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改变历史吗?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有句俗话说的好“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可见个人在历史大洪流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但有时候答案又是肯定的,虽然历史并不全由伟大人物创造,但在具体的发展阶段,伟大人物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的。“一人可以兴邦,一人亦可以丧邦。”,杰出的历史人物有时候确实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国运,而昏庸人物又足可以断送一个强大的王朝。
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20多年就被灭国了,大明王朝因张居正的存在而得以续命近百年;反面的例子也有,因为晋惠帝司马衷的“白痴”而断送司马家三代建立的西晋王朝,而隋炀帝杨广的昏庸残暴又让一个结束三百年大分裂时代的伟大王朝瞬间崩溃。
一人丧邦和一人兴邦的故事,历史上屡见不鲜,唯独同一个人既兴邦又丧邦的,历史上微乎其微,但也有例外。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特例,一个伟大的君主既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朝,又自己亲手断送了这个王朝,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由苻坚大帝一手建立又毁灭的前秦王朝。
因为一场局部战场的失败而迅速扩散蔓延到整个国家,让这个强大的王朝短短数年后就灰飞烟灭。让后世的儒生们每每读史至此,忍不住掩卷慨叹,为一个前可比大秦两汉,后可比盛唐大明的伟大王朝的瞬间崩塌而唏嘘哀叹,为一代圣君苻坚大帝的悲惨下场而潸然落泪。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让这位圣君创业未半而竞折腰的著名战役-之战,
一、战前形势
说起来,这场改变一个王朝命运的大战,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千军万马、奔腾雷动,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它仅仅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和之前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根本没法比,甚至他都不是一场战斗,而只能算一次不入流的撤军行动,只有退,没有战,前秦是退败而不是战败,败的让人一头雾水还带一脸懵逼。
淝水之战分为三个部分:襄阳之战、淮南之战和淝水之战。
上述发生争夺战的几个地方分别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上的军事重镇,襄阳属于荆襄九郡,管控长江中游;淮南在古代属于扬州,管控长江下游;西川益州之地又占据长江上游。可以说,历代由北向南的统一战争都是沿着长江的上、中、下三游的各个节点向南方同时发动进攻,来完成统一的,在苻坚之前就有一个成功的例子:三国末年的晋灭吴之战。
西晋灭吴时,共派出了东中西三路大军,此时的蜀汉政权已在多年前被司马昭所灭,西晋已经占领了控呃长江上游的益州,可以率水军从长江上游出三峡,顺流东下直接威胁中游的荆襄和下游的建康,这一路就是西路军。这一路的意义在于,西晋水军对于东吴水军而言,是俯攻,东吴是仰攻,东吴所依仗的长江天险,已经不复存在。
而西晋的船队能够顺流东下,离不开其他友军的支持,比如说后勤补给、通信联络、牵制敌军等等,这里,就需要其他两路大军了。中路,从荆襄地区出发,一路南下,攻克吴国的长江中游重镇—江陵,再协同西路军攻克另一重镇—武昌。只有有了中路的支持,西路才能够顺利的顺流东下。
晋灭吴时的东路。这路大军直接从青州、徐州一带南下,一直到达长江岸边,与建邺隔江对望。在这三路大军的夹击下,东吴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在不到一年内便迅速亡国。
我们现在看看前秦当时的战略态势:
应该说,前秦最初的战略构想,也是想实现这种战略态势,只是最终没有完全成功。
从西路来看,前秦在此时已经占领了西川益州地区,控制了长江上游,与西晋一样,可以组建西路军,顺江而下,这一路优势存在。
从中路来看,前秦在这一路不算太成功。太元三年(公元年)二月,苻坚派他的大儿子长乐公苻丕率领七万步、骑兵进犯襄阳,并让两位枭雄慕容垂和姚率兵配合,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17万。这一仗总体来说打的比较艰难,可能北方铁骑确实不适合在南方作战,三路大军会战襄阳,却让襄阳守将朱序在死守了近一年后才城破被俘。
虽然拿下了重镇襄阳,逼降了襄阳守将朱序,但再往南就无能为力了,荆襄九郡不止包括襄阳,前面的江陵、武昌还在东晋的桓冲手中,这意味着,西路大军只能行驶到长江中游,就遇到了阻力,无法继续沿江东下了。
因为在晋灭吴之战中,西晋中路大军并没有驻足于襄樊,而是继续南下,攻击东吴在荆州的残余势力,使之无法对西路水军部队的后勤补给造成干扰。而前秦显然在中路上用力不够,在进攻荆州失利后,便不再争取了,任由桓冲这颗钉子钉在那里,牵制住西路军不能东下。
从东路来看,前秦在这一路可是完全失败了。在长江下游,淝水之战前,苻坚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东晋名相谢安在建康布防,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谢玄四战四胜,全歼敌军。这一路前秦军可是惨败,没有达到占领长江下游重镇的战略目标。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天时上看,前秦在战略大方向上并没有对东晋形成大包围的有利态势,即便没有之后的淝水大败,前秦的南征也容易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消耗战。
