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齐国,虽然和春秋时代的齐国一样,都叫齐国,但本质是两个*权。
因为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姓姜,是姜子牙的后人;而战国时代的齐国,国君姓田,人家和姜子牙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齐国的这个特点,确实和先秦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不太一样。比如秦国和楚国,自打有着俩国家,一直都灭亡,人家一直都是一脉相承,国君一直都是一个姓氏。唯有齐国不一样,虽然国家还在,但是国家的主人却变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那就得从春秋中期的时候说起了。
话说在春秋中期的时候,当时齐国正是齐桓公在位。当时中原地区有个国家叫陈国,陈国内乱,所以陈国就有一个名叫陈完的落魄公子,跑到齐国来申请*治避难了。当时齐桓公刚刚称霸,正是急需人才和声望的时候,而这位陈完公子,又特别有才华,名声也不错。所以齐桓公几乎没怎么想,就直接把他收留了下来,还给了他官职和封地。
因为到了齐国之后,按照当时的规矩,这位名叫陈完的公子,需要改一下自己的氏。所以在这之后,陈完公子就把自己的氏,从陈氏改成了田氏,陈完公子也变成了田完公子。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陈完入齐。
接纳这位陈完公子入齐的时候,齐桓公也是想着要给齐国招揽一些人才。但他没想到的是,从陈完入齐的那天开始,接下来的百年时间里,陈家或者说田家,将会逐渐发展成齐国的第一世家,继而掏空整个齐国。
自打田完入齐之后,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齐国在齐桓公的领导之下,逐渐走上了历史巅峰,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国。但遗憾的是,因为齐桓公在选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非常不好。所以导致齐桓公去世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抢继承权,直接就开始混战。
更要命的是,这场混战还不是以某个人的胜利而彻底结束,而是持续了好几十年的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齐桓公的几个儿子轮流做国君,然后他们传给自己的儿子之后,再被自己的兄弟篡位。总之,直到几十年之后,齐桓公儿子这一代的人,全都死绝了之后,齐国的这场内乱,才算是彻底结束。
在这场长达几十年的混乱当中,齐国经常会出现*变,如此一来,齐国自然就无法保持之前的霸主地位了。趁着齐国摔倒的这个机会,其他几个大国趁势而起,后来晋楚两国开始南北对峙,成了最强的两个国家。
所以,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所有历史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晋楚争霸进行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齐国这边,虽然偶尔想要崛起一下,但是晋楚两国肯定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只要齐国想拉拢其他国家,晋楚两国就会揍他。
在这个过程当中,齐国虽然能保持大国的身份,但是恢复当年霸主国的地位,那就想都别想了。与此同时,在齐国内部,当年那位田完的后裔,则是开始逐渐崛起。
经过数代人的发展之后,田家已经成了齐国内部,有数的大家族之一了,而且开始在齐国的朝堂上,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
而接下来,晋楚两国打了几十年之后,谁也奈何不了谁,终于打累了,开始签订停战协议。此后,晋楚两国内部,开始出现各种矛盾,逐渐无暇外顾。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齐国终于有机会再崛起一次了。当时齐国这边,又出了一个厉害的国君,这就是齐景公。
齐景公在春秋历史上,也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国君。围绕着这位国君,也留下了不少典故,比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如晏子使楚。齐景公在位期间,利用晋楚两国的矛盾,再次崛起,并且开始逐渐拥有了齐国自己的小弟。另外,因为当时东南地区的吴越两国,也开始崛起了,所以齐景公就可以乱中取利,为齐国谋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在齐景公在位期间,齐国开始再度复兴了。而在这个时代,田家也出现了一个猛人,名叫田穰苴。这人写下了一部《司马法》,后来被尊为武庙十哲之一,和白起韩信诸葛亮这些人平起平坐。
