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下架禁售海南百亿槟榔产业要悬了吗
TUhjnbcbe - 2025/1/9 22:40:00

一位36岁年轻歌手因口腔癌去世引爆一个产业的存亡危机!

从广告禁令到产品下架再到永久禁售,千亿槟榔产业是否面临“团灭”危险?

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槟榔销售点会从此“消失”吗?未来把槟榔作为食品售卖可能是违法行为吗?

一亩万金,作为国内主产区的海南槟榔“牛市”是否已终结?

亿产值,万亩种植面积,万海南槟榔产业人囗何去何从?是否会因此返贫?

去食品化后,“最赚钱”的槟榔树还会是海南农民的“摇钱树”吗?

近日,一则浙江义乌、四川南充等多地不允许槟榔作为食品销售,甚至是永久性禁售的消息传遍全网。

据说,起因与前不久一位喜欢嚼食槟榔的年轻歌手患口腔癌去世有关。

9月12日,网络上36岁歌手傅松因患口腔癌病逝的消息上了热搜。

在更早前拍摄的一条短视频里,傳松说,“我只是想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

短短几天内,与“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话题相关的微博就得到超过2亿的阅读次数。

“槟榔终于要下架了”一一这意味着沸沸扬扬数十年槟榔是否可作为食品销售特别是关于“槟榔致癌”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国家监管部门第一次以禁售下架的实际行动表明了态度。

其实随着“槟榔致癌”学术争论尘埃落定,早在几年前,国家关于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的政策决心就已经十分清楚了。

不管歌手傳松是因为什么病去世,槟榔产业走到这一历史性时刻都只是迟早的事。

实际上,槟榔产业的去食品化方向早已是大势所趋。

公开资料显示,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槟榔果列入了一级致癌物;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从该年3月7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年9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专门向湖南,海南下发《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不应再按食品对槟榔进行监管”。

这是“槟榔广告禁令”后,第一份给行业带来巨大震荡的文件。

槟榔不再具有食品属性!国家不再颁发相关食品生产许可证,这个才是槟榔行业危机的关键所在!

过去顶多只是不允许广告营销,现在则是严厉的市场禁售!很显然,国家监管行动升级了!

又一个千亿产业(对海南而言是百亿)面临“危局”,甚至是“团灭”的危险!

据业内传闻,国家可能会给槟榔行业三年左右转型“过渡期”,三年后将全面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大街小巷到处摆卖槟榔的现象将从此消失,随意买卖、嚼食、吐弃槟榔果也将随之成为历史!

只是不知道届时人间是不是从此再无囗腔癌?

本公号早在去年九月就推出了相关文章对相关产业政策和海南槟榔产业进行了全面解读(海南农业真相(6)一一“海南槟榔牛市”还能走多久?、一亩万金一一被忽视的海南热作“爆款单品”)。

虽然槟榔容易种植且进入门槛低,市场客单价也不高,有点低端,但是,这些年的槟榔产业却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典型行业。

不管是种植端还是加工营销端皆是如此,甚至那些不起眼的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卖部,卖槟榔的利润超过了卖烟卖水的利润,一个日杂小超市年底春节前后卖槟榔的纯利高达数万元。

众所周知,槟榔的种植加工售卖已经发展为湖南(主要是湘潭益阳)和海南(主要是万宁,琼海乐东)的重要产业,规模发展至近千亿级,从业人数达到百万级。

但是,这个行业的主导者是湖南人。因此,多年来,在海南听得最多的是“海南槟榔钱都被湖南人赚走了”。

尤其是在湖南湘潭,槟榔被视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产业,集中度高。

根据湘潭市工信局在年上半年完成的全市槟榔产业调研报告,截至年,湘潭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槟榔生产企业有68家,年加工槟榔干果20余万吨,全市槟榔全产业链年实现产值约亿元。

湘潭以外,槟榔产业在湖南省内的益阳也快速崛起。

上述报告显示,益阳企业口味王集团已经成为全省槟榔行业的龙头,年采购原果超海南总产量60%,“有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趋势”。

作为低调的行业冠军,口味王目前在国内十余省个城市拥有至少万个销售终端!

