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古代历法,必须珍惜和传承的国学知识,
TUhjnbcbe - 2023/3/27 20:34:00
北京青春痘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8820.html

首先,我们看一个公考题。有些地方也考过类似的语文中考题哟!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发明。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了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应是[]

A、鼠或牛B、牛或虎C、虎或马D、上述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A。这个考题,就涉及中国古代历法知识。如果你认真读本文,这个题便会迎刃而解。

中国历法,是我国古代先民自创的各种历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01纪年法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如《左传.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十年”指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年。

小测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十六年”指哪一年?

答案:赵惠文王即位第十六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开头一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庆历四年,指公元年。文章结尾:“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指的是哪一年呢?很显然,“时六年”指庆历六年,公元年。

小测试:《续世说新语》中一文《刘仁轨谏唐太宗校猎》:“贞观十四年,太宗将幸同州校猎。”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元年是公元年,贞观十四年是哪一年?

答案:贞观元年是公元年,贞观十四年指公元年。

3.干支纪年法。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天干+地支=干支。我国古人用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小测试:请列举几个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

答案:“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小测试:甲午战争发生在年,年八国联*侵华以干支纪年是()。

A.乙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答案:B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人教版八下课文《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嘉宗朱由校的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测试题:清代袁枚《祭妹文》:“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写出此句中的年号和干支纪年。

答案:“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乾隆丁亥冬”指乾隆三十二年冬。

5.公元纪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公元年。

0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如唐朝李峤的诗歌《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诗中的“二月”就指早春二月。又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同样指阴历(农历)三月、四月。

测试题: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月”指什么?

答案:“三月”指什么?一般有两种解读。解读一:春天的三月,因前文有“城春草木深”之语;解读二:虚指,表示时间长,是“多”的意思,不确指三个月。指战火已经持续多时。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一年十二个月和天上的十二辰联系起来,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依序称为建子月,建丑月,建寅月等。按夏历,将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寅的叫正月,称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以下各月依次类推。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小测试: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请依据地支纪月法,推算出“建亥”指农历几月?

答案:“建亥”即农历十月。

小测试: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请依次写出其它月份。

答案:一月为建寅月,二月为建卯月,三月为建辰月,四月为建巳月,五月为建午月,六月为建未月,7月为建申月,8月为建酉月,九月为建戌月,十月为建亥月。

3.时节纪月法。一年分四季,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依次排列。如春季依次称为:孟春(农历一月)、仲春(农历二月)、季春(农历三月);如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指农历二月。

小测试:《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指农历几月?

答案:“孟冬”指农历十月。

小测试:峻青的散文《海滨仲夏夜》,“仲夏”指农历几月?

答案:“仲夏”指农历5月。

0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如《左传.崤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小测试:清朝姚鼐《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哪一天?

答案: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是:这;是月:这个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2.月相纪日法。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如: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胐(农历每月初三)、望(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既望(望后的第一天)。如清朝袁枚《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月相对,月亮圆满,所以称为“望日”。

测试题:南宋周密《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指哪一天?

答案:“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既:已经。既望,已经过了农历十五,那就是农历十六日。)

3.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戊申”就是干支,“晦”就是月相。

中国古代历法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等多个科学领域。这一宝贵传统文化,作为国人务必珍惜并传承。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历法,必须珍惜和传承的国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