有这么一个猛人在,齐景公时代的田家,自然就更加强大了,趁着齐国再度复兴的机会,继续让田家壮大。
田家的壮大,自然也引起了齐国内部的怀疑。当时在齐国内部,田家已经是第四大家族了。而前面的三大家族,分别是吕家、高家和国家。吕家是当年齐国创始人姜子牙的直系后人,也就是齐国国君这一脉,而高家和国家,其实也是姜子牙的后人,只不过他们是旁支而已。
这样说起来,在齐国内部,除了姜子牙的后人之外,当时田家已经是第一大家族了。
对于田家迅速上升的势头,很多齐国大臣,都曾表示担忧。比如当时的齐国丞相晏子,就曾经表示,希望齐景公能打压一下田家,避免田家在齐国彻底壮大。奈何当时齐景公没当回事,只是稍加惩戒之后,就没在理会了。
齐景公的这个做法,让齐国彻底失去了打压田家的最后一个机会。
等到齐景公死了之后,因为齐景公生前没把继承人的问题交代好,而且还是废长立幼。所以齐景公前脚刚死,田家就扶持了齐景公比较年长的儿子,发动了*变。在这场*变当中,田家不但成功扶持了一个国君,而且还驱逐了高家和国家。
如此一来,田家在齐国内部,已经是仅次于国君一脉的第一家族了。
几年之后,田氏家族又再次发动*变,指使其他大臣,阴谋干掉了那位被他们拥立的齐国国君,立他的儿子做国君。又过了四年之后,田家又把这个新国君给杀了,再次立其他人。
至此,田家已经彻底掌握了齐国的大权,彻底架空了国君一脉。
在这几场*变之后,田家其实已经掌握了齐国的高层大权,但是因为春秋时代的社会规则不太一样,即便如此,田家也无法马上篡位。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田家就玩了一出鸠占鹊巢的好戏。
简单来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田家一边搞外交工作,和其他诸侯联络感情,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田家还抓紧时间生孩子,壮大田氏家族。
当时田家为了生孩子,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当时田家家主,为了生孩子,娶了好几百个小妾。几百个小妾,田家家主自然不可能全都宠幸一遍。要是真把这几百个小妾都宠幸一圈,估计这位田氏家主还没等成功篡权就累死了。而为了让这些小妾多生孩子,这位田氏家主,直接下令,让自己的门客自由出入自己的后院,随便和自己的小妾搞事情。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借种生子了。
总之,在这种疯狂的生孩子运动下,田家人的数量,开始疯狂暴增。等到那位疯狂的田氏家主去世的时候,他愣是留下了七十多个儿子,女儿就更是不知道多少了,而且这里面还没包含夭折的。当然,这些孩子里面,有多少是田氏家族的血脉,那就说不好了。
经过这番疯狂的造人运动之后,田家的人口数量倒是够了。接下来,田家开始占据齐国内部的每一个角落。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齐国内部几乎每一座城池的城主,都是田家人。
到了这个时候,齐国除了国君的位置,还不是田家的之外,其他的一切,其实都已经是田家人说了算了。
接下来,田家开始抓紧时间搞外交工作,争取其他诸侯的承认。恰好当时晋国这边,也被韩赵魏三个家族给瓜分了,田家便和韩赵魏三家交好,首先得到了他们的承认。后来,田家还通过三晋,向周王室表达了请求册封的意思。而当时周王室已经彻底衰落了,对此自然也没法拒绝。
所以,公元前年,当时在位的田家家主田和,正式得到了周王室的册封。自此之后,田和正式成为了齐国国君。至于原来姜家的那位齐国国君,则是被流放到了海上,彻底断了香火。
公元前年,这一年算是田氏齐国正式开始的一年。当时已经是战国初期了,当时韩赵魏三家,早已经彻底瓜分了晋国,并且被周王室正式承认为诸侯。而且,当时三晋之中的魏国,已经首先进行了变法。经过变法之后,魏国已经彻底崛起,成了列国之中的第一霸主。
当时魏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魏武卒,战斗力强得令人发指。就在田和被正式册封的三年多以前,魏国刚刚以五万魏武卒新兵,一战击溃秦国五十万精锐。这场战争,直接把当时所有的诸侯国,都给打懵了。
此战之后,各国都意识到,魏国到底有多么强大。同时,大家更意识到,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当然,在田氏齐国开国之后,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就在田氏齐国开国的那一年,魏国的大将吴起,因为功劳太大,遭到了魏王的猜疑,所以被迫去了楚国。而吴起去了楚国之后,直接把魏国这套变法的东西,全都搬到了楚国。接下来短短数年之内,楚国就迅速壮大起来,成了第二个变法的大国。
楚国的例子,让大家进一步意识到,变法的重要性。齐国这边,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当时的齐国,想要变法,其实也没那么容易。
