次欢乐而短暂的佛诞庆典,却是章公祖师劫难的开始。事后人们猜想也许是这次活动中,佛像被人盯上了,贼人就混在热闹的人群里。

佛诞后的第19天,阳村村开食杂店的林乐妙起床较早,他的店铺就开在距离普照堂米开外的街上。七点多时,负责看守普照堂的林乐松匆忙来到他的店铺,哭着朝他说道,章公祖师没掉了,墙上挖了一个洞,大门是锁住的,章公从洞里被盗跑了。

“嚯,这还了得啊!”林乐妙一听这话,急忙和几个村民赶到现场。发现普照堂左侧土墙根位置被凿开了一个洞,大厅供桌上的章公祖师像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下原本穿戴在他身上的帽子、袈裟,而门锁完好无损。

随后林乐松赶忙匆忙赶到两公里之外的一家砖窑,砖窑所在的位置是出村的必经之路。当年43岁的村民林光明那时正在搬运砖块,林乐松上前便问,“光明光明,你昨晚有没有看到什么车子经过,我们的章公祖师没掉了”。

一听这话,林光明回想起前一晚的情景:

凌晨1点多,他正在砖窑里出砖,成品砖和人力板车堆在路边,堵住了路。他注意到,黑暗中有辆汽车正缓缓驶来要出村。他连忙招呼同伴把路清开,好让车辆通过。那时,村里的汽车并不多见,多是公家车出来办事的,村民看到了多少都有些敬畏。

林光明清楚记得,车辆距离他10多米时停了下来,是辆面包车。等驶过时,他看到前座坐着两个30多岁的男子,后座好像也坐了个人,盖着块红毛毯。他心想,应该是哪个医院。

当时的村道是土路,砖厂周围一片漆黑寂静,面包车短暂出现后,便消失在了黑暗中,不知去向。

这一幕林光明清晰地记到了今天,始终难以释怀。“我要是知道后面坐的是章公,拼了老命也要把他拦下来”。

章公失窃的消息迅速传开了,村民们纷纷赶往失窃地普照堂,神情慌张地议论这件事,整个阳春村都被悲伤笼罩。林光明放下手上的活儿赶到了,向村民们回忆前一晚的见闻,周围的村民鸦雀无声,有人不住叹气,其中好几位老人忍不住哭泣了起来。

章公对于阳春村民来说意义非凡,既是家人一般的存在,世世代代陪伴着阳春人;又是村民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历代的村民们供奉他、崇拜他,向他祈福。

让我们看看村民林明照的讲述,就更明白章公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今年40来岁的林明照从小听着章公的故事长大。每当茶余饭后,老人们就会在堂前屋后,跟和他一样大的小伙伴们说起章公的神话故事。这在闭塞的山村里听到这样的故事,并且章公像就在祠堂里供着,敬仰和崇拜的种子从那时就也生了根发了芽。稍长大后,他就跟年纪相仿的少年们开始争当“扛旗人”。

每年正月,阳春村民就会把章公“请”出普照堂,抬着他四处巡游。走在巡游队伍最前面的便是扛旗人,旗帜是一根三四米长的竹竿上绑着红布,上面用毛笔写着“章公祖师”四个大字。扛旗人走在前面既威风又光荣。小时候,他在扛旗的前一晚总激动地睡不着,让母亲第二天蒙蒙亮就要叫醒自己,一路奔向普照堂,把章公的大旗紧紧攥在手中。

随后村民马上报警,公安机关也迅速介入,民警来到现场进行勘察,据分析,以佛像体积而言,要通过墙洞似乎不大可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证据,案件至今也始终没被侦破。

章公失窃后,看守老人林乐松对此闭口不谈,直到去世村民也没有从他口中获得更多信息,此事也就成了谜团。

听闻佛像失窃后,村民立即自发开始行动,先是前往本村各个角落、外村各个路口进行检查;同时在周边城市打工的村民得到消息,也迅速前往车站、码头、古玩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寻找章公踪迹。当时村里有人在厦门海关工作,村里第一时间委托他帮忙留意,看有没有一尊黑脸佛像被送出去。

上世纪90年代,文玩黑市逐渐活跃,民间文物盗掘和走私愈演愈烈,但对未认定为文物的古旧物件缺乏有力保护措施,村民们的防护意识不强。因此农村祠堂里的佛像、供桌、香炉等因年代久远,由贵金属、名木或其他珍贵材料制作,成为盗窃重点目标。当初小编在厦门时就经常听说有台湾老板公开收购、走私文物等事情。

然而章公佛像如石沉大海,没丝毫的蛛丝马迹出现。村民们在不安和希冀生活着,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哪一天章公会自动回到他们的身边。

村民们对章公念念不忘,第二年佛诞如期进行。和往常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不同,村民们聚集在普照堂,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无人可拜,心中充满了不安。

年,章公失窃后第三年,阳春村民根据村里老人的回忆,集资用樟木重新塑造了一尊章公祖师的佛像,供奉于普照堂内,此后每年佛诞、巡游不曾中断。师傅手艺很好,佛像全身惟妙惟肖,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并不是章公。

章公的替代像(左)和重塑的陈公祖师(右)

村里很多老人在章公失窃后抱憾而终。村里有个老人在临终前一段时间里每天来到普照堂,望着章公佛像的替身一言不发。去世前几日,他已经走不动路,仍执意前往。子女为满足老人心愿,将他的铺盖放到普照堂前,没多久老人就离开了人世。

五、章公佛像现身

年3月6日,一个寻常午后,身在外地的阳春村村民林永团漫不经心地浏览手机信息,一则“匈牙利博物馆展出一尊来自中国的肉身佛像”的新闻突然出现在手机上。新闻来自于英国《每日邮报》的转报道,报道中提到:匈牙利自然博物馆正展出一尊来自中国的千年佛像,经CT检验,佛像内有一肉身,其内脏已被掏空。据研究,佛像里的和尚应生活于公元年左右,也就是中国的宋朝。

林永团看着新闻照片,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瞧那微笑,瞧那眼睛,还有姿态,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章公!章公终于现身了,此时距离章公失窃已近20年。

在阳春村,林永团家紧邻普照堂,少年时代,林永团曾无数次见过章公佛像含笑的脸。但他仍不能完全确定,记忆里章公佛像虽为金身,但由于香火熏染,面部一直是黑色,身上披着衣裳。而新闻图片里的佛像,金色的面庞上笑容温和,没有衣裳。

于是林永团拿着手机直奔同村的林乐居家,拿着手机问他:“你看着这是不是我们村失窃的章公祖师?”。手机图片里,一尊镀金佛像盘腿而坐,肩膀微微前倾,嘴角浮现笑意。和林永团记忆中的章公唯一不同的是,佛像手上拿着一把浮尘。林乐居翻箱倒柜,找出了年拍摄的一张章公的照片,同时拿着手机进行比对,“像,太像了!”。20世纪80年代,相机还是奢侈品,林乐居是当时村里拥有相机的少数人。年,他曾给章公祖师佛像拍过照片,胶卷时代的底片依旧保留着,这也成为后来追索佛像的关键线索与证据之一。

89年的老照片

展览中的章公佛像

第二天,林永团就开始整理章公的资料,编辑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