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槟榔扶留,可以忘忧,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
槟榔的原产地在马来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台湾等热带地区。一直以来,我国的槟榔产业链基本上是沿袭着“海南的槟榔,湖南来加工”的模式。槟榔的种植、生产、加工不但是海南省和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同时这两个省份也是槟榔产品的主要消费区域。
笔者对于槟榔的些微记忆来自小的时候,邻居家的哥哥到云南当兵,回到家的时候带了好多的槟榔,嚼的很厉害。那个哥哥的母亲让他不要嚼太多,对身体不好会上瘾的。那个时候笔者的年纪很小,对于那些会上瘾的东西很“惧怕”。
没错,就是惧怕,那个时候笔者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吸*的人因为*瘾犯了之后所展现疯狂和可怖(貌似那是演出来的)给笔者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震慑。在笔者的观念中,凡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即使是长大了知道槟榔跟那些东西是不一样的,但仍然对它很避讳。
其实,有关食用槟榔的好处和坏处一直备受人们的争议。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槟榔扶留,可以忘忧。”讲的就是槟榔这种神奇的植物带给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奇妙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的汉代,民众们就已经有了嚼槟榔的习俗。在嚼食槟榔的时候,用放有少量灰浆的“扶留叶”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到口中生津、口唇变红。
明·王佐在他的《咏槟榔》中描绘了南方妇女嚼槟榔的情形:“绿玉嚼来风味别,红潮登颊日华匀。心含湛露滋寒齿,色转丹脂已上唇。”由于槟榔可以用来做药,所以古人们认为嚼槟榔是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的,明朝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载曰:“(槟榔)与扶留叶合蚌灰嚼之,可辟瘴疠,去胸中恶气。”
槟榔生于南方,结橙红色果实,种子可以用来入药。扶留,生于蜀中,人们常取它的叶子和槟榔一起食用,有香味。槟榔和扶留一起食用的时候,味道美妙可以健体,让人们忘记忧愁。
这样的说法是真是假,笔者也不知,毕竟笔者胆小怯懦即使在成年也不敢去碰触槟榔,自然也是不知道槟榔和扶留一起食用的美妙之处。
“赠子槟榔花,杂以扶留叶。二物合成甘,有如郎与妾。”这句话中,作者将这槟榔和扶留比做“郎”与“妾”,笔者觉得这大概是因为槟榔和扶留可以互补的缘故吧。槟榔单个食之不觉有味,而扶留本是胡椒类的藤本植物,果实有些像桑葚,叶子有巴掌那么大,单食则味辛,少有爱食之人。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都有一定“缺陷”的植物,它们之间碰撞起了“奇妙”的火花,如同郎与妾金风玉露般的相遇了,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甘”了。世间的爱情也有这千百样,但想必如同槟榔和扶留一般互补的恋人可以更加的长久(纯属个人观点)吧。
本身两个并不“完全”的个体恰好遇到了能和自己互补的另一半,从此山不再是眼中淡渺的青山,水不再是涟漪的碧水,一切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却又似乎变了。
“槟榔扶留,可以忘忧”,笔者觉得着不单是口腹之欲的一种满足还有精神层面的一种满足。槟榔遇上扶留,它们将彼此的美味都给散发出来了,让人食之无忧,也让它们彼此的“价值”得到了升华了。生而为人,或许在那么的一天我们也可以遇到那个“槟榔”或者是“扶留”,让彼此都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