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现在称为春节,从古至今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年一次,无论喜欢与否它总是如期而至从不缺席。有人欢喜有人愁,随着时间推移年龄的增长,对于过年的心境也逐渐不同。
对于过年,从小到大,从古至今,到底有何不同,让人查阅资料思考良久,实在忍不住以此文探讨一番。
许多人说,过年是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小孩子,在小孩子看来天天都是快乐的时光。
生长关中道,童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渡过,在年幼的记忆中,过年的唯一乐趣是小孩子能吃好吃的东西和穿新衣服,一年里贫瘠的生活缺吃少穿,生活仅仅满足于食能果腹衣能遮体的状态,只有过年才能洗一次澡,吃到馋了很久肉食,鸡蛋糕、水果糖等稀缺食物,特别是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是小孩子最兴奋的事情。
对小孩子来讲,过年,既能满足身体所需口福食欲,又能穿新衣服达到精神上的追求,所以过年在小孩子的眼中是期盼的也是快乐的。
然而,年复一年,这样重复着过去对吃穿追求的物质更替。渐渐的在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中,已经失去了对人的吸引,特别是小孩子的吸引。我们仔细看看现在的过年,从打扫家里卫生开始,到准备待客的食物结束,三十晚上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初一早上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从初二忙忙碌碌的走亲戚中结束。
我们忽略了精神的追求,所以过年变得大人受罪,小孩受累。
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与世界接轨滚滚巨浪,轮番涮新着日新月异的生活,开阔着我们的视野,在这个商品市场化的今天,只要有钱,衣服不在过年时才添置,美食随时可以吃到口中,甚至坐在家里,一个外卖电话就可以将美食搬到家里的时代,新衣服、好吃的食品,对于现代人已经失去曾经的诱惑,但惯性的思维方式依旧维系着过去的方法,过年变得索然无味,变得让人觉得累。
如此过年,年有什么意义?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过年?应该如何过年,才能让过年变得有意思起来,让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体会到过年的乐趣,勾起不同的人对年的期盼。
我们应该彻底的认识一下如何是过年?那就先从古人如何过年开始吧!
查阅历史资料,查阅古代文献,除了诗词、及小说的片段,零星的地方志记载,已经很难一窥古人过年的全貌。
这是不是与满清时期,损毁所有古书文献,只留三千本篡改删节的《四库全书》有莫大的关系,所以,现在关于古代的历史及各种资料,都是依靠考古的重大发现与整理,还原已经缺失的历史文献。
关于年,从考古文献资料考证,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有关于“年”的记载,周朝《诗经·周颂·丰年》提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意思是:丰收年景谷物多,高大粮仓一座座。储存亿万新稻粮,酿成美酒甜又香,献给祖先来品尝。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福禄多吉祥。
在过年的时间上,商为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为正月,汉武帝刘彻,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纪年,直到清末。
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西方公元纪年。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延续古时传统时间。
关于过年,从古至今有若干称辞: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到了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新中国将其称为“春节。”
传说从上古时期,尧舜就有年,而在商周事情文献记载,过年用于祭祀祖先,庆祝丰收。
随着历史的变迁,生活习惯的改变,过年的习俗,也发生着变化,有些习俗消失了,有些习俗得以保留,也有新增的事物,丰富了过年的内容。从仅有的历史资料、文献,来看看每朝每代对于过年不同习俗记载。
早在西元年至年间,南朝宋官员范晔《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了桃符的式样,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公元至年间,南北朝梁宗懔撰写《荆楚岁时记》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二十四节令和时俗的书,虽原本已消失,好在明朝的版本流传之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它是我国目前,记载最早最详细的一本关于节日、风俗等记载的书籍资料,与至年间,魏晋时期周处的《风土记》相互印证,可惜《风土记》多遗失,可观寥寥无几。那时候过年荆楚之地过年,以喝屠苏酒吃五辛盘的习俗,而晋朝的周处在《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朝的时候,西元至年间大诗人孟浩然在《岁除夜有怀》中写道:“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唐玄宗时期西元年官修《唐六典》以法律形式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根据宋高承《纪原·天生地植·人日》:“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东方朔定正月初七为“人日”。此风俗传至唐朝,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有以梅花最美。
宋朝至年间,王安石有首老幼皆知的诗《元日》记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过年,饮屠苏酒、燃爆竹、挂桃符的活动。
西元年,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散文中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详细记载,如何燃爆竹发出声响的过程。
北宋陆游在《除夜雪》写下:“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著名诗句。
而在南宋,年以前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记载:“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余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
《武林旧事》亦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南宋文学家周辉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有些像过去的相互之间互送明信片,现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