年销售额据说以百亿计,特别是这个行业采用低额食品税,所以口味王利润惊人,至少是数以十亿级,确实是“闷声发大财”!

“湖南人吃肉,海南人喝汤”,不过,这几年的“槟榔牛市”让那些在海南种槟榔也算是喝到了“鲍鱼汤”。

不管“三棵树”还是“六棵树”,槟榔树这几年才是海南农民真正的“摇钱树”和“扶贫树”。

因此,有人开玩笑,如果没有槟榔树,没有槟榔价格上涨,海南省的年扶贫脱贫工作都不能如期完成。

这些年,槟榔在海南农民心中的地位超出一般人想象。

如果现在要问,谁是海南产值最大的农作物?

应该很多人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它不是热带水果,也不是冬季瓜菜,更不是橡胶,椰子,而是小小的槟榔!

论个头,槟榔可能是海南热作中最小的,但论风头,槟榔这两年在海南是最大的。

据不完全统计,得益于这二年槟榔果价格大涨,槟榔在海南种植面积己突破万亩,产值突破亿,万从事槟榔种植及相关行业的农民因此每人增加了1万元可支配收入。

海南的槟榔树和橡胶树不同,后者基本上在农垦手里,槟榔树基本上是在海南广大农村尤其是海南东部,中部扶贫任务重的山区农民手上,卖槟榔的收入是实实在在被农民分享了。

一亩万金!真正的“爆款单品”。

槟榔树真正成为了能给海南农民带来实惠的少有的“扶贫树”,“摇钱树”!

在海南,槟榔种植确实是“老天爷赏饭吃”。

海南槟榔品质好,肉厚耐嚼,以老百姓的零散种植为主,占到90%以上。

“老百姓的种植方式比较粗放,利用一些闲置的土地,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荒山荒坡种果树,相对也没那么辛苦”。

然而,随着监管政策不断收紧,海南农民“槟榔牛市”似乎已经后劲不足,从去年底开始,槟榔收购不断走低。

预计今年的海南槟榔市场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0-30%。

虽然,目前国家层面上并没有禁止槟榔产业发展,而去食品化后,如何规范槟榔产业发展,成为了产业界的头等大事。

槟榔产业去食品化后,由于新的监管模式还在探索中,迟滞的行业法规,不统一的产品名称,不完善的产品标准等系统性问题的出现,势必给消费市场、消费者带来强力冲击,影响消费市场信心。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三到四年内,海南槟榔种植产业、初加工产业和深加工产业都会面临较大震荡,具体表现为产品市场消费下滑,原料价格大跌,产业萎缩等。

目前,海南正积极推进槟榔产业进行产业转型。

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槟榔深加工和药用价值开发研究。

年4月28日,海南省槟榔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会在海口举行,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开展产品安全健康技术研究,以及槟榔加工减害增益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创制等。

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建议:

利用国家对海南槟榔产业的“过渡期”,打好提前量,做好基础工作。

近期省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发展“六棵树”,加大对热科院、海大、农科院等机构加大对槟榔产业的研究,海南槟榔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侧重这几个方面:

1、建设良性定价交易机制;

2、以科研带动新产品开发,拓展发展空间;

3、利用资本市场加大投入;

4、以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强化海南在产业链上角色;

5、以政府有形之手,做好市场规则建设。

不过,也有人认为发掘槟榔的药用价值将是槟榔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槟榔本来就是传统中药材,为中国四大南药之首,入药有超过千年的历史。

除了药用,功能性(保健、化妆品等)也是一个方向。

不过,许多业内人士比较悲观,认为药用保健槟榔支撑不起现在的槟榔产业,如果食用槟榔发展不下去,槟榔行业也就到头了。

面对在海南乡村振兴“大棋局”上难得的一个好产业,海南槟榔产业如何“转危为安”确实需要政府民间的一种合力和更大的智慧求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架禁售海南百亿槟榔产业要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