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孩子从3岁至青春发育前期,每年身高增长值约为4-7cm,若低于这个生长速度则需引起家长重视。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孩子们的平均身高都有所增长,看着身姿挺拔的孩子,做父母的打心眼里高兴。
身高是人体外貌的显著特征之一,一个人身高不足虽不能说是缺陷,却也足以影响到学业、婚恋及就业问题。
18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育的关键期,此时的活动、饮食、生活习惯,对孩子成年后的身高起着关键性作用。
部分大学专业对身高有明确要求,作为家长早知道
抗震小英雄林浩的事迹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汶川地震中,小林浩撑起一片废墟救助了两个同学,当年他与姚明一起手牵手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赤诚善良的孩子,却因为身高不足被心仪已久的“中戏”拒之门外。
中央戏剧学院对入学者有着明确的身高规定:男生需达到厘米,其他戏剧院校同样有着自己的身高标准。
大多数学校的旅游专业对于考生身高要求为,男生1.68-1.7米以上,女生1.58-1.60米以上。
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甚至某些师范类院校等等都对身高有着明确要求。如果孩子在这些方向发展,就不得不重视身高。
年1~18岁身高参照表,有孩子的自查
男孩和女孩因为生理特征不同,发育速度不同,因此需要详细划分。这张表将身高标准分为矮小、偏矮、标准、超高四个指标。在一定范围内都属于正常。
身高不宜用固定数值做标准,通常有1~5厘米的波动值,较靠近哪个数字,就属于该划分标准。如果孩子身高明显低于“矮小”标准,则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爸爸宝妈妈都比较矮,所以对孩子身高不抱有什么希望。
身高为显性遗传基因,父母遗传对身高的影响身高约占65~75%。但实际上遗传因素在身高方面占有很大比重,但凡事不是绝对。
注意以下护理重点,激发孩子身高潜能
1.营养水平
缅甸塔隆山区的居民,其祖先与如今的东南亚人种没有差别,但在公元5世纪从平原前往高山后,由于生活艰苦,缺少营养,其后代身高固定在一米左右。
一个营养不良的人看起来要比正常孩子瘦小很多,摄入营养不足直接影响身体发育。当孩子出现偏食、挑食的习惯一定要加以制止。
2.坐姿站姿
民俗专家发现,从年到年间,日本人平均身高增加了3.23厘米。
对于平民来说,他们的饮食结构并无明显改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废除了旧礼仪,平民从席地盘膝而坐,改为坐椅子。
因此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坐姿,一旦发现有弯腰、驼背、耸肩习惯及时纠正。
3.激素分泌
身高增长离不开生长激素的分泌。睡眠不足、营养缺乏、过于早熟以及某些疾病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都会使骨骼提前结束生长。
生长激素约70%~80%是在睡眠中分泌。在青少年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要超过白天5-7倍。
4.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有效促进骨骼生长,室外体育活动中,照射阳光也能促进对钙的吸收。因此我们要支持孩子的玩耍、体育活动。
糖果妈妈叮嘱:不论学业多忙,青少年儿童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睡足9-10小时。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