首先,当时齐国刚刚改朝换代,急需要做的不是变法,而是稳固田家对齐国的控制权。其次,想要变法,得需要一个懂变法的人才。没有人懂变法,齐国的变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另外,最关键的是,变法这件事,基本上是和传统的奴隶制体系性的贵族相冲的,直接违背了这些旧贵族的利益。而田氏家族本身就是齐国内部最大的贵族,想要变法,就意味着需要伤害田家人自己的利益。所以,当时田家内部的很多人,都坚决反对变法。齐国想要整体变法,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田氏齐国开国之后,接下来的三十年的历史是这样的。
田氏家主田和被册封之后,大约只在位不到三年,就去世了。所以田和除了篡取齐国,并且稍微帮田家稳固一下统治之外,基本也做不到更多了。
田和去世之后,接下来他的长子田剡即位。这位长子在位九年,期间基本上没什么可说的,还是继续巩固田家的统治。九年之后,这位长子被他的田午弑杀,然后田午成了田氏齐国的第三位国君。
田午后来的谥号是‘孝武桓’,所以后世往往也把他称之为齐桓公,和春秋时期那位齐桓公撞车了。但这两个人,其实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且相隔了好多年。不过这位战国时期的齐桓公,也算是挺有作为的一个国君。他在位期间,不但开始带领齐国向外发展,扭转了齐国对外战争常年失败的局面。而且,这位战国时期的齐桓公,还创立了一个叫‘稷下学宫’的东西。
熟悉战国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词,这绝对是先秦时期,最有名的一座学府了。
当然,有关这个田午,最有名的一件事,还是他和扁鹊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大概就是战国时期有个名医叫扁鹊,第一次见到田午,说田午有病,病灶在皮肤上,田午不信;第二次见到田午,说田午的病灶已经到血里面了,田午还是不信;第三次见到田午,扁鹊啥也没说,扭头就走。后来大家问他为什么,扁鹊说田午已经病入膏肓,没法治了。
然后,没过几天,田午就死了。
很多人可能都记得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曾经载入了过语文课本。不过在语文课本上,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扁鹊见蔡桓侯》。这里得解释一下,所谓的蔡桓侯,指的就是这位战国时代的齐桓公,而不是蔡国的国君。
因为这个故事最早是出自《韩非子》,韩非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怕把这个齐桓公和春秋时代的那个齐桓公给弄混了,而当时的齐国,又是以上蔡作为国都,所以就把这个齐桓公,称之为蔡桓公了。当然,对于这个说法,史学界存在争议,不过这里的蔡桓公肯定是指这位战国时期的齐桓公田午没错。
扁鹊走了之后,这位齐桓公田午死了,而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上位,这就是齐威王。
在战国时代的齐国历史上,齐威王绝对是最具分量的一个齐国国君。
齐威王登基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齐国,经历了之前的三位老田家的人在位之后,田氏一族在齐国的统治,已经无可动摇了。而且,之前三位齐国国君,也在各个方面,打下了很多基础。
所以,齐威王登基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齐威王登基的时候,秦国正好在进行那场商鞅变法。与此同时,其他几大强国,要么正在进行变法,要么已经变法结束了。所以齐威王即位之后,也开始进行变法了。
想要进行变法,首先得有懂变法的人才。这个时候,之前齐威王他爹留下来的那个‘稷下学宫’,就发挥作用了。当时稷下学宫内部,汇集了诸子百家的各种人才。就在齐威王登基之后不久,就有一个稷下学宫出身的官员,前来给齐威王进谏,然后齐威王觉得这人确实挺有能耐,然后就开始重用他,后来又让他主持齐国的变法。
这个人,叫邹忌。而他面见齐威王的那次进谏,绝大多数中国人应该也都知道,因为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将这段历史的课文,叫做《邹忌讽齐王纳谏》。
而接下来,在秦国那边商鞅进行变法的同时,邹忌也开始主持齐国的变法。此后,齐国也开始强大了起来。但遗憾的是,因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把其他国家的很多历史典籍都给烧没了,只留下了秦国记载的历史。而秦国记载历史,自然不可能去记载齐国是怎么变法的。
所以,后世对邹忌主持的这场变法,了解得比较少。基本上大家都只是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那篇文章,知道邹忌改革了齐国的官场风气。
但实际上,邹忌的变法,除了改革官场风气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当时的齐国,借助之前魏国和楚国成功变法的经验,其实直接抄了这两个国家不少的制度。
