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创者,他是第一个将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的伟大帝王,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问秦朝之前的夏、商、周不也算是统一的国家吗?
很显然我说的大一统绝对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大统一,秦朝之前的朝代并不算真正的统一王朝,它们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欧盟”,欧盟有着名义上统一的行政机构“欧洲议会”,但事实上它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一个联盟,各国的军事、财政等等都是有各国自己管理,欧盟是没有资格去管理的,显然夏、商、周也是这样的,所以它们并不算真正的统一国家,而秦王朝则不一样,在这里所有的政务、军务、财务等等全部都有秦王朝的统治者始皇帝说了算,也这样在政治上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也高度集中的事情最开始就是出现在秦朝,所以说秦王朝是第一个将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的伟大帝王。
始皇帝开创的帝制、郡县制、宰相制等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君王统治的制度也被后来的历朝历代帝王所效仿,他独创性的将国家的政权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机构,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则监察百官,三者互不统属,但又互相牵制,可以这是始皇帝最聪明的地方,这种制度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日后不管臣子如何都要依靠皇帝才能享受到“荣华富贵”,再者在地方上,始皇帝采纳李斯的建议,秦朝彻底的抛弃了以往的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两级所有的官员全部都有皇帝直接任命,而这就在某种意义上杜绝了地方上造反的机会。
当然在创造各项政治体系的同时,始皇帝还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始皇帝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同轨,这些改革让中国的大地从此以后彻底的被融合在了一起,这也为以后不管中国出现什么危机都能再次统一创造了决定性的基础。可以说始皇帝无愧于“千古第一帝”的称号,他也不可不谓是帝王当中最顶尖的存在,现在不管是谁只要说道中国的历史,就必定要提始皇帝,他可以说是华夏民族最伟大的象征。
那么秦始皇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巅峰呢?
这最开始就得从一个人说起,那就是秦国相国“吕不韦”,秦始皇之所以能登基为秦王,这还得靠吕不韦扶持他的父皇秦庄襄王为王,而这一段历史就是成语“奇货可居”的来历,这里我就不详说了,因为没啥关系,吕不韦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但是不得不说秦始皇在位的前几年幸好有他的支持才能安然度过,而且也正因为吕不韦的一个做法才让秦国有了灭亡六国的机会。
吕不韦在世的时候,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而名扬四海,吕不韦为了不让他们比下去,也开始大量的招募六国的许多才辩之士,及有抱负的人才,这其中就有日后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尉缭、李斯、范雎等人,尉缭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它献上的一计成功的破解了秦国百余年来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六国合纵伐秦”,他劝说秦始皇利用钱财去贿赂各国的权臣。
最终导致六国合纵伐秦计划的破灭,李斯则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的建立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他提出的郡县制让中国第一次步入了大一统的时代,也让后世的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华夏民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范雎则是提出“远交近攻”战略的天才级人物,他的战略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提供最核心的任务,那就是先结交远的国家,防止他们救援,然后先灭掉近的国家,再之后灭掉远的那些国家,也是这个战略才让秦灭六国可以百分之百的成功。
公元前年22岁的秦始皇赢来了人世的第一个巅峰,就是“灭吕不韦,独掌朝纲”,公元前年,秦王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然后开始全面掌控秦国的所有政权和军权,任用了尉缭、李斯、王翦、王贲、李信、蒙武等名臣和名将,并开始全面提升秦国的军事和经济能力,做好灭亡六国的最后准备。
秦始皇30岁正式开启著名的“秦灭六国之战”,公元前年秦派内史腾灭亡韩国,公元前年秦派王翦灭亡赵国,公元前年秦派王贲灭亡魏国,公元前年秦派李信、蒙武灭亡楚国,公元前年秦派王翦灭亡燕国,公元前年秦派王贲灭亡齐国,秦国从公元前年起,到灭齐时止,秦始皇花了10年的时间将战国时代其余的六国全部消灭,至此统一全国。当然在灭亡六国之后,始皇帝并不满足于现在秦国所拥有的土地,前年秦始皇开始了中国第一次兼并异族土地的路程,由于秦始皇的存在,百越、西南、北疆等异族土地第一次融入到了华夏的土地当中,匈奴也第一次被打得不敢再接近中原大地。
公元前年41岁的秦始皇开创了影响后世近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首先就是“帝制”,秦始皇灭掉其余六国之后就觉得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于是经过李斯的建议,取三皇五帝的皇和帝两个字,由此开启了中国日后仅千年的“皇帝制”,其后世也称秦始皇为“千古第一帝”。
之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改其为“郡县制”和“官僚制”,其将全国分为36郡,日后随着国土的不断增加最终一共有46郡,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再者在经济上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等等这些措施都为日后中国持续大一统创造出了坚定的基础。
公元前年“千古第一帝”秦始皇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驾崩于沙丘。秦始皇的死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大谜案,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死于非命,众说纷坛,不过不管如何秦始皇终究还是不如他所想的那样长生不老,他曾经说过的要让秦传之万世,也在第二世就中断了传承。可以说尽管始皇帝创建的秦王朝仅仅只是维持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被后世的封建王朝所延续下去。
秦始皇可以说至今都未被后世的帝王所超越,他是中国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即使是被誉为千古明君的李世民,还是开创汉族的刘邦,亦或是被誉为千古仁君的宋仁宗,他们都可以说只是活在始皇帝制度上的继承者,甚至可以说没有始皇帝的存在就没有后世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