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强烈建议看视频版哦!
点这里→七曜日风靡日本,为何中国自己不用?古代如何纪日「探索时间」01
系统梳理中华文化,给你真正文化自信
现在什么时间了?
你刚刚一定看了眼屏幕上的时间是不是?如今要想知道时间那可太方便了,但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古人,该怎么回答呢?
要想立马说出来是有点为难,但通过翻*历、看日晷、听报时,他们也能说出足够精确的时间,比如至元十八年亥月丙辰日巳正三刻五分。
估计大部分人听到这些都会晕,确实,古人的纪时方法跟我们实在太不一样了,但神奇的是,年月日时这四个划分时间的标准,却一直被用到现在。
这也不奇怪,毕竟在有钟表以前,时间的变化主要就靠天象,而年月日时就是天象的最佳记录方式。寒暑交替可知年,阴晴圆缺可知月,昼夜交替可知日,远古的人们就是靠着天象的变化,第一次找到了最科学的时间标志。
作为天文探索之旅的开端,聊天象太复杂,谈宇宙太遥远,那么不妨就从离我们最近的年月日时开始说起吧。这次咱们先聊聊纪日法。
为什么先讲日呢?要说最明显的天象,应该就是日出日落了,显然,日就是人们最容易认识的时间单位,只有认识了日,才能把日子连续地记下来,才能再去认识各种各样的周期。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算“一日”呢?
原始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自然,从日出到下一次日出,或者从日落到下一次日落,就算是最早的一日了。但我们也知道,夏天日出早,冬天日落早,无论日出日落,每天的时刻都是不固定的,以此为每日的标准就很不稳定。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固定的日期分界线,除了日出日落,那就是日中或者夜半了。其实日中,也就是正午时刻是挺好找的,太阳影子指向正北时刻就是了,但问题是,这时大家都在活动,有个日期分界就很不方便,想象一下你正在吃午饭,吃着吃着突然就第二天了也是有点奇怪,大家还是习惯睡一觉再到第二天,那么很自然,夜半就是最适合的日期分界标志了。
你可能要问了,晚上连太阳影子都没有,夜半时刻不是更难找?诶,其实也不难。古代测夜半主要靠漏壶,西周的漏壶水平就很高了,只要测出每天日出和日落时刻,或者两次日中时刻,取其中点,就是准确的夜半时刻了。
决定好每天的开始,又该怎么记录日子呢?最初大概就是在哪划一条道,或者给绳子打一个结。但日子久了可就不好记了,一堵墙上画的满是道道谁还数得过来啊!
有了文字那可就简单多了。现在最早的文字是殷商出土的甲骨卜辞,它们用的是干支纪日,这是我国独有的纪时法,考古甚至发现了连续五百多天的干支纪日!
考虑到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传统文化初学者,这里我得解释下什么叫干支。干是天干,共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一共十二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实天干地支在秦汉以前就已失去了原始的含义,现在谁也说不清这些名字到底什么意思了。不过后人倒是有许多附会,比如明朝进士万民英说:“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这大概是如今最流行的说法了。
无论原意是什么,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它们的用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第1干配第1支,第2干配第2支,到第10个干支后,再用第1干配第11支,第2干配第12支,等到地支也用完了,就用第3干配第1支,就这样循环组成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如果第一个日子记作甲子日,那第二天就是乙丑日,依次顺推,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年)二月己巳日至今将近三千年从未间断,这可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了!
