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公元前207年,大秦战神章邯走进了项羽营 [复制链接]

1#

公元前年7月,纡水畔初秋的风还是和煦的,但秦国的将士们却分明感受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冷意,那冷意从遥远的咸阳城吹来,似乎要将他们每一个人都冻成任人砍杀的冰雕。

秦国的最后一位战神回望着身后的城池,目光黯然,他仿佛听到咸阳宫歌舞升平的嬉闹声,隐约看到了宫殿檐角勾勒出一把杀人于无形的匕首,看了一眼那疲惫不堪的大秦战士,叹了一口气。

那一日,他走进了对手项羽的营帐,几年之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西楚霸王亲封的雍王,这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二十万大秦将士因他的投降而死。

那年,他未曾殉国,最后,也未能善终。

横空出世的大秦战神

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率领着大秦的铁骑,所向披靡,结束了从周朝末年以来的多年的诸侯纷争,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与他本身的雄韬伟略分不开关系,但最重要的是秦始皇拥有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和一群拥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这是秦朝的统一六国的军事基础,也是一个国家能够强大最为重要的因素。

大将军王翦与他的儿子王贲在他攻打六国的战争之中立下了赫赫功勋,司马迁在写《史记》之时认为王翦是秦国的开国之将,而王翦打过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就是灭亡楚国的战争,他的对手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项燕。

除此之外,还有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威震西北,使得匈奴退守千里的蒙恬,他的弟弟蒙毅也是一个著名的军事人才,虽不常领兵打仗,但文韬和谋略在当时秦国朝堂之上排的上前几。

这些人为大秦帝国奠定了一个辉煌的开局,但大秦的国运却在沙丘之变之后迅速衰落。

这些名将的辉煌也永远地留在了始皇帝的时代,后来,王翦年迈,选择退隐,蒙恬蒙毅兄弟被秦二世胡亥一杯毒酒赐死,其他人也死的死,散的散,清除了对自己不利的朝臣后,秦二世开始了他昏庸残暴的统治生涯。

秦始皇亲手打造的大秦帝国被胡亥用短短几年的时间折腾得一塌糊涂,他肆意妄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再加上连年的饥荒和残酷的刑罚,被逼迫的没有活路的老百姓纷纷揭杆而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即将拉开序幕。

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了威胁大秦帝国的一把大火。

可是那个时候,昔日旁人闻风丧胆的大秦名将们大都凋零,哪里去寻找保护大秦的将领呢?答案当然是找不到,于是,原本不是武将的少府章邯被推到了将领的位置。

他,将成为大秦的最后一位战神,大秦帝国最后几年的唯一一根顶梁柱,他一战成名,挽狂澜于既倒,一举打败了陈胜的大将周文,将起义军赶到了函谷关之外,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章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齐、楚、魏三国联军纷纷败在了他的兵戈之下。

天才与天才的对决

陈胜派出的周文的大军打到函谷关的时候,京城根本没有多少兵力,而周文率领着一百二十万大军(《前汉记》记载一百二十万,《汉书》中记载为十万),惊慌失措的秦二世胡亥对着满朝群臣着急的问道:“怎么办呢(奈何)?”

然而没有人回答他,作为偌大帝国的皇帝,从他杀死忠诚良将,兄弟姐妹,全然信任赵高的那一刻,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此时此刻的他才明白,大秦帝国是真的要被他玩没了。

只有少府章邯站出来说道:“盗贼已经来到了这里,兵重势强,如今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骊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

