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区别的阴历、农历和阳历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样就能分清了!
现在很多人都对阴历、阳历、农历这三种说法分不清,特别是在问朋友过生日时,分不清不免有些尴尬。其实这三种,都是历法。
那么这三种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所谓历法,是研究日月五星运行,推算各种计时单位长度,建立其间关系,制订时间序列法则的科学。中国古代历史上,据说曾经有过好多种历法,每个朝代都会推出几种,在明末曾经找洋人帮忙改了又改,直到现在农历也还在。
学过古代史都知道,中国古代很厉害,老是这个那个第一,领先国外多少年。为什么明末当外国人来的时候,怎么用咱们的算法就不行了呢?
为什么中国,这么关心天象的民族,会不如外国?——其实很多学科都是互相关联的,因为近代科学方面的不足,所以最终使得公历在我国流行。
公历,即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另外一种说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
公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中国从辛亥革命后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阴历,是传统历法之一,很多人总认为阴历就是农历,但其实不是,农历是阴阳历结合,增设有闰月,而阴历没有闰月。阴历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二十四节气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形成了农历。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
在我国,各地区的传统节日均以农历计算,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等。