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为什么从公元前年开始?他在害怕什么?各位,据司马迁所说,公元前年,正是周厉王37年。此人专横跋扈、独断专行,而且相当幼稚。据《国语》记载,有一次,他无意中听说,老百姓在背后议论他的不好,说他只顾饮酒取乐,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周厉王听后十分恼火,居然下令,说百姓在公众场合不得议论国家大事,谁敢嚼舌头,就杀谁。而且,他还派了很多的“监督者”,去各地巡查,看看此*策的执行情况。以至于到了最后,百姓在路上遇到熟人,只敢点头示意,不敢说一句话。各位,这就是成语道路以目的由来。
而到了公元前年,国人终于忍不了,于是起兵造反,赶跑了周厉王。接下来的故事就有多个版本了。胡适的说法是,周厉王的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叫“共”,一个叫“和”他们一起理*,啥事都商量着办,所以西周进入了“共和行*”时期。但顾颉刚先生则说,共和是周厉王的“相”,类似于后世的宰相。周厉王逃跑后,他负责处理国*,所以叫“共和行*”。
那司马迁是怎么说的呢?各位,有趣的地方出现了。据司马迁所说,“共和行*”这件事,是他在汉朝宫廷所收藏的古籍中看见的,所以他记了下来。但关于此事的具体情况,他看见了好多版本,每个版本的说法都不一样。司马迁坚持,自己写的历史,必须是真实的,经得起推敲的。
如今,关于“共和行*”这件事,古籍中的说法不统一,又无从考证,所以他干脆就不写了,以免误导后世。司马迁又说,事实上,在公元前年之前的历史,很多地方也是模糊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基于同样的理由,所以他的《史记》,干脆从这一年开始写起。好了,至此咱就明白了,他在害怕什么?
首先,由于资料匮乏,司马迁不敢写,他怕自己误导后世。其次,他写《史记》,是力求真实、精准的。他怕自己随性瞎写一通,万一日后被人发现了矛盾之处,岂不让人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质疑《史记》的权威性?第三,其实上文中司马迁的话还暗示了一点,那就是,公元前年之前的历史,什么三皇五帝、唐虞、夏朝等,有点神秘和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原因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