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对好多中山人而言,广府童谣意味着欢乐与怀旧,因为时至今日,今天孩子们仍朗朗上口的广府童谣可能只有《月光光》、《落雨大》、《氹氹转》几首,但大部分的广府童谣近乎湮没。
那些年我们唱的童谣还记得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那些渐渐远离现代社会的古老习俗风物又隐约浮现于脑海;那些早已在成长中磨灭掉的的下。我们边画边唱,重回了顽童年代。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槟榔香,摘子姜,
子姜辣,买菩达,
菩达苦,买猪肚,
猪肚肥,买牛皮,
牛皮薄,买菱角,
菱角尖,买马鞭,
马鞭长,起屋梁,
屋梁高,买张刀,
刀切菜,买箩盖,
箩盖圆,买只船,
船浸底,
浸亲两个番*仔!
一个浮头(一个摸慈姑),
一个沉底(一个摸马蹄)。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咯,
阿爷睇牛佢上山冈。
虾仔你快高长大咯,
帮手阿爷去睇牛羊。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爸要捕鱼虾!
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
虾仔你快高长大咯,
划艇撒网就更在行。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五谷丰登堆满仓,
老老嫩嫩喜洋洋啊,
虾仔你快啲眯埋眼,
一觉瞓到大天光啊。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排排都有十二粒,
粒粒圆亮冇疵瑕。
氹氹转,菊花园,
炒米饼,糯米圆。
阿妈带我睇龙船。
我唔睇,睇鸡仔。
鸡仔大,捉去卖。
卖得几多钱?
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
排排坐,食粉果,
猪拉柴,狗烧火,
猫儿担凳姑婆坐,
坐烂个屎窟唔好赖我,
赖翻隔篱个二叔婆。
大笨象,
揸支枪(臭松香),
去打仗(揸支竹仔去打仗)。
打完仗,
返嚟食碗辣椒酱,
隔篱屋企烧炮仗,
问你响唔响,
唔响升你两巴掌。
河边有只羊,
羊边有只象,
象边有只马骝仔,
好似你咁样。
点虫虫,
虫虫飞。
飞到荔枝基。
荔枝熟,
摘满屋,
屋满红,
伴住个细蚊公。
呈寻剪,呈寻包,
呈寻糯米叉烧包。
老鼠唔食炸药包,
执到粮票买面包。
点指兵兵,
点着谁人做大兵,
点指贼贼,
点着谁人做大贼。
内容整理:中山日报微资讯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
材料源自广州日报
日报君私人(←长按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