没有办法,秦二世只能大赦天下,让章邯率领着刑徒去抗击周文的大军,而这个时候的章邯,根本就不是一员武将。

作为秦朝的少府,他平时的工作就是征税和宫廷衣食起居,根本没有过打仗的经验,或许,都没有涉及过军事,换句话说,在领兵上阵之前,章邯只是秦王室的一个财务秘书。

章邯无疑是一个天才的军事领导,几万刑徒在他的带领下居然打败了周文的军队。

不过战争结束之后,大多数还是偷跑了,留下来的,几乎都是秦人,他们明知前途渺茫,但还是愿意为大秦作最后的拼死一搏。

帝国万马齐喑之时,他们站了出来。

章邯使用重兵围住了临济城,城中是起义的魏国人,一围城,其他救援势力纷纷赶来,来一个是一个的被章邯包了饺子。

章邯这个围城打援的方法消灭了不少的起义势力,但与此同时,一股强大的起义力量也崛起了,两个天才即将在战场上对垒。

楚军攻打秦军失利,楚军将领项梁死在了不知名的秦卒手中,这是秦军打的最为漂亮的一仗,也是秦国噩梦的开始。

因为从这一天开始,项羽正式成为了楚军的统帅,他与章邯的相遇是两个军事天才的激烈碰撞,项羽勇猛果敢,章邯筹谋无双。

双方展开了巨鹿之战,这是决定历史的一场战役,章邯被打得步步维艰,章邯善于谋划,军事谋略过人,但项羽偏偏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两军在漳水两岸相持了好久。

但历史的大潮终究不可违抗,楚军背后是苦秦久矣的天下百姓,秦军的背后是不靠谱的赵高和胡亥。

彼时,赵高和胡亥早已用以莫须有的谋逆的罪名将秦帝国的另一根顶梁柱丞相李斯杀害,大秦帝国风雨飘摇的江山,章邯一人支撑的苦不堪言,他要放弃了。

赵高独揽大权,甚至派人追杀章邯派去咸阳见皇帝的长史司马欣,章邯得知此事,明白赵高要对自己下手了,心灰意冷……

于是他和项羽约定在洹水南岸殷墟相见,两人缔结盟约,章邯正式归顺了项羽,成为了楚之雍王,司马欣也成为了上将军。

这或许是章邯一生之中做的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倒不是因为他投降项羽,毕竟,不愿意为暴虐的秦二世守卫疆土也是正常的一件事情,没有人规定将军一定要为国殉身。

他的错误在于算错了形势,算错了项羽和六国之人对于秦国军队的容忍度,他没有想到六国之人对秦军恨入骨髓,楚军夜间突然动手将秦军活埋。

他用投诚换来了荣华富贵,而那二十万秦军却全部被坑杀在新安,而那里,距离当年白起屠杀赵国兵士的长平不到一百公里。

那里还依稀残留着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森森白骨,如今成为了秦军的葬身之处,此事成为了一代名将章邯一生之中最大的污点。

一代战神,自刎而死

为了大秦,关中父老将二十万子弟托付给了章邯,章邯投降,一方面是怕赵高的算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全这些将士的性命。

可这一切,都在他得知二十万大军被活埋之后变成了一个可怕的笑话,从那一刻起,章邯的心彻底地死了。

公元前年12月,项羽的大军走进了关中,他再一次将对章邯的承诺抛之脑后,项羽杀死了秦王子婴,杀光了秦国王族,一把大火将富丽堂皇的咸阳城烧的干干紧紧。

由于章邯还有价值,项羽将他分封在了关中,得到了三秦之一。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七十二战战无不胜,英勇非凡,秦朝破灭之后,项羽更大封诸侯,自号西楚霸王,以为天下都已经被他平定了,他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却没有想到,天下诸侯大多对他不服。

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天才,但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人才,鸿门宴上,他未能杀了刘邦,几个月后,他被刘邦逼得自刎于乌江,一代枭雄,太过刚愎自用,终是未能善终。

项羽大势已去,章邯也是孤木难撑,被项羽分封的三秦王,除了他都已经投向了刘邦,他苦苦坚持在西周时期的秦国故都废丘,固执的守着身为将军的最后一点尊严,他不愿意重蹈覆辙,也不愿意成为三姓家奴。

他的对手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另一个传奇——兵仙韩信。

彼时,三秦百姓都章邯恨之入骨,他们始终觉得,是章邯害死了那二十万将士,可是彼时孤木无援,他也曾力挽狂澜,也曾为大秦拼死战斗,但遇上了奸臣当道,民怨四起,主上昏聩的时代,他也别无选择。

就算是遇上了大汉最厉害的军事人才,章邯也未落下风,仍然在废丘苦苦支撑了两年的时间。

公元前年6月,汉军用计水淹了地势低洼的废丘,章邯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曾经力挽狂澜的大秦战神,终究落的个悲剧的下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