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好久远的年代,生产落后、科技不行,吃穿用度啥都跟不上,但思想却高度发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百家争鸣,各路思想交相辉映,空前也绝后。可以说,中国人的思想成果都在春秋战国爆发出来,后面两千多年基本没啥创举。思想一定以智慧为基础,春秋战国的智慧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心眼。
春秋岁月中的人生哲理
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春秋时期的战争还是和后来的不一样,讲究形式,不往死里打,就问你服不服,服了就行。所以,那时候的人活得讲究,总在不经意间就抖落一地道理。
1、齐大非偶
春秋时候,齐僖公认为郑国世子忽人才了得,想把小女儿嫁给他。郑国是小国,齐国是大国,且齐僖公的女儿长得也貌美,答应了这门亲事,世子忽不但能娶得娇妻,还能获得一个有钱有势的老丈人。可世子忽却拒绝了,认为高攀的婚姻不幸福。
过来人都知道,爱情是小孩子玩的,成年人结婚就看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条件不匹配,婚姻就存在失衡的风险。“齐大非偶”,门当户对、实力相当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当然,把婚姻作为攀爬手段的人不在乎这个,但他或她,也不在乎幸福。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晋公子重耳、夷吾都出奔他国。后来,晋大臣里克先后杀掉两位幼主,想迎公子重耳归国继位。但重耳觉得时机未到,拒绝回国。里克就退而求其次,迎立公子夷吾。夷吾为了顺利继位,许诺赐给里克一块肥沃土地。可真当上了国君后,晋惠公(公子夷吾),就后悔了,不想给了。但不给吧,里克又心存怨恨,还能影响一批人。于是,晋惠公就以杀了两任幼主为由,让里克自裁。可不杀了之前的幼主,夷吾怎么可能继位为君。本来是功,最后成罪。所以,里克临死之前感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不要让领导不痛快,领导要想给你加个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有功都能变成有罪。
战国风云中的国家战略
战国,听着就闹得慌,各国混战不已,打来打去,不得到好处不罢手。一切为了利益,这种国家理念永不过时。而战国七雄在征战中,经常留下一些经典战略。
1、反间计总是好用
反间计,36计之一,书面解释很深奥,但说白了,就是在正面打击敌人费劲的情况下,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制造战机,达到击溃敌人,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一战略,在战国得到广泛运用。
战国时,燕国曾爆发过一场内乱,而齐国国君齐湣王趁机发兵攻占了燕国大半土地,并毁了燕国的宗庙,掳走了府库中的许多财宝。后来,流亡在外的燕国太子平回到燕国,继位为君,是为燕昭王。燕昭王虽然收回了大半失地,但还是决定要找齐国报仇。
齐国是大国,实力强劲,燕国无法匹敌。所以,燕昭王只能找能人来帮忙。在高规格、高待遇的引诱下,乐毅前来应聘。他表示,要想打败齐国,需要联合其他国家。燕昭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在乐毅的奔走游说下,由韩、赵、魏、楚组成了反齐联*。
乐毅是难得的将才,他统帅的大*所向披靡。在齐*败退后,他遣返了他国*队,只留下燕*随他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打下了齐都临淄。之后,他又继续作战,连下齐国70多城,只剩下莒和即墨没有攻占。但齐国是大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传承不衰,齐地百姓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为了彻底占领齐国,乐毅就不在急于攻城,而是致力于收买民心。他对没被占领的莒和即墨,围而不攻;对已占领地区,减免赋税、发展经济、尊重知识分子及道德模范,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燕国与齐国却发生了变化。变化源于两个人的出现,在燕国,燕昭王去世,太子继位,燕惠王登上舞台;在齐国,从保卫即墨的战火中涌现出了一位英雄——田单。
在守住了即墨的同时,田单还想收复齐国,可乐毅的强悍让人为难。与燕昭王对乐毅的信任不同,燕惠王在作太子时就厌恶他。这事许多人都知道,田单一打听也知道了,并认为这是个机会。他派人到齐国造谣,大意就是:燕*其实离攻占整个齐国只差一步之遥,而乐毅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在等待时机以自立为齐王,如果燕国另派将领,则齐国即日可下。燕惠王本来就对他不放心,对这个谣言深信不疑,马上就决定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一接到命令,就知道中计了,明白不能再回燕国,就直奔故乡赵国而去。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田单运用火牛阵打败燕*,继而收复了齐国。
秦国更是运用反间计的高手。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秦国的*队所向披靡的前提是秦国的反间计无往不利。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攻打赵国时,秦将王翦遇到了强劲对手赵国名将李牧。王翦知道,李牧在,赵国难下。为除李牧,秦国采用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郭开只要见到钱,啥都能干。他对赵王说,李牧与秦*已私下讲和,打算投降秦国,并助其攻打赵国。赵王相信郭开,就下令剥夺了李牧的兵权。李牧被杀后,赵国也很快就成了秦国的囊中之物。
看到没,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往往不在外部的战场上,而是在国内的*局中。内部矛盾,永远是最致命的。
2、“远交近攻”永不过时
远交近攻,是战国时期秦国对外的主要策略。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同时与所有国家为敌。当年,范雎向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韩、魏,则“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远交近攻的实质就是先可近的来,打起来省劲,吃起来便利,拿下一块就能吃到肚子里一块,且能稳住远的国家,防止多线作战。这一*策,一直被秦国奉行。秦始皇统一六国,也是按照这一策略走的,远交齐、楚,防止他们加入敌对阵营,先拿下韩、魏,再攻打赵、燕,后再伐楚,最后灭齐。
二战之初,德国的侵略能成功就源于希特勒远交近攻的外交*策。当然,如今已不是喊打喊杀的年代,侵略他国都是自取其辱。似乎远交近攻已经过时,其实不然。就拿我国来说,一般与邻国都有领土纠纷,而且好多邻居都有不走正道的传统。因此,与邻国的邻国搞好关系至关重要,可以形成夹击之势,不管真打假打,反正就膈应着你。比如,我们与印巴的关系,就是远交近攻的一种现实应用。再说,远交近攻的实质是在外交上要分而治之,这种思路永不过时。国家再强大,也不能与差不多大半个世界为敌,且实际上并不强大。与谁交有好处,与谁斗有利益,心里得有点B数。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时代,那时候的人充满智慧,那时候的事蕴含玄机。我们现在是,科技不如外国,文化不如唐宋,思想不如春秋战国。多读点书吧,蛮干是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