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华民族共同庆祝的春节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TUhjnbcbe - 2024/10/16 17:23:00

春节的历史起源

春节,也就是中国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叫“农历新年”或者”阴历年“,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因为这是华夏民族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是新旧交替的传统日子。

但是,春节古时候并不叫春节,而且那时候的春节也不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后来逐渐发展为纪元起始。

夏商周时期,“正月”的起始日各不相同: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把正月定在在冬十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此后,经过历朝历代多年的发展演化,最终逐渐完善成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或称农历或阴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说,把春天的一月一日作为中国新年的开始,使用的是夏朝开始的起始日。

历史进展到20世纪,辛亥革命后,西方纪元的“公历”被引入中国——这种以耶稣诞生日为纪元开始,国际公认的新年开始在中国使用。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年9月27日,新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不过,民间的老人们依旧称夏历为“农历“或”阴历”年,以区别于国际上的”公历“或”阳历“年。

庆祝春节的各种特色内容,也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

先秦时期,民间开始在立春岁首时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节庆活动。

魏晋时代,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文字记载。

到了唐代时,人们开始互相登门拜年,还出现了“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曾用金箔做成贺卡赐予大臣。

宋代,放鞭炮开始逐渐在春节时盛行。

到了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正月十五赏灯会已经开始流行。

清代更是非常重视过年。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这时猜灯谜又成为盛行的过年取乐方式。

民国时期的辛亥革命,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礼仪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旧式传统礼节全部废除,改成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春节习俗和礼仪更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今,春节最重要的仪式是“合家团圆”——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年饭”,辞旧迎新。然后是“看春晚”——全国人民统一观赏的“精神大餐”。之后就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也有不少人在春节烧香祭祖。

当然,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还有很多不同的庆祝春节习俗,比如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等等……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永远的节日,是东方多个民族共同庆祝的新春起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民族共同庆祝的春节是怎么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