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在《龙岭迷窟》中教授以“”这一数字代替盒子密码,并且在剧中反复的提到了公元前年。这不由让许多人产生了迷惑,到底公元前年是什么时期,又发生了什么?才会显得如此重要?
首先我国使用的公元纪年法,来自于西方,最早诞生于年,由意大利哲学家创造。年第一次政协会议决定,中国从此废除年号称呼,以公元作为纪年方式,由此而来公元就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纪年方式,如今人们大多会将公元省略,直接以多少多少年称呼。
而公元纪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公元1年以前,被称为“公元前”。以耶稣诞生的年份作为界限,划分了公元前后。而在我国历史上,公元1年正处于西汉末年,王莽当权时期。由此可见,公元前年大概是在西周时期。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前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因此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才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从此中国进入完全信史时期。也就是说,在公元前年之前,虽然史书记载了许多事件和年份,但是都是大致年份,无法确定到哪一年。而从公元前年之后,我国的史学家才开始将历史事件确切到某年某日。
那么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显得如此重要。翻阅史书,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西周时期的晋靖侯去世了,另一个则是中国史上鼎鼎大名的“国人暴动”事件。从此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共和时代”,“共和”理念第一次在世界上诞生。
公元前年,是为周厉王三十七年,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意思就是周厉王在国内实现高压政治,残暴的封杀国民的言论,百姓都不敢乱说话,道路上到处都是周厉王的耳目。
不仅如此,周厉王任用荣夷公,将山河湖泊树木都改为天子控制,不允许国人捕鱼打猎。导致了国民日益不满周厉王的统治,终于在这一年发动了暴乱。镐京的百姓手持棍棒农具,自发地包围了王宫,声称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赶忙调兵遣将,但是手下的将领都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于是周厉王只能够带着亲信匆忙逃出镐京,到底现在的山西霍州,最后病死在这里。
在周厉王逃离镐京后,朝廷大事由周定公和召穆公主持,这一状态一直持续了14年,被称为“共和”执政。直到公元前年,周厉王病死,才由太子静登基,是为周宣王。有了周厉王的前车之鉴,周宣王再也不敢管束人民的言论,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从这一年开始史学家对历史的记载也详细到了年份。
由此可见公元前年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也难怪《鬼吹灯》中着重刻画了“公元前年”的戏份。毕竟在中国史学界,这是不可代替的一年,也是中国进入确信史时代的标志。对于所有的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说,这三个数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