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m全国一卷历史部分选择题是从24-35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姚哥通过试卷给大家讲解历史背后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年全国一卷历史高频考点背后的故事(选择题部分上)
上一讲说到了第28题,本讲咱们接着讲29题-32题。
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答案为A。考察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主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不统一,反映出市场交易混乱不一,不利于商品交易的便利,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选项是无关选项,C选项材料主旨为度量衡不统一,而非国民经济结构。D项中“阻断了”说法绝对,只能是影响商品流通。
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国度量衡漫谈
中国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掬,两手谓之溢”。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商代遗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长度约合16厘米,与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端距离相当。尺上的分寸刻划采用十进位,它和青铜器一样,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而于公元前年制造的标准量器铜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用度量审其容。方升遗存至今。
《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作量器时冶炼青铜和铸造的技术条件及所包括的各个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汉代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汉末刘歆将秦汉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收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最早的度量衡专著。
长度单位规定
度:“度”是度量长度、距离的单位,如:分、寸、尺、丈、引等。《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
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
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长24.厘米,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
重量单位规定
春秋中晚期,楚国制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一铢重0.69克,一两重15.5克,一斤.3克,十枚相加约克,为楚制二斤。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铜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纽和穿线孔,一面显出贯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线,全长为战国的一尺。形式既不同于天平衡杆,也不同于秤杆。可能是介于天平和杆秤之间的衡器。
秦汉以后杆秤流行。
权衡:砝码或秤锤叫权,秤就叫衡,权衡就是称量物品轻重的工具。
钧石:钧、石是用来测量重量的准据。三十斤为一钧。
斗斛:斗、斛都是容量的器具,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明代时已经改五斗为一斛,十斗为一石。
国际公制在中国的推行
明清两代采用营造、库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学技术,在钦定《数理精蕴》中对度量衡详加考订,并用万国权度原器与营造尺、库平两进行校验。营造尺相当于米制32厘米,库平两约合37.3克。
光绪34年(年),清政府拟订划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铂铱合金原器和镍钢合金副原器,次年制成运回中国。
民国初期,社会动荡加剧,在国计民生与对外贸易方面,度量衡制度更加混乱。民国三年三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权度条例》,定其制度为甲、乙两种。甲种是采用清代的营造尺库平制,主要考虑民众习俗,需要一个过渡阶段;乙钟是采用万国公制(即米突制),这对对外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后经修改更其名为《权度法》,于民国四年一月六日由大总统明令公布,仍采用甲、乙两制。
但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这就是本题目出题的历史背景,于是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规定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并暂设辅制“市用制”作为过渡,即1公尺为3市尺,1公升为1市升,1公斤为2市斤。改革后的市制适应民众习惯,又与公制换算简便,逐渐为民众接受,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国。
民国度量衡划一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的度量衡管理体系,而且实现了度量衡的部分划一。“米制”的引进与实施是根本性的突破,它摆脱了几千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地与世界接轨,接受科学进步的事物,这是对我国几千年形成的度量衡制度的一次彻底革命。
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自年1月1日起,法定单位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3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答案为B。材料时间为年5月,新中国建国前夕,再结合材料内容,可以推断为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只斗争、不联合资本家”和党的方针政策是根本上相违反的,得知这一指示内容为要与资本家合作即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故答案为B。公私合营为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时间为-年,排除A。C选项国营经济占主导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一五计划。
背后故事:七届二中全会不仅仅有两个务必!
中国共产党于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会议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