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融合统一这一篇章到这里就接近结束了。今天我们来分享人类融合统一的三大力量的最后一部分——宗教信仰。金钱具有强大的诱惑和最为包容的心胸。帝国有刀剑的强大武力,那么信仰到底有什么力量,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融合的三大力量之一呢?
我们今天常认为,宗教造成的是歧视、争端、分裂。但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正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象的产物,所以他们也十分脆弱,而且社会规模越大,反而就越脆弱,而在历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让这些脆弱的构架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有了宗教之后,就能说法律并不只是人类自己的设计和想象,而是来自一种绝对的神圣最高权柄,这样一来,至少某些基本的法则便不容动摇,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因此可以说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这里有两大要素:
一: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是协议。例如职业足球不是宗教,虽然足球也有许多规则仪式和常常很古怪的惯例,但大家都知道是人类发明了足球,而国际足协随时可能开会,决定把球门变大或者取消越位规则。
二: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他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例如,虽然现在许多西方人相信鬼魂精灵重生,但这些信念并未构成什么道德和行为的标准,所以也就不算是宗教。
某个宗教如果想要将幅员辽阔,族群各异的人群都收归旗下,就还必须具备另外两种特质,第一,它信奉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不论时空而永恒为真。第二,它还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换句话说,宗教必须同时具备普世特征和推广特质。
多数古代宗教反而是具备区域特质与排他特质,信众只信奉当地的神灵,而且也没有意愿将信仰推己及人。到了公元前年间才开始出现具备普世和推广特质的宗教,这可以说是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对于人类的统一有重大贡献,决不亚于帝国或金钱。
让羔羊变得沉默
狩猎采集者采集植物、猎捕动物,但认为动植物和人类拥有平等的地位。所以万物众生都是直接与彼此沟通,协商关于这个共同栖息地的种种规则。相较之下,农民拥有控制着农场的动植物,可不会纡尊降贵去和自己的财产沟通协商。
农业革命最初的宗教意义就是让动植物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
偶像崇拜的好处
真正让多神论与一神论不同的观点,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于人类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因此,要向这个最高权力祈求战争胜利、健康或下雨,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希腊人不会浪费祭品去祭拜命运女神,而印度教徒也并未兴建寺庙来祭拜阿特曼。
要接近这个宇宙至高的权力,就代表要放下所有的欲望,接受福祸共存的事实,坦然面对失败、贫穷、疾病和死亡。因此,印度教徒有一种“苦行僧”奉献自己的生命,希望能与阿特曼合二为一,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苦行僧以阿特曼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认识到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所有世俗的欲望和恐惧都如梦幻泡影。从多神教的概念向外推导,结果就是影响深远的宗教宽容,多神论本质上就属于开明,很少迫害异教徒。
一般而言,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为狂热,更热衷传教。如果某个宗教愿意承认其他信仰,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本来就认为世上没有唯一的神,而是有许多神同时存在,第二种认为虽然有一位最高的神,但下面分成许多小神祇,信仰每位神祇,可以说是看到了部分的真相。在过去两千年间,一神论者多次发动,以暴力消灭其他竞争对手的战争,目的就是要加强自己的掌控。
在公元一世纪初,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神论的宗教。到了今天,除了东亚以外的大多数人不论信仰为何,多半都属于一神论的宗教,而且全球政治秩序也正是以一神论论为基础而建立。
最后的情况可以说就是,一神论宗教大张旗鼓把其他神祇从大门赶了出去,但又从旁边的小窗把他们迎了回来。以基督教为例,就发展出了自己的圣人系统,但这套系统可以说和多神教几乎殊无二致。
多神论除了促成一神教,也促成了一些二元论的宗教。二元论宗教信奉着善与恶这两种对立力量的存在。二元论认为,整个宇宙就是这两股力量的战场,世间种种就是两方斗争的体现。
二元论之所以成为一种身具魅力的世界观,原因就在于人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恶的难题”,苦苦无法解决。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邪恶?为什么有苦难?为什么会有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如果神真的是如此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事事完美,又怎么会允许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苦难?这让一神论者伤透了脑筋。
自然法则
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释迦摩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会产生欲念,而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遇到不喜欢的事,就想躲开;遇到喜欢的事,就想维持并增加这份愉快。但正因如此,人心就永远不满、永远不安。这点再碰上不悦的时候格外明显,像是感觉疼痛的时候,只要疼痛持续,我们就一直感到不满,用尽办法想要解决。然而,就算是遇到快乐的事,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而是一直担心这种快乐终将。
当崇拜的对象变成了人
有神论的宗教,重点在神的崇拜;至于人文主义宗教,重点就是对人的崇拜,或者讲得更明确,是对智人的崇拜。人文主义的基本信念,就是认为智人是独特的、神圣的,从本质上就与其他所有现代动物有所不同。对人文主义者来说,智人的独特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决定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意义。所谓的至善,讲的是对智人好。全球所有其他物种和生命,都只为了智人这一物种的利益而存在。
纳粹并不是反人性,他们之所以同自由人文主义、人权和共产主义站在对立面,反而正是因为他们推崇人性,相信人类有巨大的潜力。
他们顺着达尔文演化论的逻辑,认为必须要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不适合的个人,只留下适者,才能让人类继续生存繁殖。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要保护弱者,不仅不让不适者生存了下来,还给了他们繁殖的机会,这样就破坏了自然选择的秩序。这样一来,就算是最适者的人类,也不免被一群堕落的人类淹没,变得越来越趋近不适者,一代一代下去就可能灭绝。
科学家研究人类这个有机体的内部运作,并未找到灵魂的存在。越来越多科学家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什么自由意志,而是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我们的司法和政治制度碰上这些发现,多半是视而不见,不愿面对。但坦白说,现在这面堵在生物学以及法律和政治学之间的墙,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下一章我们将分享这一切成功的秘密,感谢各位的阅读,我是三思读书分享,愿您读后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