总之,经过邹忌的变法之后,齐国迅速强大了起来。既然国力强大了,接下来自然就要对外扩张喽。想要对外扩张,自然就需要*事人才。而当时齐国内部,就有一个出身田氏本家的将*,非常出色,这个人叫田忌。
对于田忌这个名字,绝大多数中国人应该也都听说过,因为有个成语叫‘田忌赛马’。田忌本人其实*事才能就很强,当然,相比之下,他那个叫孙膑的*师,更强。
此时的齐国,要钱有钱,有人有人,接下来自然就是对外扩张了。而齐国想要扩张,首先必须要过魏国这一关。因为魏国是当时所有国家当中最强的一个,而且和齐国紧挨着。只要齐国想扩张,就不可能绕过魏国。
所以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齐国和魏国打了两场大仗,分别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这两场战争,也是少数几场选入初中历史课本的战国时代的战争之一。因为这两场大战,对战国局势的整体走向,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简单来说,第一次,魏国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田忌带着孙膑去支援,但是这俩人没有直接去增援赵国,而是直接去打魏国本土。此后,魏国统帅庞涓,被迫带兵回援,然后被齐国击溃,这就是桂陵之战。而且还留下一个成语,叫做围魏救赵。
第二次,桂陵之战结束十二年之后,魏国又打韩国,韩国又向齐国求救,又是田忌带着孙膑去直接带魏国本土,庞涓又被迫带兵回援。这一次,田忌和孙膑没有留情,直接消灭了庞涓麾下的全部主力。这就是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这两场大战,直接把魏国的魏武卒老底子给打光了。要知道,魏国能够横行天下,靠的就是魏武卒本身的强大。但问题是,自从吴起出走之后,魏国就再也没有这种级别的牛人了。而庞涓战死之后,魏国就更加人才凋零,已经很难再恢复魏武卒的建制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齐国和魏国开战之后,在魏国西边,那个已经进行了商鞅变法的秦国,也开始发力了,同时向魏国宣战。魏国同时被齐国和秦国两大强国夹击,自身早已疲惫不堪,国力透支严重。别说重建魏武卒了,就连维持现有的*事力量,都很困难了。
所以,马陵之战结束后,魏国迅速就衰落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秦齐楚赵这几个国家,开始争夺新的霸主国的宝座。
而在这几个国家当中,最具潜力的,自然是齐国和秦国。因为相对来说,赵国那边虽然进行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但更侧重于*事。在*治制度和其他方面,其实要落后于秦国和齐国。
至于楚国,楚国此时的强大,其实都要归功于当年吴起留下的那套制度。但问题是,吴起当年在楚国主持了七年的变法之后,就被楚国贵族给杀了。所以,吴起也只是改了*事制度,对于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基本没怎么改,所以楚国在制度上也有点落后。
所以,马陵之战以后,齐国和秦国,就成了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霸主国的国家了。
马陵之战结束以后,齐国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所以几年之后,齐国就开始正式称王了。但是接下来,齐国内部开始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因为文官之首的邹忌,和武将之首的田忌,关系不太好,两人属于*敌关系。所以后来,在邹忌的压迫之下,田忌不得不出走楚国,连带着孙膑也不得不归隐了。
这就是为什么马陵之战结束以后,孙膑忽然从史书上消失的原因。
随着田忌出走孙膑归隐,齐国的*事力量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接下来,秦国开始准备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打齐国了。在齐威王晚年的时候,秦国曾经趁着楚国和齐国开战的机会,从韩魏两国中间取道,进攻齐国,但是结果却被另一位齐国名将匡章击退了。
和田忌孙膑相比,匡章名气虽然小了点,但战绩却一点都不弱。对于这个人,我们只需要记住三点。第一,接下来三十多年的齐国主帅都是他;第二,他是孟子的学生;第三,他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曾经攻破了秦国函谷关的将*。
顺便说一句,之前齐威王称王之后不久,齐国吃了一个大馅饼。当年在春秋末期的时候,最后一个霸主国越国,曾经辉煌一时。但是自从勾践去世之后,越国经历了两位守成之君,然后就开始常年围绕着继承权内战。等到齐威王这个时候,当时的越国国君,又企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当时的越国,首先决定去打齐国。但是接下来,齐威王一顿忽悠,直接让越王和齐国结盟,两国一起去打楚国。结果越国和楚国开战之后,直接被楚国打崩了,齐国这个时候又从背后偷袭,越国瞬间就垮了。
