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成都日报锦观,作者锦观新闻客户端
成都日报锦观《成都日报》于年5月1日创刊。出刊以来,《成都日报》始终秉持“权威、深度、责任”的办报理念,目前日均发行逾25万份。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诗圣杜甫留下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千古名句。有专家推断,杜甫诗中的“花”,正是成都的桃花。成都龙泉驿种植桃树已有多年历史,每年春天,龙泉驿都是成都看桃花的最佳观赏地,有“桃花故里”之称,年就举办了首届桃花会,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种桃种桃三千年报春第一花
桃树原产我国,其繁多而硕大的果实是古人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中国桃的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多年。据统计,起源于中国的桃树品种可达上千个,分为食用桃和观赏桃两大类。
长寿
观赏食用两相宜
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并无桃字。我国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中出现了关于桃的最早记载:正月“梅、杏、杝桃(即山桃)则华”;六月则“煮桃”,可见当时桃便开始为人食用,《诗经?魏风》中也有“园有桃,其实之肴”的记载。到了《尔雅?释草篇》,有了桃的品种的描述:“旄,冬桃;榹,山桃。”
桃果形丰肥悦目、果色*里透红,特别像长寿老人的鹤发童颜,自古就被当作长寿的象征,有“寿桃”、“仙桃”的雅称。《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就有夸父死前掷杖华为桃林,身体、灵*融入桃林得以永存的说法,从此桃就与寿命有了不解之缘。《神异经?东荒经》中记载,桃可令人益寿。古代神话故事中,最出名的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年一开花,一结果,再年才能成熟,吃了之后能够长生不老。《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偷吃过王母娘娘的蟠桃。主宰人间寿命的南极仙翁,手上总是托着一个硕大的仙桃,于是民间也喜用寿桃、仿桃面包为老人拜寿,逐渐形成以桃为老人祝寿的民间习俗。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时期桃已种植于园林。唐代开始出现观赏桃,为诗人所吟咏,如郎士元的“重门深锁无人见,惟有碧桃千树花”,韩愈的“百叶双桃晚更红,临窗映竹见玲珑”,唐彦谦的“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宋、元时期,随着育种和嫁接技术的发展,桃品种不断增多。宋代陈景沂《全芳备祖》中记录有绛桃、绯桃、碧桃、百叶桃、人面桃等专门的观赏桃品种。宋周叙《洛阳花木记》一书中,仅洛阳一地便记载了30多个桃树品种,其中包括6个观赏桃品种。
明代桃品种众多,记载桃品种的文献也空前繁盛,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当时最先进的桃品种分类方法,他按花色、果色、果形、成熟时令,将桃分成24类。得益于辽阔的疆土和悠久的种植历史,我国培育出了绚丽多姿的观赏桃品种。迄今为止,大致可分为单瓣白桃、千瓣白桃、碧桃、绛桃、红花碧桃、千瓣碧桃、绯桃、日月桃(也叫洒金碧桃)、紫叶桃、垂枝桃、塔型碧桃和寿星桃等12个类型。
报春
陆游成都识“小桃”
《逸周书·时训解》云:“惊蛰之日,桃始花。”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桃花是惊蛰节气的花信。桃花的开放意味着春天的正式到来。
桃花报春,当属“小桃”。晏殊《胡捣练》曰:“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就记录了成都“小桃”:“放翁云欧阳公、梅宛陵、王文恭集皆有《小桃》诗。欧诗‘雪里花间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便当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初但谓桃花有一种早开者耳,及游成都始识所谓‘小桃’者,上元前后即着花,状如垂丝海棠。”
桃花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在描写春天景象时也不由自主地将桃花当作主角,如南朝江总《雉子斑》“三春桃照李,二月柳争梅”,北周王褒《燕歌行》“初春丽日莺欲娇,桃花流水没河桥”,杜甫《春水》“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人们期盼春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