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君子六艺,指的是中国古代贵族男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六门必修课,古代传统六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的周朝。
贵族阶层间以六艺为准绳,用以衡量下一代是否有资格拥有前代的头衔。
其考量内容涉及贵族男子需要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才能,故而又称“君子六艺”。
六艺的起源
“六艺”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需要明确的是,战国与秦汉时代有两个“六艺”。
其一是《礼记》《史记》《汉书·艺文志》等文献中的“六艺”。
另一个是《周礼·地官·保氏》中的“六艺”,二者含义不同,是平行关系。
根据相关考证,西汉以前,统治者多将“六艺”视作基于六经的治国之术。
董仲舒之所以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一部分原因便是看重了儒家承袭自《周礼》的“君子六艺”对于民众的教化效果。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六艺,便是儒家文化中所要求的“君子六艺”。
孔子画像相较于前代的治国之术,儒家的“君子六艺”更偏向于与个人相关的六种生活技能。
之所以以“六”概括,是因为保氏所传授给的技能正好是六种,也就是儒家所称的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
礼:规范人间万事的行为准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透过这一称号,足可以见“礼”之一字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但与今人对于礼的理解不同,“六艺”中的礼所指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礼仪。而是涵盖了故人的**、邦交、婚丧嫁娶,乃至于个人的生活细节等诸多方面的一套既定规则。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以说,正是这一套严格的准则,塑造了华夏祖先的们最初的人格。
所谓“五礼”,是指基于《礼记》《周礼》《仪礼》而形成的五中礼制。它们分别是:吉礼、凶礼、*礼、宾礼、嘉礼。
吉礼,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便是与祈求吉祥的典礼,即古人对于天地*神的祭祀之礼。
而与之相对的凶礼便是人们在送葬、哀悼、慰问时所持的礼节与仪式。
*礼则是指*队在日常操练以及对外征伐的所秉持的一套行为规范。
宾礼为朝聘之礼,是周天子在召见与款待四方诸侯时所持的慰问性礼节与仪式。
嘉礼所指则一个古人在成年前后需要举行的冠礼、婚礼、以及日常饮宴时的礼仪,与前四者相比社交属性更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社交礼仪”。
乐:枯燥生活中的调剂品
六艺中所包含的六乐:即《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种古代大型乐舞。
战国乐器——编钟在古人的观念里,音乐与天地相通,具有教化人心,开导民智的功能。
换言之,古人所谓的教化,便是对于人民美好品德的培养。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传达出的真善美理念便能很好的传达出这一理念。
而在天下动荡,人心不安时,音乐作品也可以成为安慰剂一般的存在,使人摆脱迷茫,走出困境。
正如同《礼记·乐记》记载的那样,
“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射:君子所必备的武艺
虽说孔夫子曾在《论语》中留下过“文质彬彬,而后君子”之语。
但古代所谓的君子,并非今人固有印象中的文弱书生,为了应对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情况,他们在读书之余还需要精通骑射、御车等各类生活技能。
而在连年战乱的社会大环境下,射箭便成为了古代男子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后来更是逐渐发展为上流社会判断一个人身份的试金石,擅长射箭的人不仅能在社交圈内赢得更多尊重,更可以在冷兵器时代凭着自己的武力立功,从而实现阶级跨越。
而六艺中的“射”,便是对于君子在这方面提出的要求。所谓五射,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是在射箭时使箭准确地穿过靶心而恰好露出白色箭头,是对射箭者的技巧与力度的双重考核。
参连即是连发,先射一箭,然后连续追补三箭,后箭与前箭首尾相连,使得射出去的三间看上去如一根箭一样。
剡注即射出箭,要求箭头要低于箭尾,从而使箭减慢速度徐徐前行。
襄尺之中的“襄”应读作“让”,指臣子在与君王一同射箭时不应与国君并立,而是应向后退让一尺。
井仪即连发四箭,分别射在箭靶上下左右的四个位置,使箭排列成“井”字形。
御:古人的出行之道
所谓五御,是指古代的五种驾车技巧。先秦贵族阶级是一个离不开车马的阶层,驾车也因此成为了贵族男子们的必修课之一。
六艺要求君子不但要会驾车,还要将车驾出美感,驾出水平。
据记载,“御”的技巧共分为五种: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鸾、鸣都是系在车上的起装饰作用的铃铛,,所谓“鸣和鸾”,便是要求车子在走动时,其上的车铃的响声要和谐一致,以表示了车驾行驶的平稳。
逐水曲,即驾车经过水边曲折的小道时不致坠入水中。
过君表,即要求御者能驾车从两根竖起来的标杆中间通过,而不能碰倒标杆,以此展现御者对于路况的准确判断。
舞交衢,即使御者驾车在道路上旋转,车辆转动的节奏要合乎节拍,远观宛如舞步,以此来展现御者技艺之高超。
书:识文断句的本领
“书”在后世的理解中包含了书法、阅读、绘画和写作。
但在诞生之初,它却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而存在的。因为治理国家时的需求,古人非常重视对于孩子的启蒙,“书”便是这一点最直观的体现。
所谓“六书”,最早指的是对于汉字构成和使用方式的总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西汉刘歆《七略》中说,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是古人总结出的六种教导后代识字的教育方法。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汉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数:由迷信活动衍生出的学问
作为与其他五类技艺相提并论的基础理论课,脱胎于迷信活动的“数”同样也是古代君子的必修课之一。
相比于其余五类技能,数虽不排在六艺之末,但其中却蕴含着非常深奥的学问。
在古代中国,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数学常被术士们用来进行占卜、堪舆等迷信活动,也因此和阴阳风水学一起被纳入了术数的范畴。
民间与*府官吏们用它来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土地分配、地租收税等问题。宫中负责替皇帝占卜的机构又用它来观测天文、制定历法、推演国运。
根据《周礼》记载,“数”又可分为九数,即春秋时期形成的九个依照用途归类的分支。
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将数分为了,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盈不足、旁要。
方田,用来划分田地,粟米,折算粮食的兑换比率,差分,国家赋税的分配。
少广,丈量田亩面积,商功:动工时对于工程土方估计,均输,运输时对于费用的计算与分配,方程,开方程式。
盈不足,计算各类活动中的盈亏,旁要,即勾股问题。
结语
遥想当年,六艺从西周走来,经春秋贵族之手演变,逐渐形成诸子百家时代儒家教化民众的理论之一,再发展为后来统治者手中的治国之术。
其间经历了无数波折与,唯一不变的便是中国人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求,这种追求穿越千年,并将最终流传于后世。
参考文献
1. 《周礼》
2. 《论语》
. 《周礼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