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元璋杀尽天下贪官,乾隆与贪官合流,两人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www.xxzywj.com/

朱元璋跟乾隆都是近代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两个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乾隆是清朝的中兴之主,他们都是历史上难得的明君,眼光长远格局很大,然而有个问题上,他们二人没有达成一致,甚至在做法上大相径庭,那就是对付贪官方面,这就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整个国家经受了多年的战火,如今终于得以安养生息,国内的景象可以用百废待兴来形容,朱元璋先是召集旧臣,对国内改革一番打造新气象,同时还定了一个新的规矩,那就是打击贪官,打击贪官本身不是一个什么新规矩,因为每朝每代都有,但是朱元璋对这方面尤为严格,甚至专门成立了打击贪官部。

而在这方面最让人瞩目的,是朱元璋制定的打击贪官力度空前,60两银子就直接能推上断头台,60两银子具体是怎样的一个数目呢?考虑到古代物价的浮动很大,放在今天来说,这是5万以上10万以下的一笔钱,这钱说多不说,说少但也不少,该罚是肯定的,但杀头确实有点让人不理解,总感觉朱元璋的打击贪官执行力度太大了。

朱元璋也不仅仅只是找个规矩喊喊口号,他本身对打贪官这方面非常热衷,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在位三十年多次发起过打击贪官的行动,其中有一次行动打击力度非常之广,甚至有人说天下官员都被杀尽了。

公元年,朱元璋登基第十八年,御史们举报了一场贪腐案,朱元璋本来也没有上这么大的心,毕竟贪官年年有,直到他查了之后发现今年特别多,这根本就不是一起普通的贪腐案,而是一起全国规模的贪腐案,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国库一年岁入的粮食是约3,万石,然而这次贪污案规模足足达到了万石,已经接近国库一年收成。

朱元璋得知详情暴起大怒,立刻下令全国彻查所有涉事官员,这么大规模的案子肯定不会是一个两个大官犯下来的,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系统性作案,大大小小上级下级,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涉及进来,并且贪污案还涉及到了很多地方的豪强家族与乡土地绅。

就算发现情况并不简单,天子之怒依然未消,朱元璋同样是强有力地执行了杀头政策,每个省会被杀死的官员至少达万余,有些省会上下牵连太死,更是几乎全部官员被杀尽,实际上,在朱元璋执政的30年里,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当贪官根本就是随时随地都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上,但可惜人性本自私,贪官杀不尽,春风吹又生。

说起来,朱元璋是有史以来对贪官最狠的一个皇帝,狠的甚至有些过头了,而之所以他会这样,也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朱元璋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里,要知道元朝是有史以来最贪的一个朝代,皇帝根本不管事的,官员们贪到百姓根本就是活不下去,出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当时来说这个形容十分贴切。

因此朱元璋的父母与乡亲都深受贪官污吏的危害,于是他小时候就对此痛心疾首,长大成了皇帝,朕的天下,你们还敢贪不是找死?

乾隆,清高宗与贪官的斗智斗勇

乾隆是清朝一统之后的第4个皇帝,乾隆皇帝一共在位60年,因此比较搞笑的是太子都老了,乾隆还是在当皇帝,最后只能选出孙儿来继承,对此事一开始的太子也是极其难受的。

众所周知,乾隆肯定是历史上难得的一个明君,然而乾隆在处理贪官问题的政策上,跟朱元璋大不相同,基本上乾隆对贪官的处理政策很温和,准确的来说这是非常有弹性的一个政策,有的人可能随便贪一点就被杀头了,但还有的人就算你贪很多很多,乾隆依然不会杀你,甚至愿意继续让你当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乾隆对贪官并没有特殊的看法,会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这一系列的事情,比如一个才能为的人,他为当地粮食增产了1石,但他贪污了石,乾隆会罚他,会警告他,但不会杀,而一个才能为0的人,他让当地粮食减产了石,自己还敢贪腐1石,基本上这哥们就是死定了。

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发生在乾隆第45年,户部尚书之子李侍尧上任两广总督,然而有人举报他贪污成性,不仅贪污民间金银,还敢对公款下手,此事波及甚大,很多人当场就请愿乾隆杀他头,然而乾隆还是想尽办法保全了他,虽然剥夺了他的爵位,一度押入大牢,但最后他啥事没有,只是李侍尧因此事被贬三品官,三品其实不低,依然权势滔天,而且离谱的是,在之后的数年里,他依然在继续贪污,乾隆也没怎么管过他。

原来不仅仅是老爹是户部尚书,带亲戚关系的原因,李侍尧本身是乾隆非常看重的一个人才,曾经多次处理国内的动乱与东南亚战乱,晚年的李侍尧还为乾隆出征平定了台湾的骚乱,虽然平定内部不比征伐外国有面子,但战功依然是非常耀眼,或许乾隆不杀他是对的?

清朝第一贪,和珅

乾隆时期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案子,就是和珅案,准确的来说,是乾隆死后才有的案子,但它发生在乾隆时期,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一点事都没有,他家族贪污了太多太多,而乾隆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资料表明,和珅一辈子贪污无数,而上文中的李侍尧贪腐案也是和珅处理得,离谱的是和珅把李侍尧贪的大部分都自己拿下了,只有少部分拿去交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贪腐究竟有多严重。由于和珅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资料随便查就一大堆,乾隆去世后仅15天,嘉庆对和珅下手了,直接抓捕抄家,最终查获银两物品无数。

说出来是非常的吓人,和珅的家产达到了清政府整整15年的收入,清朝第一贪实至名归,和珅甚至可以搏一搏,2年封建历史第一贪的位置。

然而有趣的是,和珅其实在年少的时候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而且还有一起非常著名的和珅赈灾故事,大约在年,此时的和珅不过是一个二三十岁的毛头小子,他被分配到了陕西安排救灾事务,当地灾情十分严重,和珅救灾搞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救济粮已经吃紧,但灾情虽然非常严重,很多的老百姓甚至没有得到帮助。

和珅最终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他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救济灾民的粥中撒了一大把沙子,好家伙,现场很多人直接就开骂了,排队的不少人骂骂咧咧的走开了。

原来和珅发现,很多来领救济粮的并非是真正的灾民,他们有的只是不愿意工作的流氓,还有的是想要贪小便宜的人,而撒了一把沙子之后,有能力吃饱的人根本就不屑一顾,但真正饥饿的灾民不会在乎,所以这个举动看似寒了灾民的心,实则却是在为灾民谋福利。

最后总结一下,朱元璋与乾隆时期的治贪手段大不相同,但防治贪官的心是一样的,朱元璋是非常的严苛,而乾隆可以说是奉行水至清则无鱼,同时相比较于人品,乾隆更看重能力。

在乾隆时期的贪官,只要你没触犯底线,适当的贪腐是可以被允许的,底线就是不能动科举、不能动灾民;二人具体谁对谁错说不准,但朱元璋很像是法家的治国手段,而乾隆更像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