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细读资治通鉴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怎么一回 [复制链接]

1#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年,而秦王统一六国却在公元前年,一次消灭赵国军队45万的战斗,足以彰显秦国军队的强大,但何以又要过了近40年才完成秦国的统一呢,这中间就是发生了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使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后不久的战役里,大败了一次,这次大败,秦军有2万人被俘,商鞅变法90多年以来,秦国东征西战,从末有过这样的失利,一直以善战而决不投降的秦军竟然有2万人无法逃回,可见这次败仗败得有多彻底。而这场战役的过程却很有戏剧性,信陵君窃符救赵无数次被搬上各式各样的舞台,可见其经典性,那,“窃符救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信陵君魏无忌)

长平之战之后,秦军其实也大伤元气,经过3年的恢复之后,公元前年,秦军重整旗鼓,再次攻赵,赵国已无力应战,很快赵国国都邯郸被围,赵国当时的平原君赵胜的妻子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于是,平原君多次写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魏国发兵救援,无数次请求之后,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

秦军攻赵是打算灭赵的,因此,早做好了政治准备:

秦王使谓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之者,吾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遣人止晋鄙,留兵壁邺,名为救赵,实挟两端。

秦王派人对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早晚就会攻下,各国中谁敢来救赵国,我灭了赵国以后,必定调动大军先进攻它!”魏王惧怕秦国,于是派人去让晋鄙停止前进,屯兵邺城坚守,名义上说是来救赵,实际上脚踩两边,远远的持观望态度。

信陵群不能看着自己的姐姐在赵国有危险,也不愿意在信义上输给平原君(因为这个时候平原君派来的信使一个接一个,昼夜不停),于是多次向魏王请求,并且发动朝中大臣向魏王请求让晋鄙发兵,可是魏王始终不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信陵君悲愤交集,他把自己的门客集中起来,大概有一百余辆战车的样子,打算以这一百辆战车去救赵,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侯嬴)

这里需要提三个人物,一个是侯嬴,一个是朱亥,一个是魏王的姬妾如姬,这三个人都是受过信陵君照顾的人。

《资治通鉴》这样记载: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乃谢客就车,至公子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朱亥)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家中贫穷,在魏都大梁任夷门守门官吏(其实就是看大门,老无所养的一位门官罢了)。一次,信陵君设盛大酒宴招待宾客,来客已经坐定,魏无忌却吩咐备齐车马,空着左边位置,亲自去接侯嬴。侯嬴穿戴旧衣破帽,跳上车子,昂然上坐,也不谦让。魏无忌亲自驾车,更加恭敬。走到半路,侯嬴又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集市上当屠户,请让车子绕到他那里去一下。”魏无忌指挥车子进了集市,侯嬴下车见到朋友朱亥(其实就是屠夫),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与他谈话;同时微微斜视信陵君(看他的态度),只见他态度仍然十分谦和,于是告辞朋友登车,到了魏无忌府第。魏无忌引侯嬴坐在上座,向各位宾客介绍称赞他,宾客们都很惊讶。

(窃符救赵)

战国是大争之世,有很多礼贤下士的名人,信陵君就是其中之一,前面讲过的鸡鸣狗盗孟尝君也是其中之一。

如姬呢?对他的介绍,司马光借侯嬴的嘴说了出来。信陵君带着他的一百多辆战车经过北门时,看门的侯嬴不加阻拦,也不加入队伍,信陵君觉得奇怪,于是走出去一段距离之后又回来见侯嬴,侯嬴料定他会回来,于是……

侯嬴屏人曰:“吾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尝闻公子为如姬报其父仇,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公子诚一开口,则得虎符,夺晋鄙之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公子如其言,果得兵符。

侯嬴屏退左右随从悄声说道:“我听说晋鄙的调兵兵符在魏王卧室里,他最宠爱的如姬,有办法偷出来。曾听说公子您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表示愿意为您办事,万死不辞。公子只要一开口,就可以得到调兵的虎符,夺去晋鄙的兵权,北上救赵,西抗强秦,建立五霸的功业了。”魏无忌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拿到了兵符。

(虎符)

这里的兵符不一定是这种虎符,这是秦国制下的虎符,但作用大致是一样的,兵符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君王处,一部分在带兵将军处,两部分能够完全吻合才能调动人马。信陵君要调兵,必须有虎符才行。

晋鄙是位负责任的将军,见信陵君拿着虎符来接管军权,觉得奇怪,于是不肯交出兵权,这时,信陵君的随从朱亥不干了,这位屠夫出身的门客从袖子里拿出来40斤重的铁椎,一椎就把晋鄙给打死了。

信陵君战前做了动员和改编,“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父子两人都在军队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两人都在军队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一个没有兄弟的,可以回去奉养父母!”于是选定八万士兵,挥军前进。显然,这种战前动员使十万魏兵一下子走了两万,但因为无后顾之忧,反倒增加了战斗力。

久围邯郸而不能攻下的秦军被这八万部队大败,其中两万投降。秦军败退之后,大约20年左右没有再东出进行大规模灭国性的战争。当然,也是因为那个杀了赵军40万的秦军统帅战神白起在这一段时间死掉了,秦国军队一时之间人才凋零,缺少善于统军的将军,秦国进入休养生息的历史时期,其他各国也暂入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