然而,满六十干支就得重复,单凭干支又怎么知道具体是哪天呢?所以一般,古人会标出这天所在月份的第一天的干支,每月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比如今年“十月辛亥朔”,就说明十月初一是辛亥日,然后排出一整个月的干支,就能推出这天到底是十月几号了。
但如果连朔日的干支都不知道呢?那就得查查专门的朔闰表了,显然很不方便,至于民用,那就更不方便了。其实干支纪日主要还是史官记载时用的,一般常用的还是数字纪日,就跟我们现在一样。
比如这份汉代的地节元年历谱,最上面就记着从初一到三十的数字,下面每一行就是每个月在这天对应的干支,另外还加了节气说明,这样一份历谱就相当于一整年的日历了。
不过无论是六十天一周期,还是三十天一周期,对日常生活来说还是不大方便。所以古人还有以十天为周期的,叫作一旬,一个月有上旬中旬下旬,这种分法从殷商时期就有了。但对于现在来讲,我们用得最多的还是一周七天的星期。
古代的星期制叫七曜直日法,虽说七曜这个词在夏商时期就有了,指的是日月五星这七个星体,东汉的刘洪也作过所谓的《七曜术》,但这些都是关于天体运行特性的数理天文学内容,并不是拿来纪日的。
真正的星期制度是多年前巴比伦人发明的,他们按月相变化把28天分成四周,每周七天,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位星神各主管一天,每天都要祭祀一位星神。后来星期纪时传遍了欧洲,南北朝时更是跟随印度佛教的脚步来到中国,被翻译成了七曜直日。此时的七曜术已经带上了浓厚的中亚色彩,在唐朝更是朝着推断吉凶命运的星占学发展。
与之同来的还有印度的二十八宿直日法,以一宿代表一日,二十八日周而复始。就和七曜一样,虽然中国本土也有二十八宿,但主要是用作星空坐标,并没有用来纪日。
等二十八宿直日和七曜直日都传入中国后,大约晚唐时期,二十八宿与七曜之间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固定关系。比如第一宿角宿在五行中对应“木”,于是角宿就和木曜对应,以此类推,亢对金,氐对土,二十八宿刚好对应四个七曜周期。
后来又有人把中国本土的二十八禽也加上去了。早在战国时期,古人把顺应阴阳的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每支三禽,一共三十六禽,后来又从八支中各去掉了一禽,变成了二十八禽,加到刚才的二十八宿和七曜后面,诶!这样看起来是不是特别眼熟?
奎木狼不就是《西游记》中化身*袍怪为难唐僧师徒的那个吗?昴日鸡不就是只叫了两声就吓死蝎子精的那个吗?没错!那些频繁出现在《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二十八星宿神将,就是以这二十八星禽为原型的。
不过二十八星禽的主要功用并不是编神话写小说,受佛教星命之说的影响,二十八星禽被赋予了不同的吉凶寓意,人们更喜欢拿它们来占卜,二十八星禽术也由此诞生。
宋代的星禽术尤其流行,元代改名“演禽”之后继续流行,后来就完全融在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中。
诶不对,我刚不是讲纪时吗,怎么感觉跑题了呢?
没错,原先就带有宗教神话色彩的星期制度,在中国已经几乎演化成了占卜之术,谁还记得它还有个七天一周的纪时功能呢?
再说了,中国古代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天文历法了,十天一旬的周期也够用了,再来个七天一周也没多大意义。
不过,七曜直日倒是传到了日本和韩国,直到现在他们还采用一周七曜日的说法,而中国则是到了民国时期才与世界接轨,正式采用了这个更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星期制度。
另外,我想再介绍种天文学里很流行的纪日法。年,法国学者斯加利杰创立了一种不间断的纪日尺度,称做儒略日,代号JD。
他把公元前年1月1日中午12点作为起点,每过一天就加一,虽然有个所谓的以年为一总的儒略周期,但实际使用时完全不用考虑年月的关系,只需要日复一日地连续记录下去就行,现在已经加到两百四十五万九千多天了。
由于数字位数太多,后来又出现了简化的儒略日,只要把数字减去.5,看起来就短多了。
有了儒略日,就能方便地转换历史上各种不同历法的日期,还能快速算出相隔好多年的两天之间的天数,所以非常受天文学家欢迎,现在你也能看懂这超长的像代码一样的天文数字了!
好了,最后送上今天的纪日法笔记,我们下期再聊聊纪月法吧!我是国风学子沐子欣,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