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来自哪里?北匈奴又去往何处?这是两个学界一直在争论,且没有准确结论的历史问题。从匈奴兴起到南匈内附、北匈西迁,经历了有三百多年。
对于匈奴的起源问题,学界秉持的观点有很多。史料中对于匈奴兴起之前的记载都比较笼统,从秦汉以后,就开始有学者探讨匈奴的起源时间和过程。
目前从文献及考古可以确定,匈奴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生活在我国北方,其发源地位于阴山河套一带,而活动中心主要位于内蒙河套及大青山一带。
匈奴到底起源于哪里?
关于匈奴起源的观点,概况起来主要有两大种,介绍如下:
第一种:从史料及考证来看,匈奴源于夏朝后裔
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有学者据此认为匈奴是夏末商初时,夏人北逃后所形成的民族。此处的“淳维”指的是夏桀之子,也叫獯鬻(xūnyù)或熏育,他就是匈奴的祖先。
淳维在夏桀死后,带着父亲的妻妾,逃到北方逐水草而居,即所谓匈奴。接着太史公又道出了,匈奴人就是北方山戎、猃狁、荤粥等部落的统称。
这一观点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他们认为淳维北迁之后,融合北方的月氏、楼兰等数十个部落的人种。王国维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他自己的观点。
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王国维对匈奴的演化做了概况,他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战国时的戎、胡,都可被称为匈奴。
在这个基本框架下,还有一种观点,他们将先秦时期北方所有的游牧部落都划到匈奴一类,这其中也将东胡包括在内。
以上的几种说法都是在《史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都是以匈奴来自夏朝后裔为根本原则。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少质疑,认为匈奴人夏人差别太大。
第二种:匈奴是西来民族,与北方游牧部落无关
这种观点直接颠覆了《史记》关于匈奴来源的记载,提出了匈奴与先秦时期北方的游牧部落没有关系,他们是来自西边的游牧民族,战国末南迁至此。
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匈奴的语言与人种,匈奴属于阿尔泰语系,与华夏各语系完全不同。匈奴的人种含有白种人基因,主要以北亚蒙古人种为主。
而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多,因为在中外的文献史料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的记载,只能算是一种学术观点,要想证实,必须要有史料支持与考古支撑。
由此可见,学界对匈奴的起源,争议还是很大,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关于匈奴的史料文献太过匮乏,加之匈奴为游牧部族,很难找到相关的实物。
而北匈奴又去往何处?
秦统一六国后,匈奴已经成为北方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在蒙恬的军事打击下,匈奴北退七百余里。秦末汉初时,冒顿单于到了匈奴开始崛起。
这时的北方和西域诸部族,都在匈奴的有效控制下。匈奴的疆域也达到了历史最大,首次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游牧政权,匈奴民族也是形成于这一时期。
西汉时期,在汉武帝的持续打击下,匈奴退出河套及以西地区,实现了漠南无王庭的状态。远离水草茂盛的阴山地区后,匈奴开始出现衰落的气象。
汉宣帝时期,匈奴的实力被进一步削弱。匈奴内部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混乱局面,至此匈奴开始走向分裂。公元50年,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北两部。
公元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曹操,十四年后,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阳郡等地,南匈奴王朝终结。南匈奴人逐渐陕西、山西、河北一带。
被匈奴先是被汉朝所破,后又与南匈奴争斗不断。公元91年,北匈奴再次被东汉大败,部分匈奴人南迁,其余匈奴人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立足。
公元年,北匈奴攻陷伊吾,杀死了汉将索班。之后东汉先后四次重创北匈奴,西域已没有匈奴的立足之地,北匈奴开设向西撤退,直至康居国。
关于北匈奴的去向,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北匈奴在鄂尔浑河流域融合到拓跋鲜卑的部落;二是部分北匈奴逃至西域,主力却在新疆的巴里坤湖附近。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北匈奴西迁到黑海,造成了罗马帝国的灭亡。这种说法直接将欧洲的匈人与北匈奴等同起来,这种观点在学界的争议还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关于匈奴的起源及北匈奴的消失,目前并没有一致观点,处于争论之中。要想揭开这些谜团,还得依靠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