二、战场环境
虽然在战略大方向上对东晋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但苻坚大帝混同宇内的伟大抱负却不能再等了,虽然西路军在长江中游被桓冲的东晋水军所阻,但苻坚大帝身后的百万大军都是可以“投鞭截流”的了,难道从其他两路还打不出缺口吗?带着这样的自信,苻坚在朝堂上排除一切反对意见,命令弟弟阳平公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自己亲自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杀奔而来。东晋以名相谢安的侄子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九月,苻坚抵达项城,这时,远在西北凉州的军队才到达咸阳,正北方向幽州、冀州的军队也抵达了彭城,部队行军东西绵延万里,堪称冷兵器时代空前绝后的动员规模。阳平公苻融等人的25万部队先期抵达颍口,这里是颖水和淮河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时的东晋面对大军压境,也不敢掉以轻心,下达诏令,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名将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和西中郎将桓伊统帅八万兵众抵抗前秦。并让龙骧将军胡彬带领五千水军援助寿阳。共分三路兵马北上迎击前秦军。
淮河水系这里,有必要介绍下那一带的历史地理知识,为什么苻坚要集结这么多的部队到淮南的寿阳和淝水一带而不是去别的地方,其实还是因为前面没有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的原因。
前秦在前期的襄阳争夺战中已经拿下了重镇襄阳,襄阳西控西汉水,东控桐柏山和淮河流域,历来是北方政权统一南北必取的军事重镇。淮河是我国的天然南北分界线,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阳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东西走向,全长公里。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多为南北走向,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比较大一点的有白露河、史灌河、河、东、池河,这些河均向北汇入淮河。北岸支流主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这些支流也向南汇入淮河。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淝水之战的淝水,就是淮河南岸的东淝河。
因为前秦军在之前的淮南争夺战中被谢玄打的大败,苻坚放弃了走东路从北向南强渡淮河直取东晋都城建康的作战计划。而是计划走了一个大迂回,直接绕到淮河南岸,计划从淮河南岸从西向东来逐步夺取东晋的淮南之地。虽然淮河南岸也有众多的南北走向的支流,但比起淮河主干来要窄的多,也比较容易渡河。
而东晋方面当然也知道前秦的目的,即便守住了北面的淮河,但西面的众多淮河支流也必须守护好,才能保证淮南之地不失,选择守那条河呢?东晋选择的是(今天的东淝河),水之战的战场是由东晋一方选择的。难道前秦在战场的选择上也这么被动吗?是的,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南方河网交错,遍地沼泽,非常不利于北方骑兵的作战,虽然在襄阳争夺战时夺取了不少东晋水军的战船,但有了船不等于有了水军,所以在中部战线只能被东晋牵着鼻子走。
从这里,我们就总结出了前秦南征在地利上的不利条件:前秦主力是北方骑兵,不善于在湖泊交错的南方作战,关键的还是前秦始终没有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水军,至少在华中地区没有(你不能让益州的水军把船从四川扛到安徽来),从而没有掌握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三、战争经过
到了十月,阳平公苻融攻打寿阳,并于十八日攻克寿阳,擒获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慕容垂攻下了郧城。苻融继续进军攻打。前秦卫将军梁成等则率领五万兵众驻扎在洛涧,沿淮河布防以遏制东面的部队。
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宋武帝刘裕的上司)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前秦方则又给梁成增兵五万,一共十万大军扼守山涧,部署兵阵迎击。1:20的兵力对比,前秦还是作为防守方,理应占据绝对优势。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刘牢之凭借区区五千北府兵不但取得洛涧大捷,还把主将梁成给斩杀了,秦军还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另外,刘牢之又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再次歼灭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具体的战斗经过史书没有记载。以前一直认为仗打到这个份上,只能说明此时的前秦军队战斗力确实让人担忧。但仔细想一想,前秦军队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骑兵,肯定不善于山涧渡口的防御战,作战机动性、灵活性远不是北府兵的对手。
在阻断了前秦军从淮河渡口过河的可能性后,晋军继续西行,一直来到南北走向的淮河支流淝水河畔与秦军对峙。这时的河东岸是谢石、谢玄的8万北府军,河西岸是苻坚的25万先锋部队,前秦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苻坚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能通过野战来打败晋军,就派已经投降前秦的原襄阳守将朱序前去劝降谢石。
