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吴的所有高级武将里,丁奉绝对是一个异类,论谋略不如陆逊,论指挥不如吕蒙,论人缘不如吕范,所以丁奉早年并不出彩,并没有被孙权重用,丁奉大约60岁才起飞,太励志了,属于那种大器晚成,越老越值钱的武将,这到不是说丁奉没有本事,只能说是不被重用,一身本事不得施展。实际上丁奉的能力远远高于韩当,周鲂,徐盛和吕范等人。
丁奉,字承渊。生年不详。但绝对活了八十多岁,庐江安丰人。东吴名将、权臣,从孙权开始,丁奉辅佐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吴国君主,期间还除掉了孙綝。一生可谓是见证了三国兴衰存亡。丁奉官居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拜安丰侯。以官位论丁奉已经到了东吴的顶级武将。即便是和朱然和全琮这种与孙权联姻,并且还是江东士族出身的武将相比并不差多少。
丁奉自幼从军,从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麾下,当时的官职肯定不高,这是因为门第不高,又不认识字,这是他晋升缓慢的主要原因,完全依靠军功升职,因此每每大战都是亲临一线,所以最初丁奉以勇武闻名。等到了三国的中后期,属于丁奉的时代到来了,而东兴之战无疑就是丁奉第一场成名之战,这就是著名的丁奉的"雪中奋短兵”。公元年,孙权病逝,孙亮继承帝位,而曹魏得知消息后,司马师兵分四路讨伐东吴,其中一路由司马昭率领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而此时东兴驻军不过1千人,诸葛恪得知消息,就带领朱异与丁奉领兵4万前往救援。
东兴之战,丁奉以在12月的雪夜,率三千短兵袭击成功,并大破魏军,伤亡数十万人,韩综战死(韩当之子,投降曹魏),胡尊,诸葛诞,司马昭等人逃亡,令魏军伤亡惨重,改变了魏国礼制,一切丧礼事宜从简,对其挫败相当大。而诸葛恪凭借此战获得极高威望。丁奉能够获胜也证明了兵法中的那句话“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东兴之战也导致其他三路魏军被迫退兵。此战是曹魏与东吴交兵三十年来最大的败绩。丁奉提着韩综脑袋去太庙拜祭孙权。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进爵为都乡侯。此时的丁奉已经属于当年陆逊级别武将了,丁奉能在最讲门第出身的东吴,以平民的出身完全依靠军功做到了到大司马实在的不容易。
公元年十月,23岁吴景帝孙休继位,孙休登基后以孙綝有拥立之功,拜孙綝为大将军,领荆州牧,二弟孙据为右将军,三弟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余下两个弟弟也为县侯。孙氏一门五侯权倾朝野。但实际孙休在暗中积蓄力量铲除孙綝。随着时间推移,孙綝也愈发跋扈。而孙休也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暗中召见丁奉诛杀孙綝,丁奉向孙休提出一个建议,在腊祭的时候铲除孙綝。
公元年腊月初八,丁奉在皇宫将孙綝当场斩杀,孙休随后诛灭孙綝三族。此时的孙綝主政不过两个月。随后丁奉官拜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于政变中一步登天,成为江表虎臣(全是草根出身)中最有权势的一位。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公元年,丁奉得以假节,领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丁奉虽然是武将出身,识字不多,但却多谋善断,是东吴后期的中流砥柱。尽管丁奉在孙权时代他是排不上号的,但命长活得久熬死比他优秀的吕据潘璋等人,靠着资历和经验加上运气走到江表寒门武将天花板位置。这一点和司马懿有点像,但他又不是世家出身。丁奉死后不久,其子丁温就被孙皓所杀。一切又回到原点,对于东吴来说,丁奉在公元年去世,陆抗在公元年去世。又过了六年,东吴覆灭。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