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嗣汉天师府没讲明白的中国历法,今日给大家
TUhjnbcbe - 2023/4/30 21:07:00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凡是阅读过我上篇《太阳历的来历你可知》与《冬至的历史你可知》的人,相必都已经了解了,在周朝通过,土圭测景法,我国就已然,制定了四立日,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节气,以上问题不懂的在翻翻记录,自行学习。

介于上次讲阳历的事情,有些粉丝私信我说,想让讲讲阴历,讲到这个阴历呢,就要先说一下这个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也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那么这个纪年法是如何纪年?又是起源于何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天干地支,最早记录是在《盘古王表》中,大禹治水成功后,大禹亲自来到盘古诞生的地方,叫天垣盘垭村,(位于四川省盐亭天垣盘古王表龟碑),并且在盘母石旁立下一方经他多年考证的王表龟碑,记下了从盘古到大禹四千多年间中华帝王的更代情况,即后人称的"盘古王表"。(相传大禹出生在此地,但是在后来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上古蜀地与中原文化的联系)。

在《盘古王表》中,明确记载了,天干地支是在,伏羲,神农,*帝之前的天皇氏时代所制定的,当时的十天干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天皇氏记载于《三皇本纪》中,“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堤”中)

在《盘古王表》中记载的,

十天干是: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

十二地支是: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以六十个组合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天干对应一个地支,因为地支比天干多两个,所以第一个天干会从多出来的地支组合,依此论推,最后得出六十个组合。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盘古王表》,里面还有更多详细的上古历史的记载,最早是从盘古,到天皇,地皇,人皇,以及五龙纪等等的记录。

后来在《尔雅。释天》中记载,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太岁在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古代的十天干还有十二地支,并不是叫我们现在的名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天干地支是在《尔雅,释天》中被概括出来的,概括出来的天干地支如下: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我们上面所说的六十甲子,即是甲子,乙丑。。。。等等的组合,构成六十个图表,这六十个组合为一个周期。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尔雅》的重要性,《尔雅》作为中国古代的辞书之祖,还被列入《十三经》中,是我国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最早被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中,其成书目前可考是于战国或两汉之间,最早不早于战国,因为其书主要的资料,来自《楚辞》《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等,《尔雅》这本书共收录四千三百多个词语,分有两千九十一个条目,有人认为是孔子门子所作,但其作者无从考证,在汉代时期,《尔雅》被列为儒家经典,宋朝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讲到此处,不禁有个疑问,是否,我们现行使用的天干地支,与上古的天干地支相比,已经变味了?好了,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农历也叫阴历,夏历,旧历,华历等称呼,古代称为夏历,在年以后把“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本身因为是阴历与阳历融合的阴阳合历历法,其中包括,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个月相的变化周期,称为一个月,并把太阳回归周期,划分为24段,即我们所属知的二十四节气。

根据我国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中记载,阴阳合历的历法规则,目前可考的认定源于殷商时期,从殷商时期的历法,到清末使用的格里历,在历史上一共有超过部历法,其中对于我国文明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时期的太初历,隋朝的*极历,唐朝的大衍历等等。

汉朝的太初历,简称汉历,认定一年的整数天数为天,而不是之前历法的天,采用加差法代替减差法,用数学计算确定闰月,从而把之前的阴阳五行退出历法,此部历法确立以后,几乎历朝历代都与之大相径庭。

最早的阴阳合历历法是轩辕*帝时期制定的《调历》,从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以及中国的典籍来看,阴阳合历的规则不晚于殷商时期。并且在殷商时期的历法已经相当成熟,也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对于地球公转周期的计算精确程度。

中国采用目前的阳历,即格里历,是在明国成立以后,并且在我国建国时,即年9月27日,我国*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我国采用公元纪年的历法方式。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感兴趣的点赞,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嗣汉天师府没讲明白的中国历法,今日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