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考古百年那些从0到1的跨越中外联合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规范化 https://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

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记者张闻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周年之际,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考古百年:那些从0到1的跨越》,27日推出第八篇《中外联合考古:“走出去”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主题诗

古墟几度忍霜风,

西学东渐难自雄。

近年汉节频渡海,

青梅煮酒共从容。

位于帕米尔高原西侧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被群山环抱。年前,玄奘将他所见之费尔干纳描述为“土地膏腴,稼穑滋盛,多花果,宜羊马。”如今,曾在玄奘眼前的景色穿越千年,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的眼底。千年的山不变,而承载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明铁佩古城则被岁月埋在了脚下,等待着后人的探访。

明铁佩古城距今约年,有“丝绸之路活化石”之称。年起,朱岩石的团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同事们一起,开始共同着手发掘失落的古城遗址。

经过近十年的开掘,中乌双方一致认为它是公元前后费尔干纳盆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城池,而且极有可能与中国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大宛国国都有关系。朱岩石告诉记者,对中亚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城市文明进程的研究,中国学者有着天然优势。朱岩石说:“法国的、美国的、英国的、俄罗斯的大概有将近20个国家在那发掘。我们去那儿似乎是晚了一点。但是我们有优势,对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最早文献记载,实际上是汉代汉字的文献记载。司马迁的《史记》,还有《汉书》。所以他们(乌方)也非常欢迎我们能和他们共同去做这样的研究。”

除了文献的优势,中国田野考古的“独门秘籍”——“洛阳铲”也走出了国门,在明铁佩遗址发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考古工作者们通过观察铲头带出的土壤,判断地下有无房址、墓葬、道路、沟渠等情况。朱岩石说:“它是比较成熟的方法,从大学毕业老师是这么教的,到了工作岗位,先生们也是这么做的,我们也就这么学。当然里边有自己的感悟,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尝试到里边。比如现在的一些遥感技术、数字化的技术等。中国对于古代都市的考古方法在国际上还是独树一帜的,特别是考古勘探这一块。”

西方学术界在丝绸之路考古领域做了上百年的研究。但丝路考古不应只有西方视角,“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贸易发展,从古至今都有中国参与其中。与朱岩石一样循着张骞、玄奘之路走入中亚的还有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王建新团队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寻找大月氏”。王建新说:“从月氏的考古作为切入点是因为首先它是从中国过去的,本来的故乡在中国。先在国内找到它的遗存。后来它又西迁到中亚去了。这个工作是可以从国内做到国外的。年,我们走到国外去。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南部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过程,必然的选择。”

王建新团队沿着大月氏当年的足迹,从我国新疆一路发掘到乌兹别克斯坦。这支不到20人的中乌联合考古队做了几年的大范围调查,发现多处遗址,最终确定了大月氏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坐标。

让我们把目光从山的那边,移向海的彼岸,来到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角——红海边的塞林港。历史上,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行的繁华贸易港,如今历史的流沙已覆盖了曾经的繁华。年,中国和沙特签署协议,决定联合开展塞林港遗址考古。遗址的多个地点发现中国宋元时期的白瓷与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这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时任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表示:“现在可以看到郑和航海的时候,他的团队的7个人曾经深入红海,而且带了礼品的清单里面就有瓷器。而中国元代的时候,汪大元就曾经两次从泉州出发到了中东地区,再往前到唐代的时候,著名的外交家叫杨良瑶,也曾经到过巴格达,到过中东。所以中国与中东地区是确实存在着源远流长的交流,通过考古与历史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一段非常珍贵的人类文明交流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从丝路沿线到非洲海滨,从亚洲蒙古高原到中美洲热带雨林,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中国考古人的身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欧敏行女士高度肯定中国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所作的积极贡献。欧敏行表示:“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让它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并发展自己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对柬埔寨吴哥世界遗产,以及对于尼泊尔加德满都古地的保护,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再一次展现出其坚定的承诺,要矢志不渝的推动文明对话以及文化的多元性。”

从年中国的文物保护队伍第一次走出国门至今,中国已赴外开展联合考古项目36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21个国家,并与3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中国考古人通过联合考古这种形式,跨越时空展开对话,正在接续断裂的文明脉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我们在外的考古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树立一种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国考古学的很多方法,包括专用技术对于其他地区也同样代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考古人说

李新伟: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我现在主要负责在洪都拉斯的玛雅遗址项目。目前我们已经在科潘古城做了五年的工作,完成了很重要的遗址发掘。未来我们应该可以出版中国考古学家关于玛雅文明的第一个发掘报告。

魏兴涛:我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我们和蒙古国进行了联合考古工作,发掘了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我们的合作更加认识了中原文明当时和匈奴的文化交流。

岳连建:我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岳连建,考古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外的文化宣传提上了议事日程。考古事业也要向外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