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同期共赢,跨期感激 [复制链接]

1#
点滴状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580.html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人”打交道最多,想和“人”打好交道却最难。

怎么办?

同期共赢、跨期感激。—1—同期共赢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交易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价值交换的原则,是共赢。共赢,是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双方都获得价值。如果只有一方赚钱,那就是建立在另一方损失的基础上,那就不干。所以,我平常说最多的话就是:对不起。因为,我尽量要求自己准备最好的内容,提前到达会场,以最好的状态,给我的合作伙伴咨询、培训、演讲。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人最终没有和我合作。如果是我的水平不够,我会说,对不起。这当然是我的错,没有给你带去价值。请允许我继续努力,等到有一天能满足你的需求时,我们再合作。但如果……我也会说,对不起。我们暂时也不能合作。就像一些商业机构举办“公益活动”,邀请我免费去做一场演讲。我说:你是一个商业机构,这场活动你向用户卖票,还不便宜,还有赞助商,明明是一场“商业活动”,为什么要叫做“公益”呢?他说:我们虽然收费有赞助,但是并不赚钱。这是一种对公益的误解,甚至故意的扭曲。如果说一场商业活动不赚钱就是公益的话,那么苹果的产品会就是公益演讲;宝洁的电视广告就是公益短片;所有倒闭的创业公司都是公益组织。是不是公益,关键看是否捐献自己的资源,帮助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大众。他甚至会说:这场活动那个谁谁谁也会来,会与你同台演讲,你就来免费讲一次。我说:对不起。我对公益活动不是这样定义的。我也不(与你)做免费的事情。这不是交换价值,这是想免费索取价值。这不是一件共赢的事情。我觉得,共赢有三种境界:第一,鸡的境界:我要赢。更重要的是你要输。第二,雀的境界:我要赢。如果因此你输了,别怪我。第三,鹰的境界:我要赢。但你也要赢。否则就别干了。鹰有时候会飞得比鸡要低,但鸡却永远不可能飞得比鹰更高。要么共赢,要么不干。—2—跨期感激同期、同阶段的事情,要合作共赢。跨期、跨阶段的事情,要回报感激。当自己处于每一个新阶段的时候,都要感激上一个阶段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想自己刚刚创业的时候,一开始是在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办公。后来实在没办法,跑到朋友办公室,借用了一张桌子。当时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一直特别感激我的助理(现在已经升任为业务负责人),润米咨询的1号员工,在一开始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加入公司。稍微多说一句,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为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她。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在她讲完之后,旁边另一个候选人,轻轻笑了一下。于是我决定不招那个人了。可能那个人很厉害,但是听完别人发言之后,眼神移到别处,笑了一下。那个笑里面,有一丝轻蔑和不尊重。而她很真诚。真的如那句话所讲:真诚,是通往真诚的唯一道路。说回来。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她,也感谢她愿意冒着公司解散、随时失业的风险与我一起共事。在当时那个阶段,我们只能“共赢”,但我还没有什么能够报答和感激的,只能暂时记在心里。到了今天,当时可能随时要倒的业务已经成熟和稳定,这是我们共同耕耘的结果,这里面有她一半的功劳。因此我也和她承诺:如果你愿意的话,只要我还在创业,你就永远不会失业。假如有一天我生病或者退休不能创业了,我也会争取把你推荐到另一家特别好的公司。这是整个公司里,目前我唯一的一份承诺。这是我对她的跨期感激。至少我是这样想,要感激那些在自己最开始最艰难的时候,就愿意信任和帮助自己的人。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难得多。每个阶段,都要感激上个阶段的合作伙伴。下个阶段,也要感激这个阶段的合作伙伴。最后的话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是什么?同期共赢、跨期感激。有的人一辈子都只在乎眼前的那点东西,我一定要多拿一点,你一定要少拿一点。甚至去骗,去偷,去抢。这是零和游戏的心态,我必须赢,你必须输。这样的人永远是鸡,是雀,不是鹰。有的人一辈子都只关心自己的那点利益,谁曾经慷慨帮助过我?不晓得,不清楚,不知道。这是非常自私的做法,没有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这样的人可能永远也不懂,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这样。人与人的相处,彼此尊重,互相成就。同期共赢,跨期感激。我告诉自己,要努力这样做。做得还不好,继续努力。希望你也是。

下面这位老板的店其实开得还可以,开了三家店,也盈利,但老板在经历了各种尝试和挑战后,悟透了这个生意的痛点,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打算另起炉灶。老板这个阶段有点像我第一次开店的后期,因为看到了一些生意的本质,就不再留恋外表的浮华,去意已决,留不住。

有时候,我们要感谢这种当断则断的勇气,因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我们自己成长起来了,就应该选择更好的未来。

老板都悟到了了些什么呢?老看看老板的分享:

今年2月在喜马拉雅听到了老陈的开店笔记,听到了老陈关掉自己开了一年的饭店转型做了甜点类,很有同感,就一直听了下去。

本来不打算入群,我觉得大概率是一群老板在群里报怨生意的各种辛酸,并讨论一些不太实际的话题,可能听多了反而什么都不敢做了。结果看到老陈的寻找小而美项目,心动了。

那我就说一说自己这几年干过的事和总结的一些东西吧。

刚开始想自己创业,没经验就选了个门槛低,难度低的精品行业,这让我顺利的成了一个小老板,也就因为门槛低,难度低为最后关店留下了最大的原因。

第一个店,是一个标准的社区店,周围两个老小区,一个新小区,一店在两个小区去家乐福必经的路上,中午和5点以后人很多,所以房租是12万多,转让费7万,半年付,每年递增百分之八,实用面积97个平方。我当时只有17万现金,但想着半年付,刷刷信用卡也够了,结果证明我想多了。

店开起来了,总开支四十多万,幸亏有个靠谱的妈,也幸亏店铺生意还不错,第一个月七万营业额,第二个月开始就10万以上了,我也开始了漫长的还债历程。

这个开端让我知道了钱的预算得超额预估,而且得详细,不然会多花很多冤枉钱。

大概两年时过去了,账面上利润有五十多万,可除去自己的开支和还账,兜里也就剩下进货的钱了。这两年中因为定位的调整和装修道具的改变也花了三四万,这些钱都是这里几百,那里一千的花出去的,账不可细算,现在想想十分心疼。钱都是省出来的啊!

前两年我活下来了,账面上还挺好看,可是,两年的回本周期太长了,而且精品行业时尚性强,十四万的库存里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死货,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开第二个店容易倒闭。

第三年的时候账还清的,没压力的我心思开始活络了,第二个店提上了计划,介于之前的经验,我第二个店选在小区和菜市场的中间,面积22,房租4万多一年,转让费8千,产品系列减少,降低库存和装修费,因为靠近菜市场,产品定价也做了下调,当我信心满满等收钱的时候,我想多了。

第二个店投资十万,但是营业额也就一千多一天,一个月也就六七千收入,算下来也得一年半才回本,而且新的问题出现了。第一,两个店的货品定位有区别,对做数据和调货,采购,都增加了负担,多招一个人不划算,不招有时候又忙不过来。第二个问题是二店在菜市场旁,消费人群以大妈为主,买东西必讲价,而且太难伺候,买两元的扎头绳能试半个小时,没注意的话丢的比买的多。东西坏了我们都是免费维修的,可是个别大妈来了就得给她换新才行,不换就指着店里小姑娘骂,一言难尽。第三,店铺面积小了,产品不丰富,连带率和进店率都不高。

第二店出现的问题让我发现单纯的增加店是不行的,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可以复制的模式,能够合理管理员工,管理货品,管理客户的模式。这样才能开第三个,第五个,第十个店。于是我开始了学习之路,买书,报各种课程,这也打开了我的眼界,接触到了不一样的思路。

18年底我开了第三个店,总的还不错,日均多,都在计划范围内。可不知道是好运还是倒霉,我进货的主要供货商开始调整退换货*策,我们拿货多的客户开始卡退货率,我这才发现我生意顺利很大的因素是供货商的支持。同理,我的生意也被供货商卡住了脖子。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还谈什么模式,谈什么分店,可能开的越多,摔的越惨。这时候我又心动了。

在心动后的半年时间,我找了很多办法,也去了义乌,广州,结果都不行。又找了个同行,一起采购,想要增加话语权,想以一年几百万的采购量来谈条件,有效果,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19年中旬,我转掉二店,一店也想转型并重新装修,不过介于前面交的学费,我先做了加入水饮,雪糕等消耗品的尝试,想起提高连带和引流的作用,可试了几个月发现,我想多了。

水饮,雪糕的的营业额还挺好,很多顾客还来问有烟吗?在槟榔吗?就是对连带和引流没有帮助。就在我一愁莫展的时候,转折来了~疫情它来了,近四个月连续亏损,房租、工资、库存的压力都快让我没心情玩游戏了。

放下手机,我决定改行,用了两个月清理掉库存,看着花钱买回来的柜子,道具,又花钱请人搬去丢掉,那叫一个心疼哟。

我关掉店以后,总结了一下失败的因素,发现符合投资较少,回本周期在8个月内,可复制,操作流程简单,产品能控制在15个单品以内,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哪怕创业失败损失可控的行业就是小面积的餐饮,于是去年12月份去杭州,上海,重庆,成都了解了一下市场,最后决定从小吃做起。

回到昆明后我去了三家当地小吃连锁上班,想要偷师,可是都失败了,刚好看到老陈的这个项目,很感兴趣,特别是看到老陈三次实地考察,是在实实在在的做这件事情,希望能有机会交流学习,一起把这个事做好,十分感谢!

最后说说社群,老板怕一堆老板一起相互抱怨,没有正能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