再加上这位越王直接死在了战场上,死之前又没有确定继承人,导致他死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开始内战。这一下,齐楚两国就有机会彻底瓜分越国了。此后的越国,大半被齐楚两国瓜分。剩下的一小半,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后来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被彻底消灭了。
但是自从齐威王这个时代之后,东南方向的越国,就彻底没了。而在这场越国倒塌的盛宴当中,齐国和楚国,无疑都分到了最鲜美的一块蛋糕。
齐威王在位36年,他去世之后,留下了一个强大的齐国给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则是齐宣王。
齐宣王就是那个娶了钟无艳,然后喜欢听滥竽充数的齐王。
虽然在寓言故事里面,这位齐宣王似乎不是什么明君,而在正史上,他也只能算是一个守成之君,比不上他爹。
齐宣王登基的时候,当时秦国这边是秦惠文王在位后期。而齐宣王登基数年之后,齐国又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当时北方的燕国内乱,丞相篡位,太子和丞相打得你死我活。就在这个时候,齐国作为第三方杀入了燕国。短短五十天之内,就直接打下了燕国的王都。主持这场战争的,就是那位名将匡章。
拿下燕国首都之后,齐国其实已经占领了整个燕国。只要多给齐国一点时间,齐国其实完全可以消化整个燕国。但可惜的是,齐国*队内部,有一些不听话的高层,进入燕国之后,直接开始烧杀抢掠,激起了燕国百姓的反抗心理。所以接下来,在燕国百姓的反抗下,再加上赵国的支持,齐国不得不退出了燕国。
这次失败,对齐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如果当时齐国能够吞并燕国,接下来齐国成为第一霸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彻底统一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可惜的是,齐国没抓住这个机会,反倒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不过,齐宣王在位的时候,齐国的文化倒是很繁荣。当时稷下学宫这边,凝聚了诸子百家最璀璨的文化。孟子几乎常驻稷下学宫,荀子则是从十五岁开始,就来这边求学。
总之,齐宣王在世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带着齐国,和西边的秦国较劲。其他几个国家纷纷站队,逐渐形成了两大集团。后来,秦国这边秦惠文王去世,接下来即位的秦武王,没在位几年之后又意外去世。秦武王去世后,他的弟弟秦昭襄王又是少年即位。
所以,在秦昭襄王刚登基的时候,齐国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并且开始压制秦国这边。当时齐国甚至联合韩魏两国,直接堵着函谷关打了两年,最后更是直接攻破了函谷关,逼得秦昭襄王不得不割地求和。
这时的齐国,终于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时期了。
但是接下来,齐国却开始因为外交*策失误,由盛转衰了。
简单来说,齐宣王在位的时候,齐国还能稍微压制一下秦国,隐隐有了战国七雄之首的意思。而接下来,齐宣王在位十九年之后去世,他的儿子齐湣王即位。与此同时,秦国那边的秦昭襄王长大成人,逐渐掌权,秦国内部开始重新恢复稳定了。
而齐湣王登基之后,则是在外交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当时的齐湣王,误以为齐国已经足够强大,无需再担心其他国家,直接不断进攻周围的国家,缓缓蚕食就可以了。所以,齐湣王即位之后,先后同韩赵魏三国以及楚国开战,搞得自己逐渐丧失了盟友。
这可就给了秦国合纵连横,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围殴齐国的机会了。
公元年,齐国趁着其他国家打仗,没有管齐国这边的机会,趁机灭了宋国。从战术上来说,齐国这个做法没错。但从战略上来说,却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当时齐国独吞了宋国,吃独食这种事情,向来很讨人厌。而齐国吞并宋国之后,秦国又趁机煽风点火。当年被齐国祸害一通的燕国,此时也觉得等来了报仇的机会。所以接下来,秦国和燕国组成联*,看不惯齐国吃独食的韩赵魏三国,也加入了联*。
就这样,秦燕韩赵魏五国,开始同时围殴齐国。这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五国伐齐。
面对五个国家的同时进攻,齐国自然是挡不住的。齐国又不像秦国,有关中地区的天险优势,可以据守函谷关。所以,面对五国联*的进攻,齐国节节败退。更要命的是,接下来唯一能救齐国的楚国,虽然出兵进入了齐国,但是入齐之后,楚国非但没有帮齐国,反倒是和联*一起瓜分齐国的地盘。
