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破匈奴之战华夏政权与匈奴部落的首次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在那个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zqbdf/

虽说后世的司马迁将匈奴人的起源归结于夏人西迁融合各地民族而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血肉兄弟也在各自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各自独具特点的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开始了彼此对立的攻伐。

不同于位于中原东北、多苦寒之地的燕国,占据如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靠近内蒙古草原的赵国往往是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首要突破点,承受着来自边疆的巨大压力。

尽管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极大地壮大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并曾一度大败匈奴等北方游牧部落,但面对来自西面秦国日益强大的压力以及公元前3世纪匈奴逐渐统完成统一,形成“左右贤王、中央王庭”的组织结构后的实力大增,赵国颇感压力山大。

时势造英雄,李牧也就在这种复杂的边境拉锯战争中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开始崭露头角。

赵惠文王时期,已经声名远扬的李牧正式被拜将、开幕,授予边疆诸镇的一切军政大权。为了彻底解决边境的匈奴问题、集中精力对抗西面的秦国,赵惠文王甚至一咬牙连边境的财政大权也全都交由李牧掌管,供其军费和幕府开支。承蒙君主信赖的李牧自然是感激不尽,结合赵国和匈奴双方特点开始了自己的战略规划。

一开始,李牧并没有想大多数人想的一样进行大刀阔斧的备战,反而做出了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举措。

回到边境当任主帅的李牧在大力犒劳士兵、修筑营寨、侦查敌情的同时,却发布了一条意味深长的训令“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一连数年都是如此,别说赵惠文王以为李牧怯战,就连李牧麾下的士兵和敌对的匈奴人都这么认为。摸不着头脑的赵王连忙催促李牧出兵,而李牧则奉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依旧我行我素。一怒之下,赵王选择了将李牧撤换,派出了新的将领接手边境。看透局势的李牧也没说什么,就悠哉回家关门称病。

不久,谨遵君命的新任将领以出击匈奴政策的指导边境士兵对入侵的匈奴人展开了反击。然而,以步兵为主的赵国军队毕竟跑不过四条腿的匈奴骑兵。在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战争中,赵国的军队疲于跋涉、损失惨重,而边境原本的农耕和游牧相结合的生产经济更是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无奈之下,赵惠文王只得再次任用了“在家养病”赵牧,并答应他“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的战略规划。

李牧再次来到边疆后依旧奉行过去的防御政策,仍敌人万般辱骂依旧我行我素、不为所动。匈奴人其后几年一无所获的同时也认定了李牧的怯弱,在边境线内越发深入、嚣张,而赵国的军队在每天严酷训练、休养生息的同时心里也憋着一团复仇的怒火。不久,深感军心可用的李牧决定展开决战,一举打垮匈奴人。

李牧首先结合赵国军队的优势、特点以及匈奴人善于奔袭的特性,抽调边境精锐,精选战车辆,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组建起一支全方位无死角的庞大军团。与此同时,李牧还利用自己的情报优势,故意到处散发大量牛羊和牧人,吸引匈奴的注意,并命一些赵国军队被小股匈奴人发现后假装溃败。得知有利可图的匈奴人无疑大喜,抱着对“怯弱”李牧的蔑视,匈奴单于亲自率十万兵马越过边境线,准备大捞一笔。而这一切也正中了李牧的下怀。

凭借对匈奴大股军队路线的预估,李牧在预先匈奴的路线上列阵迎敌。以战车方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和迟滞匈奴骑兵行动。令弓弩兵轮番发射,形成倾泻火力,对缺乏防甲的匈奴骑兵进行杀伤。同时将骑兵及精锐步兵布置于军阵侧后,伺机包抄追击。

此时新崛起的匈奴人正好缺乏与中原政权大规模交战的经验,出于心中蔑视做出了以骑兵冲击军阵的荒唐举措,不料冲击受挫,开始丧失骑兵的机动性。李牧自然乘势将麾下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

面对来自中原多兵种配合之间的战争,以单一骑兵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匈奴人在陷入包围之后由于缺乏抗压能力,迅速陷入溃败。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赵军更是乘胜追击,灭褴国、破东胡、降林胡等一系列匈奴的附属部落,声威大振!而这场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也由此载入了先秦战争的史册,为后世的无数军事家所热血沸腾。#春秋战国#

着实惋惜的是,前半生致力于拱卫边疆的李牧在其后半生却因为国内局势的变化调入内地抗击秦国,最终在反间计下为赵国的亡国之君赵幽缪王所捕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