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阎圃是谁1句话救了张鲁,1句话被曹操封侯
TUhjnbcbe - 2024/12/16 18:57:00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墨说三国》栏目再次更新啦!我们接着聊聊三国时期有哪些被忽略的谋士!上一期我们聊了被忽略的马良——三国被忽略的谋士:和诸葛亮兄弟相称,却阵亡于刘备亲征

本期我们聊聊是三国诸侯中众多的配角之一汉中张鲁——手下的一个小小谋士——阎圃!

这个阎圃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甚至是各种以三国为题材的穿越小说里,都是小透明中的小透明,配角中的配角。估计除了像以史为鉴这种为了自媒体创作仔细从故纸堆中抠字眼的人,绝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这个阎圃是谁,干了啥事情?

但是就算是小透明,阎圃也在仅有的一鳞半爪的记载中闪耀出了属于他的光彩,您看完今天的文章后,肯定也要跟以史为鉴第一次读到阎圃的故事时一样大呼一声,这个阎圃真是个罕见的人才,要是给了他更大的舞台,相信他不会逊色于曹操的五大谋主。

阎圃在《三国志》中就记载了跟他的主公张鲁提了两次建议,结果这两次建议可以说都救了张鲁乃至全体汉中百姓的性命,最后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并且因功被曹操封侯,阎圃可以赞叹一声智谋之士了。

一、阎圃有极为清晰的大局观

张鲁的爷爷就是道教著名的张道陵张天师,他的父亲张衡是当时和黄巾起义头领张角起名的道教首领。

天师张道陵

张角和张衡死后,张鲁继承了他们的道统,在汉中地区传播道教,被称为五斗米道。当然张鲁之所以能在汉中传道,其实是受了当时益州牧刘焉的暗中支持的,张鲁的老家就在成都。

但是刘焉死后,即位的刘璋却和张鲁不对付,刘璋直接杀掉了张鲁在成都的母亲一脉的所有亲人。张鲁一怒之下攻占了汉中,和刘璋结下了生死大仇,经常攻打刘璋。这也给后来无能的刘璋觉得请刘备入川对付张鲁埋下了伏笔。

张鲁占据汉中后,因为当时的东汉王朝以及四分五裂了,加上汉中易守难攻,于是压根没人管张鲁,反而捏着鼻子承认了张鲁的权威,给他封了一个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让张鲁名正言顺的用五斗米道的宗教体系统治着汉中,阎圃就是张鲁的一个秘书(功曹)。

汉中大战-以史为鉴制图

因为张鲁在汉中施行的是道教的宗教管理体系,自己担任祭酒,普通教众称为鬼卒,宣扬做坏事要报应,做好事受奖励,整个汉中还成为了当时战乱中少有的伊甸园。

于是有人在种地的时候挖出来了一块玉石印玺,这可是天大的祥瑞。于是大家纷纷建议,张鲁你这是天命所归啊,你干脆称王得了,就叫汉中王!

大家还记得刘备后来自己任命自己为啥了吗?就是汉中王!

再往前追溯,汉朝的老祖宗刘邦就当过汉中王!

汉中王在汉朝是由特定含义的,这就是预兆着张鲁后面会称帝!张鲁一听,马上就懂了,这心里乐呵的美得不行。

但是这个时候阎圃出现了,给张鲁泼了一盆冷水!阎圃说: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於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三国志——张鲁传》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中地势险要,人口众多,产出丰饶,谁掌握了这块地,往大了说可以匡扶天下,成为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霸主;就算差一点,也能成为窦融这样终身富贵的顶级贵族。如今我们借着皇帝的命令就可以统治汉中了,要不要王这个称呼有啥区别呢?还是先缓缓,别被枪打出头鸟了。

阎圃这句话可以说非常有先见之明,有非常好的大局观。袁术就是因为麾下没有阎圃这样的明白人,自己着急忙慌的称了帝,结果被全天下联合起来压着打,最后身死国灭,还被天下耻笑。

当然,张鲁能想明白,听了阎圃的话也很了不起。

二、阎圃对于人性有非常清晰的把控

张鲁在汉中埋头发育,结果天下局势转眼就发生了变化。曹操占据了北方,孙权占据了江东,刘璋请来了刘备来打自己结果被刘备抢了大本营……

张鲁因为和刘璋、刘备结仇的原因,眼看着天下就要在这三家之间产生,于是就要决定投降曹操。

但是张鲁的弟弟张卫是个二愣子,觉得曹操有啥可怕的?汉中天险,易守难攻,谁来也不怕,一定要打。

于是不听张鲁的话,和曹操开战,结果被打个头破血流。张鲁这个时候也害怕了,觉得赶紧投降了算了。

但是阎圃又一次站出来说:你现在投降,那是因为战败了,就算投降过去也没有地位。你听我的,先别投降,我们先去巴中依靠当地的小军阀,曹操肯定打不下来,这个时候再主动投降,那地位肯定不一样了。

圃又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三国志——张鲁传》

张鲁一听有道理,马上安排撤退。张鲁的部下撤退时一度想烧了粮仓、国库等地方,张鲁也拒绝了,说本来就要投靠朝廷,这些都是要献给朝廷的,烧掉怪可惜的还是留着吧。

曹操占据了南郑后,对张鲁的好意也是心领神会,马上慰问张鲁的家人,表示自己的宽广胸怀。

再说张鲁到了巴中后,凭借影响力成了巴中的头,刘备也马上来招降张鲁。阎圃这个时候又劝说张鲁:现在正是投降曹操的好时候,要是现在不投降曹操,那就干脆投降刘备,我们现在的情况只能二选一了。

张鲁一听马上大怒,刘备帮着刘璋打我,挖我墙角撬走了马超的仇我还没忘呢!于是大骂道: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于是痛快的投降了曹操。

三、阎圃保全了张鲁,也成全了自己

曹操看到张鲁投降,非常开心,马上任命张鲁为阆中侯,邑万户。这个基本可以说是曹操能封赏的最高级别之一了,因为曹操自己的食邑也不过一万户,汉献帝要给曹操增加食邑,曹操还要写下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来辞让封赏。

更别说曹操还直接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皆为列侯。

当初马超叛逃刘备的时候,马超的老婆孩子都在张鲁手中。等到张鲁投降了曹操,曹操于是把马超的老婆董氏赐给了阎圃当小妾,把马超的儿子马秋留给了张鲁。

张鲁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和对马超的痛恨,直接亲手杀了马超的儿子马秋。倒是阎圃没记载杀掉马超的老婆。想必在乱世之中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吧。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典略》

阎圃运用自己的智谋,在历史上仅有的几次记载之中,都帮助张鲁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不但保住了张鲁全家的姓名,还帮助张鲁在乱世中获得了最好的结局之一。

而且阎圃最终也是安安稳稳活到了曹叡时期才病死,在曹丕时期黄初年间还有给阎圃增加爵邑的记载,可以说已经成为非常显赫的一族了。

可以想见,阎圃自己给阎氏一族留下了丰厚的家产,在张鲁投降曹操50年后,司马炎于公元年建立晋朝,阎圃家族都是挺立不倒,而且根据晋书记载,晋朝的官员西戎司马阎缵,就是阎圃的孙子。

而阎家这一切几乎都来自于当时阎圃给张鲁的这几句建议,可以说阎圃虽然是配角,但无论是清晰的大局观,还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绝对是被埋没的一流谋士!

魏略曰:黄初中,增圃爵邑,在礼请中。后十馀岁病死。《晋书》云:西戎司马阎缵,圃孙也。

我是以史为鉴,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阎圃是谁1句话救了张鲁,1句话被曹操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