所以,这场五国伐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齐国也可以说是‘举世皆敌’。
顺便说一句,当年齐国攻破函谷关之后,老将匡章就消失了。因为没有记载他的去世时间,所以只能说是消失。而匡章消失之后,齐国内部已经没有特别能打的猛人了。所以面对联*的时候,几乎就是兵败如山倒。就连齐湣王本人,后来都死在这场乱战当中。
当时的齐国,瞬间由盛转衰,而且接近被灭国了。
被其他国家围殴一顿之后,齐国就只剩下了两座城还在坚守。在这之后,燕国将*乐毅,率兵驻守在齐国,继续负责攻城。乐毅为了收复人心,并没有选择强攻,这就给了齐国喘息的机会。接下来,恰逢燕国的老国君病逝,新国君不信任乐毅,把乐毅调了回去。此后,齐国这边利用火牛阵,冲破了封锁。再加上齐国百姓帮忙,又有齐国宗室将*田单带头,最后终于是艰难复国了。
但是,这场五国伐齐行动,无疑是从根本上打击了齐国的根本。齐国复国之后,整个国家都开始趋于保守,再也不愿意插手其他国家的战争,更不愿意对外扩张。
齐国复国之后,接下来大家找到了齐湣王的儿子,做了新的齐王,这就是齐襄王。齐襄王在位十九年,在位期间主要就是恢复国力。而秦国这边,没了齐国的对峙,自然开始一家独大,彻底崛起了。
就在五国伐齐结束数年之后,秦国和楚国开战,秦国那位杀神白起,开始了他的传奇战绩。在白起的进攻下,楚国被结结实实胖揍了一顿,然后丢掉了一大块国土,甚至丢掉了原来的首都。而五国伐齐结束二十年之后,秦国和赵国开始交手。最终,一场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彻底重创了赵国,差点直接把赵国打没了。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彻底成了巨无霸。此后,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自对抗秦国了。至于齐国,当时齐国高层也是趋于保守,根本不敢插手外面的战争。再说当时的齐国百姓,也不愿意再对外开战,整个国家的反战情绪都很强。
如此,齐襄王在位十九年后去世,接下来他的儿子田建即位,这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最后一个国君了。
田建在位的时间倒是很长,在位时间四十四年。但田建即位之后,齐国的反战情绪依然强烈,再加上田建本人也不是什么厉害的国君,所以后来就一直坐守国内。田建登基的时候,秦国刚要打长平之战。而接下来的四十四年里,秦国开始逐渐横推其他国家。尤其是等到秦始皇登基,并且正式亲*之后,秦国横扫天下的局面,更是无法被撼动了。
公元前年,随着秦始皇灭了最弱小的韩国,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彻底开始。此后的八年时间里,秦始皇先后灭了魏楚燕赵这四个国家。等到这几个国家都被灭了之后,这时候齐国想找盟友也找不到了,自己又打不过。
所以,公元前年,随着秦国灭了赵国和燕国的残余势力,大*开始向齐国进攻,齐国几乎连抵抗都没抵抗,直接投降了。而齐国的末代国君田建,后来则是被软禁了起来,最后被活活饿死。
随着田建投降,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期这个田氏齐国的历史,就彻底结束了。
这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故事。
齐国的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就已经结束了。不过,和其他国家相比,齐国灭亡之后,齐国的尾声很有意思,很值得一说。而且,绝大多数人读齐国历史的时候,都没考虑过这段尾声。
田建被饿死之后,秦始皇倒是也还算大度,并没有对他的子孙后代赶尽杀绝。而十多年之后,随着秦始皇驾崩,庞大的秦国开始崩塌。那位末代齐王的子孙,也开始起兵反秦。
当时田建有个孙子,叫田安,也直接拉起了一支队伍,占领了今天的泰山地区。后来,田安还带着自己的*队,帮项羽打了那场巨鹿之战。所以项羽攻破咸阳之后,大封十八路诸侯,还把田安封为济北王,成了十八路诸侯之一。
但是好景不长,当时山东半岛这边,项羽不光封了一个王,而是好多田家人各自为*。而田安被封王之后,很快就被其他田家人给杀了。接下来项羽为了平定山东地区的叛乱,不得不率主力进入山东,这才给了刘邦暗度陈仓攻入关中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齐国后人被杀,算是正式开启楚汉战争的原因。
而田和被杀之后,他的后人为了躲避追杀,干脆直接隐姓埋名,改姓为王。到了汉朝之后,王家虽然是家道中落,但家学底子还在。此后,王家经过五代人的奋斗之后,逐渐崛起。到了第五代,王家有个女儿入宫了,后来成了太子妃,然后又成了皇后和太后。这个王家的女儿,叫王*君。
王*君的二哥,后来生了个孩子,叫王莽,王莽后来篡取了汉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莽篡汉,其实是战国时期齐国历史的真正尾声。
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