朱序是整个淝水之战成败的关键人物,而此时的朱序却依然一心向晋,不但没有劝降,还对谢石、谢玄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
谢石、谢玄起初认为秦军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于是派遣使臣前来向苻坚传话,说出了那句历史上著名的牛掰话来:“阁下孤军深入,却靠着河岸列阵,这是做持久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速决,如果阁下能稍稍将大军后移一下,腾出地来让我们得以渡河,然后再一决胜负,那样岂不是更痛快”。两军对峙,弱势的一方抢先向强者发出挑战,这话说的好有男子汉气概。这就好比拳王泰森向近期比较热门的混元形意掌门马保国发出挑战,马保国不但不拒绝,反而对泰森说:“你打吧,我不怕你,但我要求去世界拳击锦标赛擂台上去打,我唱着歌让你裸绞,你敢吗”。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谢石、谢玄,还有这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朱序将军真是可以媲美拿破仑的一流军事冒险家,面对前秦源源不断赶来的百万大军,居然想主动出击,赶鸭子上架般的主动去摸老虎屁股。过河之后可就是背水一战了,毫无退路可言,万一出击不力怎么办,因为过河之后面对的是前秦的优势骑兵,北府兵再精锐也是步兵作战,最理想也不过和敌军胶着在一起,敌军的后续部队还在不断赶来,那还不把这8万北府兵包了饺子。这样的赌注风险系数显然太高了。
前秦这面,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河畔比较安全,但苻坚却认为半渡而击那不更好吗?平心而论,这没有错,半渡击之也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作战原则。于是,苻坚传令让前秦军稍稍后退,让出一片空地来。
有一句名言叫“细节决定成败”。中途岛海战因为“炸弹换鱼雷”的致命5分钟让日本军国主义彻底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从此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此时的苻坚大帝也迎来自己致命的5分钟,本来是秦军的一次正常后撤,在平时的行军操演中肯定少不了这样的训练。但让所有人崩溃的是,这一撤,地动山摇,这一撤,一发不可收拾,这一撤,遂成千古绝唱!一次正常的军队后移却变得阵脚大乱,瞬间变成了大溃逃,并引起连锁反应,前军压后军,人马互相踩踏,连战场总指挥苻融也死于人马践踏之中。这时的朱序还火上浇油般的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军败了!快逃吧!”。河西岸的秦军不战自乱,看的河对岸的谢石、谢玄也一脸懵逼,随后率领目瞪口呆的晋军快速渡河,全力出击,终于大败秦军。其实,秦军真正死于晋军追杀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死于自己人马的互相践踏。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而后续还在赶路途中的援军一听前方大败,立马坐地叛变,自立为王了。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以上,就是淝水之战的全过程,这仗败的是那么的窝囊,那么的莫名其妙。
这里,我们从人和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当时胡汉的民族矛盾和隔阂还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民族大融合的时机远未到来,即便是面对汉化改革很彻底,儒学渊博的苻坚大帝,汉民族对前秦政权也凝聚不起强大的向心力来。以往的观点侧重分析苻坚代表的氐族和鲜卑族、羌族、匈奴族之间存在很深的民族矛盾,其实,最致命的是前秦政权始终没有获得占大多数的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当时不管是北方汉族世家还是南方乔迁过去的士族阶层,对氐族建立的前秦一直是一种不合作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襄阳守将朱序兵败被俘后,马上得到了苻坚的重用,对朱序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从被俘到之战爆发,整整5年时间,苻坚的宽仁和恩宠始终换不回朱序的真心辅佐,结果让朱序不但掌握了前秦军的致命弱点,还去东晋军营把这些弱点一五一十的报告给了东晋,可以说,朱序是淝水之战的关键人物,没有朱序的情报出卖,水之战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打成虎头蛇尾的消耗战,但绝不至于大败亏输。
真可谓是造物弄人,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的一百年里,中国北方便一直处于人间炼狱般的五胡战乱纷争时期,这期间,中原大地上只有战争、杀戮、仇恨,人民只有饥饿、恐慌、逃难,时刻挣扎在死亡线上看不到任何生的希望。
直到有一天,混乱不堪的华夏大地终于得到上天的垂青,迎来了一位伟大的君王--前秦天王苻坚大帝,他以大海般广阔的胸怀,般坚强的意志,以及旷古未有的仁义道德,在当时第一流,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奇才王猛的辅佐下,建立起一个伟大的前秦王朝,前秦在极盛时期甚至出现了只有在汉唐大一统王朝才会出现的万邦来贺的盛况,其历史功绩已远超乱世雄主魏武曹操,宋武刘裕,周武宇文邕,离大一统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伟业只差一条不太著名的安徽境内的南淝河,但就这么一条不太重要的小河流,却让一代圣君折戟沉沙,梦断八公山,让中国的大一统延迟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